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探究
2021-01-02张婷婷
张婷婷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高职院校兴起和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属于新兴专业,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科交叉性和跨领域性也比较强,涉及机械、电器和软件等多个学科领域,并且不同的学校在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上也具有侧重性,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产教融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满足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
1 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1)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工业机器人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其各个部门所需的人才量较大,有些调试安装岗、设计岗的出现大量人才缺口。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契合企业需求,倾向于技术型,包括机器人操作维修、机器的安装调试以及项目设计和应用工程师等方面,因此在专业课程开发方面需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工业机器人行业提供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型人才,同时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此外,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能够更好的传承工匠精神,将智能化的制造理念运用到我国工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工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2)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高职学校要紧随时代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实行产教融合的课程方案,这极大的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我国机器人专业的人才质量越来越高。我国的高职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使得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迅猛提升,综合素养也大大提高。同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促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了解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目标,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用专业化的知识武装头脑[1]。工业机器人一体化技术的基础教学改革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们在产教融合下的工业机器人的课程中可以灵活自如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结合学生特点和办学宗旨,更侧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一线生产培养更多更强的技术型人才,但也不能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这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让学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因此需要不断创新,不仅要在学校课堂教育方法上创新,更要让学生学会创新、乐于创新,帮助学生更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能够在工作中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工作细节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操作、维修方面不断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而项目设计领域更需要创新精神。结合产教融合理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走入一线工作岗位,促使学生将所学技能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2.1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明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定位
现有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缺乏独立的体系,只是对相关学科专业如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电器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简单选择和叠加,没有充分考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对未来职业发展认识不够,专业技术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本科院校存在差别,应更注重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作站设计与实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等方面,因此需要有专业的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相配合,精准人才培养方向,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在对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时,首先要明确课程定位,使其与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是基础,是学生掌握机器人专业技术的必备条件,通过理论充实头脑,让学生知道机器人技术专业是什么;实际操作训练,实践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的途径,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专业怎么做,将理论学习上升到知识内化训练的过程;系统集成学习,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产教研相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锻炼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胜任机器人技术专业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融合。
2.2 增强校企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大对实验基本设备的经费投入
由于工业机器人专业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这就需要学校对接企业,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一方面让学生定期参观企业工业园区,了解企业车间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让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习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了解工业机器人技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定位提供便利。工业机器人专业离不开大量的实验和实操,如电机拖动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物理实验、接线实验等等,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锻炼实操能力,提高实操精准度和熟练程度。为了更好的开展实训,就需要学校加大实训室建设,增加经费投入,为师生学习提供专业化的实训设备,从而更加细致深入地挖掘数据,验证理论知识的合理性,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无疑也是对工业机器人基础技术教学改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3 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具有很强的信息技术优势,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更好的开展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将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虚拟教学、VR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当中,比如一些复杂的工程设备零件操作可以采用仿真教学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机器人运行的图片、动画或视频,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机器零件构造,并可以利用人机交互画面让学生体验实操过程,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技巧。除了线下教学,还可以开展线上教学,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微课视频、在线课程辅导等,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精品课资源共享,丰富学生工业机器人技术方面的课外知识,提高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并能及时的查漏补缺,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线上教学也方便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让学生有问题能够及时请教老师,也给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更多依据,方便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差异化教学,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2]。
2.4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专业相关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方面,不能单一的以理论考试成绩为标准,需要制定多元化考核方法,除了理论知识考核,还要有任务完成考核、技术评价标准、职业素养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通过多方面评价考核来了解学生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和专业技术能力达到什么水平,是否已经合格,并通过职业素养评价,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标准,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课程评价体系除了对学生的评价外,也要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建立课程反馈机制,以期不断完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课程整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3 结束语
为了让工业机器人专业教育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让越来越多的从事和工业机器人相关的学生们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工业机器人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深度合作,真正地将教学和实际生产相融合,从而在解决学生们工作的基础上使得学生们的技能、眼界得到提升。同时,从事工业机器人教学的老师们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技能教学、思想教育上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帮助,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