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
2021-01-02张玉杰
张玉杰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美育,能够为枯燥的历史学习带来“美”的元素,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和内容时,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使历史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深入历史课本,挖掘其中的美育元素,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美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时代的教育中,通过学科融合,将美育渗透其中,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是笔者近年来转变教学思路,进行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增强美育熏陶,将审美情趣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展开以下探讨。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电视资源、音乐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历史中的美育内容,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强化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和感悟,加深了學生对真实历史事件的体会,提高了学生的初中历史学习水平;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最后,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能提高学生对外在美的认知水平。同时,历史课本中记录着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警示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点,能更好地认知以往的历史事件,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着眼家国情怀,体验情感,形成美的取向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堂课中,有两位汉使的故事值得品味——张骞和班超。对张骞和班超的爱国精神宣扬,就是这堂课的情感目标之一。对于张骞的精神,教师亲手制作了一个道具“汉节”,在课本剧表演之后,设计了一个提问:“张骞两次被扣押,始终“持汉节不失”,你认为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看到这个近在眼前的道具,仿佛刚才同伴演绎的张骞故事就发生在身边,回答得非常踊跃。有的说“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不忘使命”等等,这种精神的震撼,已经尽在不言中了。班超的故事是由教师讲述的,教师用动情的语言把班超为维护西域和平与安定,经营西域所作出的努力一一阐述,学生听得入神,在讲到班超晚年思念故土时,几乎哽咽。学生被两位汉使为国效力鞠躬尽瘁的精神所感动,也对“国家”、“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人性之美,精神之美有了更明确的定位。这种情感的体验,是历史人物心灵美对学生的精神洗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优秀民族精神,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这也是美育在价值取向上的要求。
(二)体会历史知识中的时代美
历史课程中包含很多可利用的审美元素,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就课堂教学做合理的组织与安排。首先,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会接触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时期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少学生会在教师的要求下就这些知识内容加以机械记忆,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些内容中包含的多元价值,也没有感受到其中融入的审美元素。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引导方式上融入一些革新。教师可以在知识的分析解读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中包含的时代美。随着学生的不断深入,学生会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时代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每一个时代有相应的特征,并且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住与缅怀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每个时代中体现的美感,让学生仔细感受,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建立新的认识。
(三)深入历史课本挖掘美育元素,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教师应深入历史教材,挖掘更多的美育元素,或借助于网络信息途径,将课本中阐述的历史事件、历史知识点,通过图片、视频、影视资源等形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时宏观的场面、雄伟辽阔的中国风景,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民族自豪感、民族情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在教学“盛唐气象”时,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其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了空前发展。诗人刘禹锡在《百花行》中写道:“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句诗描写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作为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同时,唐朝的书法名家辈出,如颜真卿、欧阳询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唐朝诗人的相关资料和作品,或者搜集唐朝书法大家的作品,并进行赏析。然后,教师根据选择古诗词和书法的学生数量,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选择,进行临摹或者仿写。如某个小组选择查阅相关的史料,了解李白,并选择赏析李白《行路难其一》,那么这个小组需要介绍有关李白的背景、李白的生平经历、李白的诗词特点,以及小组对所选诗词的赏析,最后小组需按照所选诗词的特点,自选主题,进行仿写。通过查阅相关的史料,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相关人物,也能学习人物的精神,从而感悟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束语
学科融合美育将成为今后教育的主旋律,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特点,在学科中融合美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使历史美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夏梦凡.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策略[J].思维与智慧,2021(06):52-53.
[2]李讲.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工作的探究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1(04):116-117.
[3]池晓明.初中历史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探索[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