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2021-01-02李雨珊
李雨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总体数量及规模也在逐年增长,而企业税收俨然已成为我国财政的主要来源[1]。加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共赢,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2]。税收风险存在于企业税收管理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中[3],为了加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有必要采取各种积极、科学、有效的策略。研究发现,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成效。因此,有必要着重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一、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内涵
企业税收风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1)利益化突出;(2)信息不对称;(3)税收政策变化快、相关性强;(4)涉及税种多、专业性强[4]。为规避企业税收风险,必须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所谓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全面分析企业税法遵从状况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税收风险,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通过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手段,防控税收风险,提高企业的税法遵从度,提升税务机关管理水平的税收管理活动。企业财务人员应采取诸多有效措施,消除税务风险管理中所识别出的税务风险。假如无法彻底消除存在的税务风险,则需对相关税务风险实施进行有效控制,以切实保障企业的根本利益。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1)风险识别;(2)风险评估;(3)风险控制。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税收征管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更有助于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同时,有利于提升纳税机关的服务水平[5]。
二、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伴随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构建、增值税发票新系统以及纳税申报表修订等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税务机关拥有的涉税数据也越来越多,“大数据”时代正悄然走近,对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产生积极影响。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提高税务机关办事和处理事情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数据正在影响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税收部门的信息采集能力,可帮助税务机关及时掌握企业的涉税信息,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出实时分析与科学判断。此种情况的存在可切实提高税务机关办事与处理事情的效率。
2.提高企业对税收风险的重视程度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让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的大数据、云服务生态体系具有很多优势,它能够将现有涉税数据和原系统涉税数据进行准确比对,从而更好地发现原系统发现不了的企业税收管理风险。正因如此,也促使企业不得不正视改革、直面改革,迫使企业提高对税收风险的重视程度。
3.利于完善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夯实征管基础
自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过分税制改革之后,初步确立了这样一个税收征管模式:“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之后,随着我国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中国国家税务总局也对该税收征管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不过在整体税收征管模式上并未做出重大调整。该税收征管模式与之前的税收征管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它有效地明确了税收征纳双方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对提高我国税收征管的效率、提高我国纳税人的意识以及我国税收征管的现代化建设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该税收征管模式过于强调税收的集中征收以及纳税人的主动申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我国在税收征管方面存在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纳税申报的失真以及部分税源的失控。而实施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之后,就可以多部分地协助进而有效地加强对相关税源的管理,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弥补其在税收征管弱化方面所存在的劣势,从而让我国的现有税收征收制度变得更加完善起来。
三、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很多地区已然开始基于大数据加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接下来便结合具体案例,对其具体应用策略进行简要介绍。
1.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平台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平台,是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应用的重要基础。以A市为例,该市构建的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平台,已实现数据分发、分析统计、监督考核三大功能。一是任务流转电子化。平台对企业涉税数据进行筛选后形成数据任务,实现成员单位涉税数据的接收、分发数据给税务部门、记录税务部门内部流转以及反馈核查结果等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分析统计智能化。平台与地税部门的征管系统实现对接,初步建立涉税数据与征管信息关联度的识别机制,方便税务部门进行数据分析;三是监督考核实时化。平台对所有数据表格的数据量、更新时间和报送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对各成员单位数据的分发情况、税务部门的核查跟踪情况和使用成效等进行实时统计,便于工作跟踪落实,确保企业涉税数据得到有效应用。除A市外,目前国内很多地区均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有效支撑下,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成效也得以成倍提升。
2.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必须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之上,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税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切实提高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例如,近年来B市税务部门一方面利用市政府电子监察平台加强考核,协调公安、交通两部门按要求开展综合治税工作;一方面积极与公安、交通两部门沟通,介绍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打消工作顾虑。经过努力,本着创新共赢、资源共享的原则,B市税务部门分别与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就企业涉税数据的具体指标、交换方式和实施方法等内容达成统一意见。市公安局定期提供全市机动车和旅业住宿登记信息,市交通局定期提供全市道路运输经营信息。除此之外,为加强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还联合市经信局、市供电局,针对非居民用电信息的数据范围、技术手段、报送周期及具体指标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将数据采集的范围由原来的大用户扩宽至专用变压器用户,全市纳入范围的用电业户从100多户扩展到1.2万户。这样的做法对数据采集面进行了有效拓宽,进一步推动了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持续完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数据采集工作机制
为提升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成效,还应在做好上述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持续完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数据采集工作机制。例如,为进一步提高综合治税数据质量,完善数据采集机制,C市税务部门与市经信局协调,优化前置机采集数据的推送机制,开放“C市企业税务风险数据共享平台系统”的实时查询权限。在数据出现质量问题时,C市综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可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大增强了数据跟踪处理的时效性。在完善数据采集工作机制的同时,C市税务部门也为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涉税数据采集范围、开展第二期涉税数据采集工作进行部署,研究讨论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各业务科室提出的新需求,对原有数据表格进行梳理,完善和修改部分指标,提高数据采集质量。随着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数据采集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该市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4.提升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虽颇具成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成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信息化手段较为落后等。以D市为例,该市在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虽建立了企业涉税信息采集传递平台。但是,由于信息手段较为落后,成效并不显著。该市在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使用的数据中主要来源是按照市综治税办下发疑点进行跟踪处理,而如何利用已经采集的大量数据,哪些数据是对基层有效的涉税信息,并将涉税数据引入日常管理,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提高综合治税效果,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涉税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难以保障,报送的方式比较落后,报送的频率难以保证;(3)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数据量较大,这是各个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的成绩,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如果单纯依靠人工逐条对碰,那就大大地增加了基层分局的工作压力。上述问题的存在均是由于D市的信息化手段落后所造成的。因此,为提升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必须持续提升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是一种先进、有效手段,应持续推行。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税务部门应基于大数据持续改进、完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对基于大数据的税收风险管理予以充分重视,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完成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这样,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