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进展

2021-01-03赖丽梅植亮媚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危象肌无力血浆

赖丽梅 植亮媚

1.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广西贵港 537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贵港 537100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肌无力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呼吸肌、吞咽肌进行性无力或麻痹,而危及生命。目前,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常采用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其利用透析原理快速过滤出自身免疫复合物、自身抗体、补体等物质。多临床研究中心研究提示[1-4],血浆置换治疗随快速有效,但系侵入性治疗、过程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血浆置换常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5]。因此,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订快速有效的护理反应机制,保证血浆置换顺利进行,同时可培养护士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治疗的总体有效率[6]。本文对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治疗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易反复,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预后。因此,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护士应认真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使用简单常用的语言讲解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案、血浆置换的流程、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的注意事项以及医护人员的处理流程,增加患者对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减轻不确定感,增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向患者提供榜样的相关资料,提高患者自信心,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疾病。护士在沟通过程中态度应温和,语言通俗易懂,让患者有亲切感,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7-8]。尤其是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危重且急,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最大程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2 饮食指导

长期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该疾病成功的关键。首先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吞咽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制订饮食计划。其次,指导患者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钾钙含量丰富的食物,避免干硬或有刺激性的食材,在进食30 min 后服用胆碱酶抑制剂,体位可选择坐位,避免呛咳或误吸,若患者有吞咽困难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可选择鼻饲。重症肌无力患者还需要注意食物卫生,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患者消化道病变。血浆置换治疗前不需禁食,但治疗前需注意减少饮水量,二便排空[9]。

1.3 术前护理

①护理人员在血浆置换前查房,询问患者主观感受,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数据。②血浆置换前常规查看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如血常规、便常规、电解质、凝血四项、血型、传染病检测等指标,重点评估患者凝血功能。③认真检查,确认仪器管路是否通畅、有无污渍损坏,连接管路是否通畅安全,用0.9%氯化钠预冲洗管道,排空通路内的气体。④检查并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及器械,防止呼吸肌、吞咽肌无力危及生命。⑤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血管状态,穿刺血管优先选择常规血管以保证血穿刺的安全性。术前与医生沟通血浆置换注意事项,主动询问是否采取预防性药物注射,如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葡萄糖酸钙[10-12]。

2 治疗中护理

2.1 严格消毒及核查

重症肌无力患者抵抗力差,易发生肺部感染,治疗间应每日常规紫外线消毒两次、时长30 min,室温25 ℃~26 ℃为宜,室内湿度50%~60%为宜,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可使用0.5%过氧乙酸拖洗地面[13]。交叉核验血浆包装是否损坏漏气、时间是否过期等事项。

2.2 穿刺置管及管路护理

充分做好围术期管理,如与患者聊天,使其注意力尽量放松,穿刺血管首选股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及时固定管道,核查进针点血管有无隆起、皮下血肿形成。

2.3 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置换通道的安全建立是血浆置换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安全的基石。观察和调整各种参数的变化,了解跨膜压、动脉压、静脉压变化的意义,掌握常见的报警原因处理措施[14-18]。其次,呼吸道观察十分重要,抗胆碱醋酶药物的使用,可使口腔内分泌物分泌较多,应特别注意患者症状及体征,如唇部色泽、面部表情变化、四肢活动等,以判断是否缺氧并及时停止吸痰。同时严密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仪器数据,若有非正常变化,上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

3 治疗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监测数据是否异常,如血压值、心率变化、呼吸频率深度、指脉氧百分数等数据以及意识、皮肤色泽、肌力等体征,严防肌无力危象发生。核查进针点血管有无隆起、皮下血肿形成。及时提醒医生复查辅助检查进行预判有无好转,如血凝四项、电解质、血常规等。病区内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温湿度合适,尽量减少或避免陪探人员探视,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最后,心理上开导安慰患者,使其尽量放松、舒适。备好开水及吸管,以便口渴时饮用。随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按摩肢体、抬高床头等,以消除患者的疲劳感[19]。

3.2 拔管后护理

治疗周期结束后,由于管道留置时间长,故拔针后容易出血,常表现为,皮下出现淤血、淤点、淤斑甚至血流不止。因此,较常规患者按压时间应延长,用无菌纱布覆盖,人工压迫30 min、沙袋压迫6 h。观察患者肢体末梢的血管搏动、皮肤色泽、皮温及活动情况,24 h内避免下床剧烈活动,咳嗽、大便时,保护好敷料,避免过度用力[20]。适当四肢功能活动训练,可防止肢体发生肌无力、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如气压仪促进下肢血流流速。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对治疗疾病至关重要,拔管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体贴关心患者,增强患者信心。

4 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大量文献表明,血浆置换的过程中,可发生多系统的不良反应[21-27]。

4.1 免疫系统

常见的免疫系统不良反应:轻度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畏寒发热、荨麻疹;重度敏感患者可诱发过敏性休克、气道哮喘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0%~12%[28],常以头面部、躯干、四肢的充血性皮疹,伴皮肤瘙痒等,重度患者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该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在置换过程中输入大量的血浆,各种异性蛋白质造成的[29]。其次,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易出现该反应;因此,在行血浆置换前应遵医嘱使用抑制不良反应药物,可降低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输入血浆后出现过敏症状时,可将血流速减低,同时抗过敏治疗处理,多数情况可退敏;常规处理措施效果不佳时,应立即停止血浆置换,快速扩容,提前准备强心、升压等药品。

4.2 循环系统

最为常见的循环系统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多发生于体循环建立后0.5 h 左右[30],少数患者还可出现高血压表现,发生率为1.92%[31]。低血压患者主诉头昏、心慌,查体可见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细速,可能与体外循环血量较多、过快,导致体内有效血容量减少有关;其次,由于部分患者合并有纳差、低蛋白血症、四肢水肿、进食少、消化液丢失等原因,有效血容量锐减,也容易致血压下降;另外,血浆置换时体内血液内胶体量下降,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水分子渗透至外周组织内,造成外周循环体液减少,组织内水分增多,而出现血压下降[32]。当出现血压下降时(<90/60 mmHg)或出现心脏不适、体表液体渗出增多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可通过控制流入速率(如20 ~30 ml/min)、待血流动学稳定后,再逐步恢复至常规流速(100 ~150 ml/min),全程应监测生命征变化,以及患者体征变化,如神志、四肢末梢循环情况,维持患者病情稳定,确保置换顺利进行。

4.3 呼吸系统

重症肌无力发生危象时,患者常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衰竭。常因呼吸肌无力、血气交换不足,而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该并发症的病死率为15%~50%[33-36]。因此,早期有效预防或发现呼吸道症状,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生存率。①在实施血浆置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未做气管切开的患者密切观察,提前准备好胆碱酯酶抑制剂及气管内插管设备等抢救物品。若发生呼吸困难,及时提醒医生并对其采用呼吸机实施辅助通气,应保证患者有效通气量,有效清除呼吸道异常分泌物,避免肺部感染加重。②控制肺部感染:若患者已存在肺部感染,血浆置换治疗前,应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如其氯霉素、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头孢菌素类等。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呼吸系统的监测,若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若患者已发生呼吸困难进行机械通气期间,血浆置换时,除密切观察病情外,护理人员可通过化痰药物、拍背、超声雾化吸入等方式,协助重症肌无力患者有效排痰,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湿化气道,且注意及时吸出痰液,及时更换呼吸机管道。

4.4 体液平衡

此不良反应体征常表现为脱水、心悸、全身乏力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血液内钾、钠、氯降低[37]。重症肌无力患者饮食差、吞咽困难,易导致上述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置换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气水平,有条件者应在置换前、后复查电解质、血气指标,动态掌握其变化,并视情况提醒医生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补充。此外,血浆置换过程中,常询问患者是否不适,视病情控制血流量和血浆置换速度,静脉给予补充电解质溶液,直至症状缓解或消失。因此密切观察病情查找病因,及时纠正体液、电解质紊乱至关重要。

4.5 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表现为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凝血和抗凝功能异常。出血倾向,表现为置管处渗血、血肿。处理上,应密切观察,置换前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如有出血倾向,应尽量减少肝素钠用量。有研究[38-39]表明,采用枸橼酸钠取代肝素作为抗凝剂,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其次,避免在单个部位反复穿刺,力争首次成功,并注意穿刺局部按压止血,尤其是动脉穿刺部位,一定要在穿刺点与距穿刺点往近心端1.5 ~2.0 cm 处同时按压20 min 左右,而静脉端则需按压10 min 左右,一般达到不出血或渗血的目的[10]。也有研究者[40]施行无肝素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血浆置换效果满意,治疗后未出现导管渗血。血栓形成是血液系统的另一个不良反应,常表现为血管堵塞,继而导致跨膜压急剧上升,严重时导致破膜。此类情形与肝素用量不足而导致血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相关,也与体外循环中断时间过长、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率慢及中心静脉导管不通畅有关[41]。防治原则:立即停止或减慢血浆分离速度;保持管道通畅;若出现阻塞及管路内凝血,应及时更换分离器[42-44]。预防措施:①血浆置换前,反复确认管道是否漏气或堵塞。②血浆置换前,管道充分肝素化,避免因血液凝固而出现管道堵塞问题。③术前准备时,视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抗凝。④血浆分离速度个体化设置,避免因过快或过慢而产生血液浓缩。

5 小结

血浆置换的原理是能较快地清除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及异常物质,可快速有效缓解重症肌无力危象。但实施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大多为危重症患者,故该疗法仍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行血浆置换治疗时,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如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严格把握好适应症、禁忌证;血浆置换时、置换后,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保证血浆置换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危象肌无力血浆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受不得凉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肌无力综合征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