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强度控制探究

2021-01-02张明均

科学咨询 2021年3期
关键词:训练量田径强度

张明均

(重庆市武隆中学 重庆武隆 408500)

在教育体制逐步创新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也在广泛推行,体育属于初中素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科目,是实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田径属于体育教学中的训练项目,科学设置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可为初中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田径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运动,也是体育教师的教学重点,为了不让学生反感田径运动训练,教师应当有效控制田径运动训练的强度,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一、影响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训练的因素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已经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也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运动明星,如张继科、孙杨、林丹等,然而,在田径运动训练方面却存在着缺陷,导致学生和教师都不重视田径运动训练。教师受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大大减少了对学生进行田径运动训练的时间,没有很好地控制学生田径训练的强度。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学习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家长根本没有将目光投入体育训练当中,更不会支持学生进行田径运动训练。在家庭不支持的背景下,学生很少会去参加田径运动训练,学生会因此错失挖掘自身运动天赋的机会,以后也难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很多教师没有及时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和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对田径运动教学也没有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由于日常教学中,负责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多,田径运动只是其中一种,因此,教师在田径训练中往往缺乏针对性,没有合理控制田径训练的强度。

(四)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部分学生根本不了解田径运动项目的核心,只是被动接受训练,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田径训练。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都养尊处优,被父母过度溺爱,导致学生根本吃不了苦,一遇到挫折就会放弃,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田径运动训练中,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另外,不少学生只是略懂田径运动,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二、有效控制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的策略

(一)完善训练体系

初中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以强化学生身心素质为己任,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健全训练体系,切实保证学生借助科学的训练强化核心素养,强化田径训练成效[1]。一方面,在正式训练前,教师应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做出研讨,深入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其体能状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体的体能条件、学情等,落实因材施教的思路。例如。在800米训练中,对于身体素质差、缺乏运动天赋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地降低训练强度,以激发其田径训练兴趣为目的,合理控制训练量。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提升训练强度,要求学生在每次训练中都要取得进步,教师在制定训练方案后,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径训练中。最后,田径运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以意识为引导优化训练效果,例如在开展4×100米接力跑训练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科学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和竞赛,保证各个小组水平相当,通过小组训练模式,不仅能够保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合理性,还可以通过组间竞争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协调训练平衡

建立健全田径训练方面的规章制度,是确保体育教学有序开展的必要工作。一方面,初中学生正是身心快速发展的主要阶段,其生理上正快速趋向于成熟,倘若教师没能结合这样的现实控制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就可能使得体育训练成效的弱化,还可能会使得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其本身客观条件,将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做出科学化设置,实时性地关注学生学情及其训练状态,确保教学训练方案适用于学生的基本训练[2]。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进一步重视某一体育项目的强化训练,体现训练强度与训练量间的平衡状态,高质量的达到预期训练目标。

(三)提升教师能力

一是教师应当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力度提高本身的体育专业理论基础,逐步优化升级本身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本身条件、运动规律、发展需求等,制定现实的、具有高度可行性的训练方案。二是初中应当提高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到地方专业田径训练组织中进行实地学习和调研,促进其在强化本身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将具有前瞻性的训练思想和模式引入到具体教学中。三是初中还应当培养优质的体育师资团队,引进高级人才,组织在编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专业学习进修活动,以创建一个具备高度核心素养、过硬专业技能、学术性的初中体育教学师资队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开展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控制好训练强度。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影响田径训练的因素。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方案。最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拔高自身的教育高度。

猜你喜欢

训练量田径强度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世界优秀竞走运动员施瓦泽的年度训练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