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核心要素研究
2021-01-02刘晨洁王斌
刘晨洁 王斌
摘要:对于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高职院校开展内部管理实践也要不断探究管理手段创新策略,通过多种多样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以现代管理理念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项目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项目管理基本原则的把控可以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背景下,通过管理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优化保障良好的教育组织质量,也在激发学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推动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顺利落实。本文在探究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明确了项目化管理的落实基本原则。从学校的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了项目化管理核心要素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1-0038-02
0 引言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立足高职院校的学生背景,立足于专业技能的学科教学要求,既分析当前社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同时也通过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教育优化的不断落实,以学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项目化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范畴,其在管理实践中涉及被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对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而言,项目化管理可以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参加学校实践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训练,而学校在以学生人才培养为方向进行项目化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推动学校管理模式的优化,在素质教育对象内容、目标、质量等要素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学校管理的方式。通过对于高职院校涉及到素质教育的多种活动类型进行合理分类,可以使大学生在具有不同培养特征培养方向的活动实践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有效锻炼。
1 项目化管理核心要素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项目化管理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结合与实践要立足高职院校的学校教育背景,明确高职院校的管理对象管理方向。首先在项目化管理中,其核心要素涉及到人的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高志愿营销教师承担着课堂设计、课堂的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开展素质教育要始终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在项目化管理中,其核心要素的首先要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教育主体出发,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1]。
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与优化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反馈背景为基础,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而高职学生在接受学校系统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能力的综合培养。面对高职院校存在的学生整体素质不理想的教育,学校管理工作要切实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从立德树人的理念入手,切实承担起学校教育应有的育人责任,切实在学校教育环境下优化调整教育方式,改善创新管理模式。
从项目化管理核心要素进行分析,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育背景,除了人的核心要素之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也涉及到场所、设施、设备、资金、实习单位等不同的教育实践环境。因此项目化管理要把握物的要素,对于校内与教学实践相配合的设施设備教学场所等进行持续的优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外实践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质量的稳步提高,在校外为学生提供教育实践的高质量场所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优化高质量教育活动的实践下保障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2 高职院校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创新策略
为了推动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保障管理优化的质量。
2.1合理构建体系内容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其就业质量,而在学校教育体系下,教师要向学生进行基本专业技能训练,也要通过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多个角度的人才培养,工作落实,保障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个人发展需求,学校在项目化管理体系搭建中要从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基础素质、职业素质、拓展素质三个不同的板块,通过分板块进行管理,分板块进行教育优化的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素质方面加强培养,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提高。基础素质主要涉及到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下更好地理解职业理解工作,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就业创业指导,基础文化教育、职场礼仪培训等不同的课程,在学生系统化掌握职场道德职场规范的基础上,形成对职场正确的认知。
职业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板块,高职院校在该阶段主要对于学生的专业技术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项目化管理中,职业素质的培养要立足不同的专业需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在教育实践背景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顺利开展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拓展素质要求,高校要意识到当前社会的综合素质人才需求方向,除了针对学生基础素质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认知职业、了解职业之外,高校也要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园文体活动、商务礼仪、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组织社会调查实践不断落实的教育方式,在学生参与实践参与多项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减少学生对于社会实践对于外部环境的茫然感,利用学校环境持续渐进的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以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优化,推动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提高[2]。
2.2科学设置组织机构
项目化管理工作的搭建与落实强调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下,高质量的开展教育教学学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保障项目化管理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高职院校要立足教育环境,承担项目化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通过领导机构、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科学化设置,既保障项目化管理的各项决策能有效落实于学校的工作实践,也在科学的机构设置搭建背景下,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可循,按照规范的流程标准化的组织工作实践。
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发展背景,涉及到学生的动态化发展规律。因此学校在搭建组织机构时首先要从管理团队的设置入手,通过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机构,保障其各项决策与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保持基本一致。其次,领导机构各项决策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教育管理实践,因此组织机构也要设置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通过学生工作部门、学生工作处对于相关管理要求的贯彻落实,在学生的日常教育实践下积极落实项目化管理理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3]。
最后,由于教育管理涉及到活动的实施,因此学校各个体系也要与项目化管理的相关部门开展配合,积极落实各项教育实践工作,也发挥全体监督主体监督的职责,对于各项活动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在各项教育资源整合利用下保障学校素质教育项目化管理的有效融合,保障各项项目化管理工作要求的正常落实。
2.3规范建立管理制度
学校开展管理工作要立足学校教育背景、立足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项目化管理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方向,管理工作也要搭建其实有效符合教育实际的管理制度,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制度基础。在学校内部实施素质教育涉及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而各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也涉及到创新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其科学规范管理制度的搭建首先要从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入手,结合和学校实际对于素质教育目标内容、资金、设备等多个内容进行制定与明确,在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的指导下,保障其项目的可行性,保障各项教育实践的科学性。
其次,管理制度要从责任制度构建入手,通过建立项目负责教育与管理负责制度,在各項管理实践有专人负责的基础上,保障管理人员承担起内部管理职责,在责任制度搭建下,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的顺利组织,通过责任追溯等奖惩机制来推动学校管理人员责任心的提高,以自发主动地开展项目化管理保障项目化管理与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
3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开展素质教育对于学校各项教育实践工作开展管理时,要把握系统主体全面创新的基本原则。面对社会发展背景下人才需求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也要主动创新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在项目化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的背景下,把握人和物的核心要素,通过体系内容建设、组织架构设置、管理制度搭建保障其项目化管理有效落实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实践[4]。
参考文献
[1]刘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吕明,徐畅,徐杏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管理平台功能挖掘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3):18-21.
[3]李明.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4]周丙洋.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与评价探究: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12):58-59.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