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1-01-03周姝
周 姝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5)
在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以往赖以生存的优势也不再凸显,且面临着国内外其他企业的挑战。就这些企业而言,它们不仅运营模式灵活,而且市场竞争力较强,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对自身进行调整和改变,不仅会对其市场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发生亏损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获取最大利益,但是其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构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能与当前企业成本控制需求相适应。因此,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提升了国有企业结构的完善性。客观来讲,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明确时代发展要求,并对自身资金流向有清晰的了解与掌握,既可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又能够及时调整、优化和完善组织架构、管理结构。其次,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以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为前提开展针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以此达到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同步提升,是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所在。所以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帮助了企业管理层更好地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流向,而且也是经济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也能得到充分提升。此外,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也是促进员工岗位清晰界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有益途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每一项资金也能得到充分运用。最后,会计成本的有效控制便于后续财务数据审核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计信息准确性得以提升,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时也有了较为客观的参考。
二、阐述成本控制体系的发展趋势
就传统成本控制来讲,其侧重点主要是在生产制造环节,然而,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与当前市场需求也不相符,同时也会对国有企业自身能力发挥产生阻碍。对此,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应坚持“多点开花”的原则,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1]。
第一,市场需求变化显著。近年来,市场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市场也被标新立异的思想所占据,同质需求也逐渐被差别化需求所取代,基于此,产品存在形式较以往相比也大有不同。例如生命周期短就是当前产品存在形式的重要特征。国有企业要想紧随市场发展步伐,就要将新产品研发和新属性开发等作为重点。此外,国有企业成本控制观念也要对顾客成本有所关注。
第二,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近年来,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思维灵活的民营企业纷纷投入到改进技术和设备当中,使得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市场逐渐开放大量国外企业涌入,都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机遇,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坚定做大做强的决心。然而,处于竞争逐渐加剧背景下的成本控制就要对外部环境给予充分考虑。
第三,先进技术的运用。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生产能力灵活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给客户提供的产品也更加多样化。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为例,其无论是在产品设计、制造还是销售环节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新制造模式的应用,企业生产成本必将呈逐步提升的态势,所以,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中作业管理及作业成本法必将占据关键地位。
三、当前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纳了国际企业发展经验,并引用了多种成本控制方法,如计划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虽然上述方法在某个时期内提升了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效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实需求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之间开始呈现出了一些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划成本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计划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参考依据,需要结合企业上一年度的实际支出费用和成本预计支出费用,综合分析和考虑制定合适的成本费用。并根据价格计算成本,为下一年度的企业成本控制以及利润目标制定提供合理的参考数据。计划成本法比较适合经济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要受到上级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计划成本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要求国有企业要对其运行和成本控制具有全面的认识。但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我国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有企业对成本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划成本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缩小。
2.定额成本法控制体系的问题
定额成本简单来讲就是在结合企业产品消耗成本和预期售价的背景下开展成本计算控制的一种方法,此种方式在企业实际支持成本计算和企业经营成本定额管理过程中应用较多。为了使成本计划指标更好地完成,企业可以运用定额成本控制法从而对企业计算成本给予高度关注。纵观以往国有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可以看出,定额成本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将关注点放在了产品本身成本计算,对产品设计、生产等环节的成本支出重视力度不足,所以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此种方式很容易对企业成本计算和控制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背景下,需要国有企业将绩效管理作为重要任务来对待,而将绩效管理体系作为立足点分析,此方式无论是对自身成本核算还是控制都十分不利,增加了成本责任界定不清晰的概率,所以目前定额成本法的应用也较少。
3.标准成本法控制体系的问题
标准成本法是面向行业总体产品生产成本实施的标准化计算,并参照计算后的成本完成对本企业实际成本的计算工作,从而达到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生产效益的目的。此种方式的运用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整体核算的融合建构了桥梁,不仅帮助企业更好地对产品生产标准成本予以明确,实现对差异化成本的有效控制,而且企业在标准成本法下也能对企业内部差异化予以规范化处理,从中剖析出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而在结合最终结果的基础上开展针对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工作。此种方式在国有企业批量化大规模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却在小批量产品生产中不适用。同时,标准成本法的长期应用也极易引发企业的生产思维惰性,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角度和生产成本优化角度来讲都是不利的。
4.目标成本控制体系的问题
目标成本法是企业在掌握同类型产品平均销售价格的基础上确定出来的企业生产产品的价格,价格确定后,既可以将企业所期待的利润率呈现出来,又能够为后续目标成本确定奠定基础,进而达到成本管理基准设定的目的。企业在各个环节中则以目标成本为核心开展成本控制工作,由于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建立是严格参照市场动态、需求进行的产品价格的设定,所以管理者为了使其利润更好地达成,则将关注点放在整个企业运行环节当中进行调控。在过去,许多国有企业都是借助目标成本法来完成成本控制工作的,且集中在产品生产环节[2]。而上述提到部分产品成本在最初已经被确定,所以国有企业应用目标成本法也就是对生产过程重视,对设计、研发等环节重视力度不足的侧面表现,这也会对成本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
四、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构建策略
1.从产品设计环节来讲
对于绝大部分产品来讲,其被提出的限制条件所约束是从设计环节开始的,为了达到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的目的,我们应将源头作为出发点,对设计成本进行科学化的调整与控制,打破以往进入生产后才开始进行控制的局面。例如国有企业可以在产品设计环节采用目标成本法及寿命周期成本法,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首先,我们要对产品面向的受众、产品品质以及产品功能等予以明确;接着,要对目标成本进行确定;最后,要以产品优化设计、产品工艺调整为路径从而敲定最终的产品设计方案。就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环节而言,其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简化工艺流程并最终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是工艺流程设计与调整环节的重点,其对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否理想将产生直接影响。待方案确定后还要围绕所运用物料进行科学化选择,由此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以某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例,在产品设计方案确定后首先是物料的选型及供应商的选择,重点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交期及是否能提供阶梯优惠价格进行考量,这些都将影响最终产品的目标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法的关注点是基于全寿命周期所产生的成本项目,如研发设计成本、生产制造成本等都是寿命周期成本法所关注的内容。以某企业生产一医疗器械为例,虽然其推出的是有形产品,但是应用寿命周期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时,不仅仅会对其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消耗情况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控制及跟踪,而且后续销售过程中附带的产品使用课程成本、快速维修服务等成本也都是寿命周期成本法的重点所在,是全过程的累积。国有企业通过应用寿命周期成本法可以使成本控制理念整体性得到充分提升,在衡量可能产生的产品成本时也能更加全面。同时,有了寿命周期成本法为支撑,企业成本核算时所运用的措施也较为多样化,企业所处的各个环节投入的资金是否合理、成本投入是否能够有效收回也能够得到明确。总的来讲,在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时,产品设计环节的成本控制极容易被忽略,因为他们的侧重点大多放在了生产过程上,却忽略了部分成本在设计阶段就已经被确定好的事实。所以保证设计的科学与合理,一方面是企业削减成本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2.从产品生产环节来讲
对于国有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方法来讲,定额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及标准成本法应用较为广泛。所以,在现代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要对上述方法优势进行充分运用,从而使产品生产环节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首先,国有企业要明确自身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成本控制标准的制定,并保证其科学合理。这样企业员工在自身努力下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达到了成本控制的目的。对于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国有企业,要将实际生产要素消耗情况和单位生产要素价格作为参考,以此确定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由于目前生产加工型国有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用工难、用工成本高的难题,如何在可接受的投资回报率范围内用机器取代人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是该类企业在产品生产环节需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实施标准化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和机器的效用,达到合理控制人力成本的目的。就此类企业来讲,其长期从事于该类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也一直致力于产品生产成本优化方面,所以,当前所运用的生产方式是最佳的。但是针对个性化生产,或是根据用户需求而生产的产品,则可以对作业成本法进行运用来控制成本,在这一过程中以用户产品需求为作业,而对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资源与成本实施科学化核算,可以将能够控制的成本环节清晰界定出来。
基于实际成本和控制目标间的差异,要借助成本差异账户完成核算工作。差异化材料成本的支出、差异化人工成本的支出以及制造工艺变化产生的支出等都囊括在差异账户当中。在上述项目统计和计算完成后,要制定全面、具体化的调查报告,这是后续成本控制开展的参考。差异化成本控制账户对后续企业未来成本控制反馈系统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信息的呈现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对生产过程的调整与优化,也是后续生产成本控制的有效参考。
3.从成本控制绩效考核制度方面来讲
目前,以权代规、权责不清和人情化管理等现象在部分国有企业中依然存在,而这些现象对于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则会产生不良影响[3]。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是国有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起步阶段,如何保障与推动相关制度的落实才是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所以,国有企业还要对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给予高度重视,利用其科学性、合理性、清晰界定考核目标且执行性较强等特征,并以严格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及严格的考评机制为辅助,从而提升国有企业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的关注,并自觉投入到企业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当中去,确保企业成本控制质量。
4.加强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保障制度的优化
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并确定其成本与设定的目标一致。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可以促进企业实现相互制约,做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积极的引进科学的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对企业员工进行约束,这样能有利于完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构建。首先,建立企业成本管理控制部门,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成本核算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只有全面的了解企业成本支出,才能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方案。专业的成本控制方式,有利于提高企业各部门的配合,促进成本控制活动的完善。同时要对成本管理控制部门成员明确的划分自身的职责,为成控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优化企业内部结构组织,目前企业在管理模式的发展朝着扁平化趋势,减少了上层管理人员的数量,这样能让管理人员和基础人员有深入的接触,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为成本控制提供组织保障。国有企业要对自身的制度进行调整,优化组织机构,从而能提高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再次,企业要制定重大决策追究制度,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对其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重大决策失误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追究相关责任人。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能提高企业决策的慎重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最后,利用业务控制强化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主要是企业业务活动支出,需要将成本控制和业务控制进行结合,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在实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强化业务控制,完善相应的制度,从而实现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全面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就要在构建成本控制方法体系上下功夫,以此使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充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