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

2021-01-02曹利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9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识字语文

曹利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以说,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语文教学必须从识字入手,只有积累一定的识字量,才有进一步开展别的语文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实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夯实学生识字基础,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 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

关键词:语文  识字  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一、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识字教学被冷落。许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课文原本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老师们却往往花不少的时间去提不少的问题,让孩子去理解去感悟。这就挤压了识字教学的时间,低段语文教学的特征不明显。

2、识字形式机械单一。教材中虽有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等形式,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图方便,不注意识字办法的变换,机械识字多,办法单一。大大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记忆生字,进行着机械重复的抄写。学生不仅没有掌握生字,甚至还出现了终生错字等这种现象。

3、缺乏识字能力培养对策。有些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過分重视对每个字的教学过程,但缺乏对识字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局限于掌握加部首、去部首、换部首等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呆板。有些教师一味强调“笔画分析”,对那些学生所熟悉部件的生字,还在作笔画分析,这样就把学生禁锢在较低水平的阶段,学生也就不会把生字和熟字联系起来,生字得不到很好地学习,而熟部件、熟字也得不到及时巩固。从而导致学生识字能力不强。

4、教学视野狭窄。课程资源观念淡薄,识字只注意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外识字。也无视学生识字的能动性,作零起点看待。

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识字教学的新目标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新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识字教学理念的更新、目标的调整、设计的变化,必然要求方法的创新。那么,如何针对当前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识字方法达到“轻松愉快、省时高效”的识字目标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1、立足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识字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情境创设,营造一种融学生成长、教学要求、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能在这个氛围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使其能够激发出识字热情,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时,我创设了恰当、有趣的教学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讲到天安门和升旗仪式的时候,我播放相应的图片和视频,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天安门真雄伟。”有的说:“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在这快乐的氛围中,我让学生在感受雄伟的天安门和壮观的升旗仪式的同时,认识相关字词,如“安、门、广、非常、壮观”等。在这样的情境中,既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大脑中的事物形象,增强形象性、生动性,有效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2、利用资源,在生活中和游戏中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孩子入学前都学过一些字。这些字是幼儿园老师或爸妈教的,用什么办法教的呢?字与画对应,以画教字是主要的方式。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和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亲切感 ,提高识字的效率。比如《小书包》这篇识字,我利用了“标签法”让孩子将自己认识的文具名称贴上自己制作的标签,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要认识的字。其次,在课堂上,除了教学生学会课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还重视引领学生在多彩的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用剪贴报的形式,交流,识记课文里没有的生字。常常开展识字的比赛。于是,广告纸、路标、商品盒等等也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教材。

教育家卡罗林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更是喜欢游戏。所以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尽可能通过游戏让他们的“眼耳脑手口”一起并用,如开展“我和生字宝宝做朋友”、“找偏旁朋友”等活动。再如教学“春”字,让学生根据字体来编儿歌:三个小人好朋友,一起相约看日出。

3、注重积累,归类总结识字

在现代汉语中,形声字占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属于象形、会意、指事这三类。教学时,我会帮助学生进行归类,不但可以提高识字效果,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识记范围。如教学《在操场上》时,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认识“打、拔、拍、跳、跑、踢”这几个字后,进行归类:打球的“打”,拍皮球的“拍”,拔河的“拔” 都是提手旁,因为这些动作都是要用手才能完成的。而跳高的“跳”,跑步的“跑”,踢足球的“踢”都是足字旁。因为这些运动都与脚有关。又如,在教学《树之歌》时,“梧、桐、松、柏、桦、枫”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字的共同点。学生会发现:这些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然后要求学生找出还有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字,而且学会了把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总结归类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识字能力。

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中识字,实现有效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天娇. 趣识不忘乐而求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J].  2021(2013-22):73-73.

[2]王纪芳.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 名师在线, 2018, 69(32):79-80.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识字语文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