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多发伤1例回顾分析
2021-01-03师林帅黄伟海王思奇赵长福
师林帅,黄伟海,王思奇,赵长福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随着交通运输和机械产业的迅速发展,暴力损伤导致人体骨折多发伤日益多见。这类患者往往出现全身多处骨折伴随头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等多处复合伤,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医学治疗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对于该种骨折严重多发伤其治疗方案从早期干预确定性手术理念到Stone[1]等提出的损伤控制外科(DCS)后,逐渐引入骨科发展为损伤控制骨科(DCO),患者生存率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回顾分析车祸伤导致全身多发骨折伴胸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以车祸致双髋疼痛畸形伴活动受限3 h入院。查体:左前胸局部触压痛阳性,无反常呼吸,左上腹肌紧张,局部压痛、反跳痛阳性,双髋明显畸形,因疼痛活动受限;双下肢外展外旋被动体位,右股骨头突出皮肤并裸露于会阴部;双下肢感觉可,双膝关节因疼痛拒查。
入院后积极抢救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临床诊断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闭合性腹部外伤、骨盆开放性骨折、左侧股骨干骨折、左大腿皮肤软组织挫裂伤、闭合性胸部外伤、多发腰椎横突骨折。ISS评分:胸部42+腹部32+四肢52=50分。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积极准备并实施急诊手术(损伤控制性手术):双侧髋关节脱位复位和会阴部开放伤清创VSD负压吸引术、骨盆及左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
术后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抗感染、维持体内酸碱离子平衡、纠正凝血功能异常、纠正内环境紊乱,定期复查胸部和腹部CT,超声介入行穿刺引流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病情稳定后即度过肺挫伤渗出期和术后二次打击炎症高峰期,行骨科二次手术股骨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精神状态佳,睡眠可,饮食及大小便正常,胸腹部病情稳定,各项检验指标正常。
2 讨论
骨折多发伤目前仍是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骨折多发伤患者第一次打击造成全身性损害,往往引起免疫系统强烈的持续炎症反应,早期的确定性手术干预治疗(ETC)即二次打击可延长炎症反应高峰期和炎症高峰期提前到来。骨折多发伤的患者早期确定性手术其手术时间往往较长并伴有大量的失血,极其容易造成体温过低、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和凝血功能障碍。四肢骨干骨折、骨盆和脊柱骨折的患者不能早期活动,这导致他们经常被迫长期停留在卧位时期,因此有肺部高风险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以及溃疡和胃肠道淤滞的风险[2]。所以早期的恰当时间的手术干预即损伤控制骨科手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损伤控制骨科是分阶段实施策略,在该策略中,救生程序和临时固定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在患者生命状态稳定后可行四肢骨干骨折和骨盆骨折临时固定。相关研究表明[3-4]DCO 治疗通过早期介入干预手术(外固定及VSD负压吸引等手术方式)分阶段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伤情的加重,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量,能够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快速恢复,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有研究认为[5-6]虽然运用 DCO 治疗理念的患者在治疗中总的手术时间比早期确定性手术组的时间长,但该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所以运用 DCO 治疗理念对严重多发骨折的患者更有益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同时缩小ICU 恢复时间,减少术中输血量,可以较快恢复患者生理功能,符合DCS治疗理念。
DCO治疗理念是骨科多发伤患者救治思路的一大进步,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生存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重组,DCO治疗理念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创伤骨科修复及危重病人抢救领域愈显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