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劳动精神培育的四重维度

2021-01-03浙江师范大学吕静娴

区域治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辛勤劳动教育引导创造性

浙江师范大学 吕静娴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精神,尤其是对青年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劳动精神,是指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精神品质。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用劳动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不仅是青年成才发展的个人需求,更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新时代青年劳动精神培育具有丰富内涵,可从知情意行四重维度进行把握。

一、晓之以理,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从知的维度来看,就是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思想情感和价值态度,其培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是关于劳动价值和劳动意义的主观看法和认识,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价值判断和劳动行为。

一方面,引导青年理解体会劳动的永恒价值与时代新意。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经典论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属性,阐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培育青年劳动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华民族向来是勤劳的民族,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等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天道酬勤”“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理念也深埋于我们的民族血脉之中。再次,要把握劳动精神的时代新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青年作为党和国家培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担当起自身的责任,用劳动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凝聚正能量。另一方面,引导青年逐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四最”劳动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最”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中国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既是对马克思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劳动价值观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新形势下出现的种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思潮的拨乱反正。

二、动之以情,激发青年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

从情的维度来看,就是要激发青年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培育新时代青年劳动精神,要使劳动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就必须解决情感认同的问题。加强培育劳动情感认同,让广大青年打心底里认同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只有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形成信仰认同。因此要重视劳动情感的内驱力作用,只有深厚的劳动情感,才能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内驱力。

培育新时代青年劳动精神,激发青年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可以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两方面来把握。从个人层面,个人性劳动情感建立在劳动的个人价值基础上,当青年自觉地认识到劳动与自身发展密不可分时,便会自然而然地乐于劳动并投身于劳动。劳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新时代青年应该在劳动中锻炼、完善自我。从社会层面,劳动作为人类社会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让新时代青年在劳动中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应怀有家国情怀、肩负时代使命。

三、炼之以志,锤炼青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品格

从意的维度来看,就是要锤炼青年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品格。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去执行任务、战胜困难,进而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劳动意志是朴素的劳动情感的升华,劳动精神培育不能停留在情感层面激发青年对劳动的认可和热爱,更是要磨砺青年拥有长时间投身劳动所必须的坚强意志。

(一)教育引导青年厉行勤俭

从贫穷落后到稳步发展,从物资匮乏到物质生活丰富,从贫困人口众多到取得脱贫攻艰重大胜利,这些变化的背后,处处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勤俭治国的优良作风。当代青年普遍出生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期,远离劳动、备受宠爱,因此存在大量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喜欢攀比的错误倾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更应该得到延续和继承。因此要培育引导青年厉行节俭,将厉行节俭融入劳动教育中,在青年中营造崇尚节俭、反对攀比浪费的整体氛围,树立绿色正确的消费观念,厚植节俭的劳动品格。

(二)教育引导青年艰苦奋斗

近年来,随着“佛系”“丧文化”“躺平”等观念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正在悄然改变着青年群体的劳动观点。越来越多的青年将自身的失意、挫折归结于外部因素,主张消极不作为,以佛、丧等作为面具来掩饰自身的惰性,不爱劳动、不想奋斗。这些趋势不断地使负能量在青年群体中蔓延,消磨本该有的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与其说当今社会是“内卷”的社会,不如说是朝夕变化、愈发需要奋斗的社会。不进步就会落后,青年要以更饱满的斗志投身劳动,用奋斗造就未来。

(三)教育引导青年敢于创新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取得较好的劳动成效,光靠埋头苦干、靠热情、靠蛮干已经不够了,而是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目前有些地方的劳动教育只是注重灌输、注重让学生实践,而缺乏对于学生创造创新的引导和培育。同时,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创新涉及的知识、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害怕与众不同、害怕犯错等错误倾向也使得青年甘于循规蹈矩,怯于创新。因此要教育引导青年敢于创新,多动手的同时也要多动脑,跳出固化的思维,用创造性的思维想问题,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激发青年劳动的创造性、创新性。

(四)教育引导青年甘于奉献

弘扬劳动精神还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尤其要发挥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特有的精神现象,一个个劳模的感人事迹正是教育引导青年甘于奉献的活教材,有利于“劳动奉献最光荣”的社会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警惕和防止广大青年价值观念扭曲、利益取舍失衡,有利于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青少年乐于付出、塑造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

四、导之以行,落实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从行的维度来看,就是要落实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对青年的劳动精神培育不能停留在理论灌输、思想教育的层面,而是要落地落实,在实践中培育青年的劳动精神。

(一)辛勤劳动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下,劳而有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突出特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是异化的劳动,是资本用来驱使和剥削劳动者的工具,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辛勤劳动才是创造幸福的源泉。新时代青年践行辛勤劳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实干、脚踏实地地劳动。要有踏实的劳动态度和务实的劳动行为。劳动不是摆摆样子,过过场子,而是要求真做、实干。另一方面,要持续不断地劳动,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持续不断地开展劳动。

(二)诚实劳动

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不同的金钱观、物质观等各种思潮的盛行和碰撞,浮躁功利、道德式微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发展和扩散,对人们的劳动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劳动中投机取巧、耍奸溜滑的现象屡见不鲜,妄想不劳而获,功利、具有破坏性、违背劳动纪律甚至法律的状况日趋严重。广大青年在劳动中要遵纪守法、实事求是,拒绝弄虚作假。在劳动中不投机取巧,不耍奸溜滑,不妄想不劳而获,遵守劳动纪律以及法律。实事求是对待自己的劳动过程和结果,每个人的劳动能力不同,劳动的条件也有差异,但是只要合法合规,踏踏实实,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尽力保障劳动成果的质量,那就做到了诚实劳动。

(三)创造性劳动

新一代的劳动者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劳动者。新时代青年是新一代创造性劳动人才的主力军,在劳动中,应以充足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技能作为支撑,进行创造性劳动。在劳动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与技能,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劳动的能力和效率,敢于创新、善于创造、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尤其在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之中,广大青年更是应该投身其中,用创新思维、创造实践为整个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辛勤劳动教育引导创造性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辛勤劳动 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本质蕴涵探赜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哲 理漫 画
大公鸡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