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工资改革对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及对策

2021-01-03黄晓静雷亚敏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10期
关键词:工资制度工资绩效考核

黄晓静 杜 剑 雷亚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为更好地适应并满足我国市场经济蓬勃、迅猛发展的真实需求,持续提升工作标准与服务效率,我国开始推行绩效工资改革这一成熟政策,旨在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兴趣与热情。换言之,自从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直至现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水平、效率、管理标准及制度等均实现了显著的改进与提升。然而不可否认,传统工资制度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就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关键事件,财务管理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足,如财务预算、会计核算、经营管理等层面的问题。绩效工资管理本身即为财务管理的核心构成,惟有化解财务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方可更高效地推进与落实绩效工资改革。

一、绩效工资的概念及特点

1.绩效工资概念界定

所谓绩效工资,即相对于传统工资制度相较而言。绩效工资即为依照员工服务的岗位、职责、知识、技能及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化,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工资标准,同时对于具体岗位公布与之匹配的绩效考核规范及标准,依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开展薪酬的发放。换言之,绩效工资即依照员工实际工作付出与其最终工作成果而明确其工资的相关制度体系。

2.绩效工资主要特点

绩效工资相较于传统工资制度而言,其拥有如下几个层面的显著特征。其一,个体与集体有着统一的利益。施行绩效工资相关制度及体系,有助于员工薪酬工资差异化和透明化,且个人发展与部门发展相融合,部门发展与单位发展有着一致的目标,这使得所有岗位的员工个体与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性,继而使双方利益实现统一性。其二,强化员工工作积极性。借助施行绩效工资制度,可以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努力性与积极性,对强化员工凝聚力和身心力,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至关重要。其三,确保财务效益最大化与经济效益最佳。借助推行多劳多得、能者居上的绩效工资制度,整体核心竞争力水平得以迅速提升,继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由此可知,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其四,强化激励。绩效工资多是借助提升工作效率以强化对员工个体的激励,用于实现其技术、知识与积极性的提升,更好地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借助绩效工资的迅速发展,让整体财务实力、运营能力及其他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制订并传播相关战略目标及未来规划,强化员工归属感与责任心,持续提高员工自身的工作实力与工作主动性,最终达到员工获得满意的工资水平。

二、绩效工资改革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作为运营重要的核心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为实现科学运用资金,为资金更高效的运转提供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持续冲击下,市场作为经济活动进行的关键要素,市场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作用在于为各项资金的经济高效周转提供保障。换句话说,市场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需要各方能力配合方能确保其正常运行。在当今这个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惟有持续变革创新方能确保社会发展需求得到不断满足。财务管理作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更要借势结合现实,加大创新强度及辐射面,充分挖掘资金周转率与利用率,凸显发展的核心优势。另外,绩效工资改革还需要逐步健全相关制度并保持持续创新,做到融入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在理论与实际结合报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绩效工资改革可有效地推动财务管理能力及水平的平稳提升。

三、绩效工资改革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借助前文对绩效工资的主要特征开展的说明可看出,各地在陆续施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后,不仅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发挥应有的核心作用。具体到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绩效工资改革同样对其形成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助于对发展目标开展透明化管理。就以前的传统工资制度而言,员工在传统工资制度下普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勿论责任心与创造力的提升。同时不同职能部门彼此因缺乏及时沟通与交流,导致在工作方面的配合不足。然而引入绩效工资改革后,员工自身的工资基线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发放标准由岗位、部门、技术、职责、受教育程度及资质等多方面综合确定。员工个体需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选择与自身匹配的标准参与到绩效工资体系。而绩效工资的层次性调整也会激励员工自觉上进、奋斗,为实现绩效工资的升级而努力工作。就绩效工资考评的整个过程矾,激发员工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只是基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员工为对象开展绩效的精细化管理,如员工档案、资质履历、工作绩效、部门考评指标等。换言之,绩效管理的精细化使员工个体与各部门整体之间合作更紧密、管理更透明,对财务管理而言,可以更清晰地掌握未来预期目标的执行情况,从中查缺补漏,即可以科学安排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继而结合绩效考评结果开展综合评估。

第二,有助于加强员工的监督以及后续管理。绩效工资改革现阶段仍处于初始改革期,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人员业绩、岗位、资金、资源等诸多内容,要依据自身实际适时调整绩效考核,进行适当的调整,如绩效考评具体指标的明确、绩效考评的具体落实、绩效考核的后续评估及反馈等,上述内容均在绩效工资改革的整个过程持续调整和修改。换句话说,系统施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探索过程也可视作对财务管理中未解决问题的监督和厘清,既可实现财务管理的自我清查,也可实现财务的监控与管理,对规范财务风险来说意义重大。

第三,有利于使合法利益实现平均分配。员工个体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员工个体利益的提升也必然成就集体利益的增强。绩效工资改革可有效促进员工经济效益的提升,继而实现整体效益随之提高。在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时,员工工资选用绩效考核这一工具加以计算,则员工绩效工资与效益成正比,即绩效越高则标志着效益越高,使利益得以公平地实现合理分配,有效推动个体与集体利益时时保持统一性。同时,绩效工资改革有助于确保人力资源的科学分配与财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2.消极影响

毫无疑问,行绩效工资改革推行以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员工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可以及时察觉出自身财务管理过程存在的某些不足,然则因为传统财务管理与工资制度的影响仍未消除,所以在引入绩效工资改革也使得财务管理方面的暴露出更多问题。

第一,绩效管理模式健全性不足。就财务管理模式而言尚未建立起独立管理意识,尤其是长期对政府、上级其他部门形成依赖性,导致其绩效管理形同虚设。在落实绩效工资改革,多数仍未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模式,仍选用传统模式开展管理,导致绩效考核难以体现。如某项经费在开展财务审批时,仍要层层上报至上级部门,待审批通过后才能开展相关财务数据的处理。又如绩效工资的上报审批,部分员工在绩效工资计算结果出来以后也不能及时发放,而是上级部门审查、批复后方能开展绩效工资的发放。此管理模式既严重打击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对财务管理实现独立性也设置了阻碍。

第二,预算管理规范性不足。因为各项运营资金的根本来源多属于国家财政资金,因此每年均要编制预算并上报。然而这些预算仅流于表面,对于资金的使用与运行情况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指引作用。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推进的初始阶段,整体效益受此冲击变化较大,各预算部门无法编制出准确的、科学的预算,这极易引发预算不足或者超标等管理问题。深究原因多是因为财务管理人员未掌握足够的绩效管理的成熟经验,加上本身对财务预算编制的不重视,导致预算管理规范性不足对于推动绩效工资改革的进程产生严重影响。

第三,会计审核完善性不足。绩效工资改革未施行前,多由政府或其他相关职权部门开展财务管理,因而财务工作不受重视,员工相对不多。但在国家大力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以后,员工薪酬及工资核算、绩效分析考核等财务类活动项目随之激增,财务部工作量越来越大,导致财务工作人员队伍严重匮乏。财务人员队伍建设不足直接对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造成不利影响,大量繁杂的财务信息及数据未经审核匆匆入账,绩效工资核算浮于表面,缺乏合理的监管与科学的审核。

四、绩效工资改革下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

1.健全财务管理模式

要想绩效工资改革发挥出应有的激励作用,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保障。则一定要尽早创新财务管理模式,适当放宽财务管理的权限,确保财务管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首先,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对于员工薪酬待遇不协调、收入存在较大差距这类问题,要在确保业绩完成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发展步调一致,对于部分高、精、尖等人才给予绩效工资补贴,这种补贴要确保倾斜性和关心性,充分揭示出按劳分配、按劳取酬的公平原则。建立此类动态调整机制,即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服务精神,对于推动“四新经济”发展,跟随市场经济的快速脚步提供助力。

第二,扩充财务管理自主权。将守旧的政府部门过度干预财务管理的陋习剔除,适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调配绩效工资的具体构成,如部分特殊岗位或有特殊贡献的员工个体可适度调整其绩效工资。典型的如年薪制、协议制或项目制等,充分下放财务管理权限使其拥有更多自主决定权,全面体现绩效工资在变革创新过程中的公平性以及开放性。

第三,强化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绩效工资改革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属于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考核。这就要求相关财务人员必须及时接受培训,深入掌握绩效工资改革与财务管理的知识,充分运用相关技能,确保尽快从传统财务管理优化到绩效工资管理模式上。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编制财务预算、决算的相关能力,尤其对于部分工作经验丰富的成熟财务人员,要结合自身素养及经验,科学编制、安排各项预算。随后以经验判断为基础,以突出绩效为根本,巩固并强化预算管理水平。同时,要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对各项资金拥有跟踪权,即在调配资金运转时,审批、核实后要及时跟踪各项资金流向,避免公款私用、滥用职权等问题产生,以此提高各灰预算资金的利用率。

2.规范财务预算管理

首先,健全财务管理系统建设,确保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和功能化。随着近年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财务管理也要开展信息化建设,完善财务管理的信息数据系统,该系统功能涵盖有绩效工资的核定计算、绩效指标要求及标准、员工个体档案等。要在财务管理过程内有效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提升对各类绩效工资指标在财务层面的准确度,如资金周转、工资等级等。科学编制费用预算,确保业务与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使用信息平台也可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其次,加强预算全方位监督以及全程控制。就现阶段绩效工资改革而言,想要规范预算编制使之更有科学性,则要持续强化预算监督与全程控制。监督的目标是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是否合理、有效,能否准确评估出绩效的真实情况,确保绩效工资真正实现公平且公正。而就全程控制而言,则对各项财政支出项目即要明确资金支出的去向,也要严格控制费用、以实现运营成本的真正节约。

3.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

首先,规范投入产出绩效。就财务管理而言,要依照各类经济活动的前期投入与后期产出开展严格监督,拟订出与之匹配的投入产出管理制度。既要详细、具体地记录各种经济活动产生的费用支出,也要就其投入与产出进行对比以明确效益水平,合理开展效益估算,产出效益显著的项目要加大力度,以实现财务效率的提升。

其次,构建并健全财务审计部门。由财务管理涉及的功能分支较多,不同类型的绩效考核也对财务审计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而言,财务审计部的设置旨在监管绩效工资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该部门要结合所有部门的属性,明确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标准、方式、渠道及后续,规范并引导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工资得以落实。随后以此作为基础,财务审计部定期监督、审核各类财务信息以及数据,确保财务管理真正实现以“绩效”为主的客观、准确。

最后,健全财务绩效反馈制度。有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对全部绩效考核的最终结果开展整合与分类,甄选出可突出绩效水平的具体指标,在提升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同时,定期向期公示绩效工资、绩效考核结果,及时与员工进行内部沟通,并重视运用好绩效考核的结果。另外,绩效反馈也要求财务部与其他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流通,突出部门协作配合,方可大幅度提升财务管理的真实效率。

猜你喜欢

工资制度工资绩效考核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高校工资制度改革探索
初探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国外工资制定机制对我国公务员工资调整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生意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