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

2021-01-02湖北大学毛会霞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代际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湖北大学 毛会霞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党中央顶住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完成,其中,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根据相关统计可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这是中国为反贫困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人们为追求公平正义所努力的结果[1]。目前我国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了贫困,相对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我们需要做好长期努力奋斗的准备。

相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依靠个人或家庭的劳动力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虽能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的状态。而绝对贫困一般是指物质性贫困或生存性贫困,即个体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不足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两者相比,相对贫困具有人口基数大、贫困维度大、致贫风险高、长期性等特点[2]。随着我国绝对贫困的消除,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到相对贫困问题上,为乡村振兴事业奠定良好的根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概念。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各个要素,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家庭关系由父母传递到子女身上,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致贫要素,并再次将贫困和致贫要素传递给下一代这样的恶性遗传[3]。关于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马克思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关系上、从阶级的角度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该理论是指随着资本的积累和财富的不断积累,无产阶级所处的地位和命运的恶化[4]。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关贫困代际传递理论的研究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

综上所述,贫困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我们要想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就要从阻断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这个切入点入手,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改善或解决,相对贫困便会随着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本文通过对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希望能为中国的减贫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农村产生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原因分析

有关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都作了不同的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有要素短缺论、贫困文化论、智力低下论、素质贫困论,等等[5]。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引起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较低

农村相对贫困家庭中存在因病致贫的情况,父母一人或家庭其他成员因病不能劳动,导致家庭的劳动力减少,收入较低且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特别是那些父亲生病,家庭重担落在母亲一人身上的相对贫困家庭来说情况更为严重,他们每天省吃俭用尚且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只要吃得饱穿的暖,对其他无关到生命健康的一切事情无疑是不可能花费金钱的,这就导致了父母对子女除基本生活需求外其他事情的投资大为减少,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当今社会,非贫困家庭的父母都争先恐后地为子女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以使子女在未来拥有更多的资本,这样一来,相对贫困家庭的孩子相比较非贫困家庭的孩子明显优势不足,进而为其子女日后的贫困埋下了一个隐患。

(二)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父母的卫生健康意识较为薄弱

很多严重疾病都是从小病开始的,在身体刚出现不良症状时就重视起来,不仅花费不了太多钱,也能将疾病扼杀于摇篮之中。而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父母的卫生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再加上经济条件有限,为了省钱,抱着小病慢慢就好了的侥幸心理不去医院就诊,等到小病积累成大病的时候才去看医生已为时过晚,因此,父母年轻时没有重视的小病到年老的时候就会显现出来,且可能伴有多种疾病。父母身体状况较差加大了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子女的赡养负担,需要其子女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这也是导致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因素。

(三)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对子女的安全防范教育不到位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扫黑除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安全防范方面的教育也逐步加大,但是,农村还存在此类教育较为缺乏的问题,例如,农村仍然有很多人误入传销的例子,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不少人被骗误入传销,其中,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较多。由于相对贫困父母对子女的安全防范教育较少,以及子女进入社会后急于想要为家庭减轻负担的迫切心理,再加上子女社会阅历较浅,极易被传销人员诱骗,最为致命的是,由于传销形成了一个洗脑流程,子女误入传销以后,被传销人员强制洗脑,不断向家里要钱,过年也不回家,无论家人怎样劝说,用什么方法搜索其位置都无疾而终,幸运的,父母通过一定方法将子女从深渊里解救出来,但有的导致家破人亡,父母整天以泪洗面,还有的就此踪迹全无,就像消失了一样。而那些被父母找回来的子女,只能从头来过,不仅浪费了几年的大好时光,也有可能导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延续着上一辈的相对贫困。

(四)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由于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眼界较窄,不能在子女的学业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也不能为子女的未来道路提供建议,且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很少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导致相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普遍具有自卑心理,这种自卑一方面来自物质经济条件的自卑,另一方面来自眼界等其他各方面的自卑,这类家庭的孩子,父母给不了其太多的意见,他们只能靠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相比较非贫困家庭的父母,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为其报各种兴趣班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综合能力。这样一来,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不仅不能通过教育来改变现状,还在综合能力方面显得比非贫困家庭孩子较弱,从而导致其子女继续重复父辈的相对贫困。

三、缓解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措施

(一)增加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

一是,农村虽然现在较为落后,但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当今社会节奏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之余,大家都向往乡村生活,希望能回归自然,因此,可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开发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不仅让农村美起来,也让农民富起来。二是,政府可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农产品产业发展,激发农村市场活力。三是,可为那些因病不能外出劳动的相对贫困人口引入一些较为轻松的职业,让他们在家就业,增加劳动收入,减少因病致贫的相对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增强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父母的卫生健康意识

一是,村委会应在不同时节,针对可能出现的疾病,印制有关卫生健康知识的小册子,确保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中,使村民了解应对相应疾病的方法,增强卫生健康意识。二是,村委会可组织村卫生诊所的医生定期为村民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并开展免费体检服务,加强疾病筛查,设置卫生健康咨询站,针对村民提出的疑惑给予相应的帮助,使农民知道更多的卫生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

一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村委会可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农村的父母和孩子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增强父母反诈骗、反传销意识。二是,学校设置安全防范知识课程,将扫黑除恶、反诈骗、反传销等安全防范知识融入课堂教育中,通过老师给学生普及此类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学校有关负责人可以与当地公安民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定期邀请公安民警到学校给学生讲授安全防范知识,必要时还可进行安全防范实际演练。

(四)兴趣培训班给相对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一定的优惠

如今不再是一个只要吃得饱穿的暖就万事大吉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然而,相对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很难受到除基础教育以外的其他教育和锻炼,导致他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因此,有必要帮助相对贫困家庭子女增加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但是,由于相对贫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难以负担得起培训班的费用,所以,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培训机构给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一定的优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收入水平、卫生健康意识、安全防范教育、受教育水平四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原因,具体包括: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较低;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父母的卫生健康意识较为薄弱;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对子女的安全防范教育不到位;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强农村相对贫困家庭父母的卫生健康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兴趣培训班给相对贫困家庭子女一定的优惠。希望以上思路能为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代际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率的措施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隐形贫困人口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