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白袍前要记住的16个字
2021-01-02文/赵斌
文/赵 斌
在穿白袍之前,每一位医学生不仅要学习疾病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培养心身的修养,包括大爱、悲悯、担当、奉献、求精、敬畏、谦逊、坚守等诸多本领。不要把它们当成装饰门面的词汇,而是理应作为医生的入门门槛,它的意义超过了入学时的高考成绩,也超过了在医学院校学习的专业考试分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解读这16个字对一名未来医者的重要性。
★大 爱★
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变成黑夜。医学是关乎人的学问,人与人相处第一是理解,升华就是爱。
查房见到了一位25岁的女病人,因为胃癌晚期出现了全身转移,不能吃喝,浑身疼痛来到了急诊。了解了病人的情况,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了北京,刚刚准备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胃癌,进一步检查已出现了肝脏的转移。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宣告了死期。病人脸色非常不好,瘦弱,皮肤没有光泽。也许是疾病的折磨,人看上去也是疲惫不堪。与病人对话的时候,病人强打着精神,礼貌地回答我的问题。离开的时候,她还不忘记对我说:谢谢!短短数分钟的交谈,我已经没有什么疾病术语和治疗决策与病人分享,在内心涌动的就是如何把我的关爱传递给她。因为在此时,也只有爱能抚慰医学对疾病的无奈。
我增加了对她的查房频率,虽然不会对疾病的治疗长篇大论,估计在病人心里也认识到了这些不过是老生常谈。我更多的是抚摸一下她的肩,拉拉她的手,用眼神表达我对她的关爱,当然也不忘对她说一些温暖的话语,同时安慰一下陪护她的母亲。每次查完房我都会叮嘱护士,对病人的操作尽量轻柔,对病人的需求,要有求必应,不要由于我们的疏忽再给病人躯体造成无谓的痛苦。如果比起那些整齐划一的治疗方案,我所做的算不上高大上的技术活,但却是一名医者发自内心,尽其所能,在病人的生命最后一程给予不能缺失的来自人性的爱。
医院虽是技术的搏斗场,但更是爱与被爱的展示厅。人活着的本质就是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一定是少不了爱的存在的。病人是痛苦的,病人是离死亡最近的人,除了技术能让病人减轻痛苦,拉远与死亡的距离之外,唯有爱才能真正化解病人精神层面的痛苦,面对死亡乐观豁达,从而做到死而无憾。爱是相互的,爱别人,也会被别人爱,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悲 悯★
意思是哀伤而同情。其中,“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甚至可怜,它折射出的是一种情怀。
人是情感动物,如同吃饭、睡觉,不能一时一刻疏忽情感的话题。得病虽是躯体的事情,但不约而同地会使情感脆弱和敏感。外人,特别是医者的一举一动,都会让病人过度的解读,有时往好,有时往坏。所以,不论是家属,还是医者都应与病人感同身受。不要抽离于病人的情感之外,对病人指点江山。
急诊科老年病人很多,因为我们医院的骨科比较有特色,这几年我们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的绿色通道。从病人接诊、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术后康复都做到了无缝隙衔接。老年人最怕髋部骨折,骨折后会带来疼痛,不能活动,但最让病人揪心的是给子女添了麻烦,有一种负罪感;另外骨折改变了生活习惯,担心以后走不了路,人也就废了。所以老年人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心理压力都不小,唉声叹气、自责、不思饮食。作为年轻的急诊医生,如果不了解老人的心思,没有悲悯的情怀,再多说几句可怕的并发症,不但没给病人解除病痛,反而帮了倒忙。
悲悯也是在叙事医学中谈到的同理心,就是只有理解了病人如何饱受病魔的折磨,医生才能对病人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但是这需要医生进入病人的世界(哪怕只是通过想象力),并从病人的角度看待和理解这些世界。悲悯是天性的一部分,医者的悲悯一定会在与病人朝夕相处中升华。病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像,没有人不得病,更没有人长命百岁。医学给医者带来的益处,除了是一种谋生手段外,就是在病人的痛苦中,体验到关爱的无所不能;也会发现站在病人的角度所思、所想能更加身临其境地展现医者的情商和悲悯的情怀。
★担 当★
从字义上讲,“担”是肩挑,“当”是承受。担当组合在一起,指的是接受并承担某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担当是一种负责的行为,一种自信的状态,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精气神,也是动机、智慧、勇气、能力的有机统一。担当这两个字,引申的含义深刻。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可以说无处不见担当的身影。准确地说要做到让病人满意,没有担当,将寸步难行。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初期,我负责发热门诊和急诊的医疗工作,也是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的组长。2020年2月初遇到了一位发热病人,临床症状和化验指标都不能完全排除病毒肺炎的诊断。但病人没有流行病学史,病人的病情又非常危急,急需气管插管和转到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但在医院组织的多学科会诊中,各专科的专家对病人的治疗场所意见不一致,因为一旦错收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到病房,医院将面临着关闭,我们的这场抗疫阻击战就将毁于一旦。可想到这位危在旦夕的生命,以及对病人整个发病过程的充分认知,我还是顶着压力最终拍板,决定把病人收到ICU负压病房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后来,病人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经过医务人员两周的努力,病人拔除了气管插管,各项化验指标也趋于好转。病人转出重症监护病房那天,我去看望她,病人拉着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这时我的心一下子释然了,虽然医学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圆满,但再次让我体会到担当与责任在医生心中的分量和价值。
在医疗工作中,责任与担当相辅相成,治病救人是医者的责任,但医学的不完美在于它不能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看病。临床治病是概率事件,这就要求每一位医者把责任当成使命,以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担当精神,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救死扶伤的任务和责任。
★奉 献★
简单地说,就是“恭敬地交付,呈献,不求回报”。一句:不求回报,体现的就是一种情怀。古今中外的名家学者都给了“奉献”极大的赞誉,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高尔基说:“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作为医者我们都熟知白求恩医生,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文章中写到:“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白求恩医生所表现的也是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记得1998年去援藏,当时女儿不到1岁,去的地方是平均海拔4 000米的那曲人民医院。那时条件比较艰苦,医院没有水,需要打井水生活;住的地方是简易的平房,需要自己烧牛粪。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医院建立重症监护病房,当时医务人员的底子很薄弱,不但各种抢救仪器不会用,就连心电图识别起来也困难。我们就手把手地教,每周组织全院的心电图学习。对于初次在海拔4 000米高的地方讲课还是有些挑战的,不能像在内地那样轻松,游刃有余。讲一会课就感觉气喘,由于缺氧,讲的过程中还时常出现忘词的情况。为了让内科的医务人员尽快熟悉心电图和一些危重症知识,每天吃完晚饭我就到病房给值班的医护人员开小灶。生活、工作虽然不能与北京相比,但想到能为藏区医疗做点事情,内心就觉得很充实。
我把奉献等同为吃苦,而苦中有乐,乐在其中。丘吉尔曾说过: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生活和工作永远不会有等价交换,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取决于在我们心中价值的高低,这个价值不是金钱的价值,它是良知、情怀。人的觉悟有多高,奉献就会有多高,医者的能力就会有多高。
★求 精★
“求”是追求,“精”是完美、最好。求精顾名思义就是追求完美。当然完美这个词,没有量化标准,是一个主观词,也就是在不同人的眼里对完美有不一样的认知。医学因为涉及人,一个人一个样,严格说没有完美,不管是身体的健康状况,还是疾病治疗的效果,只有适合。但作为一个不能有任何闪失的职业,追求完美,应该是每一位医者的目标。
临床医学有着诸多不确定性,使得临床医学的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张孝骞形容临床医学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拿急诊医学来说,看似工作方式粗线条,觉得急诊医生什么病都看,什么病都治,好像不如专科医生那么精。实际不然,急诊医学是以症状为主导的看病方式,就是病人看急诊说的都是哪里不舒服。不同的疾病,同一的症状;同一的疾病,不同的症状,在急诊都有可能发生。这时急诊医生就要有福尔摩斯的本领,依据症状层层剥茧,让症状的元凶浮出水面。
急性腹痛是病人看急诊的常见症状,引发腹痛的原因很多,首先要区别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腹痛。在器质性腹痛中,要分析是炎症、梗阻、血管、外伤、穿孔等。不同疾病导致的腹痛,疼痛的性质也不一样,危险程度也不一样。有的腹痛不治也能好转,如急性胃炎导致的腹痛;有的腹痛不马上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如肠系膜动脉栓塞。所以急诊工作不是粗线条,它要求急诊医生在临床思维上精而又精,不能有一丝马虎。
在临床求精从来不是可有可无,它代表一种态度,也决定一种精神。医学不能有马虎,不能有大意,不能有侥幸,杜绝这一切唯有求精。当然求精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它要有严谨的学风,要有缜密的思考,要有不达目的不放弃的恒心,要有吃苦不畏缩的勇气。
★敬 畏★
简单理解就是又敬重又畏惧。也可以再文学一些,“敬”是严肃、认真;“畏”是谨慎、不懈怠。一般用敬畏都是特指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思想家史怀哲讲“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所以每当人们面对生命、自然、道德这些话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敬畏之心。
医疗工作很繁琐,疾病五花八门,有泾渭分明的,也有模棱两可的,有的病可治,有的病治疗效果不明显,更有的病干脆就没有办法。病人也是各式各样,有配合治疗的,也有为难医生的,更有对医生大打出手的。如果只是把医学作为一项职业,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医学给你带来的就一定是“有时是高兴,常常是困惑,总是想放弃”。这也就难怪,为什么许多学医的家长都不愿意子女继续步自己的后尘,也有些医者中途离职,另谋他就了。
在急诊工作了20年,见到了无数生与死的对决,有成功,也有失败。如果想让我们在工作中不留遗憾,唯有保持对每个生命的敬畏。记得接诊了一位30多岁肺癌晚期脑转移,又出现了肺栓塞的女病人,除了年岁,哪一个病对病人来讲都是要命的病,哪一个病目前医疗都没有胜算。这位病人虽然年轻,但面对疾病的痛苦,面对死亡的威胁,表现出不可想象的淡定和坚强。在这个病人面前,从技术层面,我已无计可施,即使有办法也是权宜之计。可看到她这种对生死的超然,这种活一天就要活出精彩的人生态度,让我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敬畏一定是指神圣的事情,对生与死的敬畏一定会让你大彻大悟。当然敬畏也一定是值得珍惜的事情,它会留在你的心里,时时带给你感动。能有敬畏之心的人也是有心人,对于医者,就会在医患关系中带来良好的互动。
★谦 逊★
两个字分开解释,“谦”说的是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逊”的意思是退避、退让。放在一起就是客观地认识自己,低调做人。谦逊是人的一种美德。人之所以成功,除了才华、努力,一定少不了谦逊。泰戈尔说过: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虽说大家都知道谦逊能成就人的进步,但要人人都做到谦逊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骨子里都有被认可的欲望,也都有表现欲,这是人性,无可厚非。可一旦失去了度的掌控,就会自我膨胀,眼里只有自己行,别人都不如自己强。可是这些人忘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聪明的伟人,如列夫·托尔斯泰时时提醒自己: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在临床实践了这么多年,要说没有一点可自豪的业绩,也太对不起这么多老师的培养和同仁的帮助了,但不是就可以忘乎所以,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我想那也是太愚蠢了。当初确实有那么一个阶段出现了骄傲自满的苗头,自认为诊病看病的技术熟练了,一些危重症的病人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科研论文也在SCI杂志上发表了,也有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并且还时不常地到全国各地讲讲课。好在没有让刚刚出现的这种人的劣根性抬头,及时按了刹车键。这得益于在工作中接触了几位在医术医德上均出类拔萃的大家,他们那种谦虚谨慎,工作中兢兢业业,永不自满的职业态度,让我获益匪浅。北大一院有一位张树基大夫,医术精湛,但待人处事极为低调,几次和他接触,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的提高,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知道了什么是谦逊。
★坚 守★
“坚”有多个意思,包括牢固、坚实、不动摇、不改变、攻坚等;“守”也有多个意思,如保持、看管、维持原状、遵守等。坚守总的意思是坚定地遵守,不轻易放弃。我更喜欢不轻易放弃的解释。在这里有两重意思,一是对医学的职业不放弃,二是对病人的救治不放弃。放弃职业的原因无非是不喜欢了;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工作委屈、伤心了;太累了;看不到出头之日。就我所知周围的人放弃医学职业,改投他行,更多给出的理由是学医太辛苦或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所以许多人学医,更多的是看到医学光鲜的一面,如作为一名医者在外人眼里还是很体面的职业;病人围在身边问这问那,医者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可医疗工作一旦干起来,就没有想得那么轻松了。从学业上来讲,学医就比其他专业的学业多了几年;而且要读的书也不少,每本书都是大部头,而且非背下来不可。当年在医学院学习,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即使这样还是觉得书读得不够,读得不深。毕业成为住院医马上开始一阶段、二阶段规范化培训。我们那时24小时都要待在医院,病房有事第一时间就要叫我们。后来到急诊工作就更加繁忙,几乎在别人休息节假日的时候,我们都在临床一线坚守。工作干得让人竖大拇指,可与在其他岗位工作的同学一聊起薪酬待遇,顿时黯然失色。就这样一部分信念没有那么强烈的人,选择离开了医圈,另谋高就。当然我也不是铁板一块,在开始心眼也松动过。后来援藏,让我有了使命感,有了更大的责任心,加上艰苦环境的锻炼,使我与朝夕相处的当地医务人员一比,有了知足者常乐的豁达。
再谈一下坚守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举一个临床案例,病人,女,60岁,有哮喘病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但平素靠药物控制,生活能自理。后来因为父亲的去世,再次出现了精神症状,被送到了安定医院治疗。在安定医院住院期间,病人出现了呼吸系统的感染、发热、呼吸困难,随后神志状况不好,外周氧饱和度也低,安定医院考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把病人送到了我们急诊科。
病人前两周的治疗没有遇到太大的波折,病人喘憋、呼吸困难、血氧偏低,很快用药物和氧疗控制了下来;虽然体温持续不降,但也没有高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动态把握了抗生素的调整,使感染没有进一步恶化。
正当对病人恢复充满希望的时候,因为肠梗阻,病人病情出现了反复,谵妄、胡言乱语。给了禁食、胃肠减压、灌肠等治疗,情况没有好转。次日体温升到了39℃。脉氧饱和度开始下降,叹气样呼吸,病人开始神志不清。不得已在镇静的状况下,给病人进行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治疗。当我查房再看到病人的时候,之前想象的希望几乎破灭,只是从概率上讲不能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也跟家属做了最坏打算的沟通。可是家属不责怪,全盘理解,积极配合,又让我隐隐约约萌发了一种不放弃的信心,冥冥之中也产生了一种希望。一周的时间不算长,可病人却经历了体温的持续走高,呼吸的衰竭,血压的下降,低蛋白血症,肠功能衰竭,以上任何一个不好的结果都会像一根稻草将病人已经不堪重负的生命置于死地。
医学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什么是必然,什么是偶然,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一周后病人脱机拔管了,体温也降到了正常,肠功能开始恢复,有了排气、排便。让我想不到的是,病人的精神状况有了质的改变,从不与我交流的病人,在我们之间有了一问一答的互动。起初病人进食还有些呛咳,几天后病人就可以经口正常进食了。减少了输液量,停用了抗生素,拔除了胃管,病人还可以在病区来来回回走动了。一共36天,对于病人来讲是生与死的考验。
这样的病例在急诊并不少见,但我想说的是,临床救治不能说没有科学的成分,但许多时候成与不成却在偶然之间。所以,面对偶然性唯一要做的就是永不放弃的坚守。爱迪生说得好: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临床医学不也是这样吗?
以上这16个字,分别谈了我自己的理解和粗浅的看法。既往作为一名医者,我们总是关心这个病是否能诊断,那个病是否能治疗,我们的技术是否还有欠缺。但很少去反思真正会给病人带来实效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话题。所以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我们爱得不真实,我们的担当做得犹犹豫豫,我们的奉献浅尝辄止,我们的敬畏更多的是怜悯,我们的坚守看似是在走过场。这样的医疗让病人感受不到温度,这样的医疗使医者无热情可言。医疗不仅是与疾病的对决,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碰撞。为此,医学生在决定穿白袍之前,先要积淀爱的力量,随时随刻能打开情感的闸门,情不自禁地释放对病人的爱、悲悯、关注和力所能及的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