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南安市消费市场现状及扩需对策
——以南安市为例
2021-12-22王毅滢
王毅滢
(南安市统计局,福建 南安 362300)
一、新发展格局下南安市扩大消费需求的意义
在新发展格局下,深挖消费潜力,扩大消费,能够改变南安市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促进城乡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引导投资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南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对于加快推进南安高质量赶超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
二、南安市消费市场的现状
“十三五”以来,南安市聚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GDP突破13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2.9:62.6:34.5调整为2020年的2.7:58.5:38.8,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从2015年的第87位提升至2020年的第27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有效扩大消费能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22元,年均增长7.5%,全市消费动能持续不断增强。
三、南安市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消费市场保持稳步增长,但要清醒认识到,南安市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
从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看,2013-2017年按收入法计算的居民部门(即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44.6%下降到41.7%;同期企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加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从43.5%上升到49.2%,收入分配出现向企业倾斜趋势。
2.居民消费率下降趋势明显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南安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85元,增长5.4%,而同期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支出24802元,下降0.2%;2016-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5.6%,明显低于同时期住户存款年均增速10.2%(图1),表明南安市居民消费意愿不高,消费信心不足。
图1 2016-2020年南安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住户存款余额增速对比情况
3.中低收入群体出现消费降级趋向
从近五年数据看出,南安市消费升级步伐缓慢,限上零售额占比在2018年达到峰值31.4%,之后出现明显下降,2019年回落7.2个百分点,2020年下降到20.9%。从消费规律看,近三年来,南安市限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出现明显下降,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出现消费降级趋向。
四、南安市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1.常住人口持续净流出
2011-2020年统计年鉴显示,南安市常住人口数均小于户籍人口数。近四年常住人口增加有限,2016-2019年,相对前一年度常住人口增量分别只有1.3万、 1万、0.9万、0.2万,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在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常住人口未能稳定增加致使南安市消费增长进入瓶颈期。
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
图2可以看出,南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拉大。从收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维持2倍左右,尽管两个指标绝对量均属逐年递增,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限,增速相比较为缓慢。再者,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差异,导致农村居民相对城镇居民单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更低。从支出看,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提升,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2016-2020年,城乡人均居民消费支出比值依次为1.82、1.76、1.79、1.78、1.76。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同比下降2.2%和0.4%,城乡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仍然比较大。
图2 2016-2020年南安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收入及支出差值变化情况
3.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2013-2017年,南安市投资率均超过50%,同期居民消费率不足40%,投资贡献率明显高于消费贡献率,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影响南安市内需有效扩大。值得重视的是,投资占比过高背后隐藏着投资结构不均衡问题,大部分投资集中第二产业和房地产业,第三产业(不含房地产)投资增速慢、占比低,导致低端工业产能过剩,购房消费挤出大量其他消费。而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
五、推进南安市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
作为福建人口大县、经济强市,南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迅速反弹,消费市场延续稳定复苏态势,市场销售持续回升。2021年1-3月社零总额207.03亿元,同比增长28.3%,消费得到有效回补,预计全年社零总额有望增长8.5%以上。随着“十四五”规划实施,消费市场将迎来向稳向好发展态势,为加快构建高效高能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南安市三次产业结构,助推南安市与泉州市一道基本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发挥积极作用。
1.大力促进增收,育动能
收入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必须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一是制定和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城镇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同步提高,实现收入增长。二是持续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加大政策奖补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和创新推动作用。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充分挖掘村居潜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2.完善社会保障,保基本
一是继续完善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实施城乡低保、五保标准动态调整,努力构建“兜底线广覆盖、高标准多受益”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持续通过为民办实事、民生补短板等抓手,推动基础配套向基层倾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强化规划布局,补短板
一是加快推进商贸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美的智慧科创项目、武夷泛家展贸、唐道时代汇城市会客中心等大型商贸项目建设,补齐地标式综合体贸易服务短板。二是加快完善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实施12个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鼓励居民生活必备商业网点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商业配套设施。三是加快发展夜间经济。依托市区北山片区、柳湖片区和石井、官桥等经济发达乡镇片区更新改造,积极规划发展夜间消费经济。
4.实施消费升级,引导向
一是培育新型消费。壮大线上消费新业态,鼓励支持电商直播带货,推进新零售、无人配送等新模式。二是复苏传统消费。加大对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消费的支持力度;积极办好农订会、汽车展等消费性展会,持续推进周期性消费模式培育。三是培育旅游经济。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发展杨子山、清净桃源等旅游项目建设,吸引居民在地旅游、在地消费。
5.优化投资结构,增后劲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能够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要找准促进投资和扩大消费的结合点,从要素供给、市场准入、融资成本、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精准发力,聚焦消费新增长点。充分发挥市场对资金的配置作用,引导资金更多投向供需共同受益的现代服务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