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及助推政策研究
2021-01-02蒋飞,高华
蒋 飞,高 华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需要农村产业的繁荣发展,而农村产业振兴则急需大量的人才予以支持和保障。乡村振兴,人力资源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始终必须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聚拢人才等环节上下功夫。目前,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意愿还比较低,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人才供给难等迫切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本文将具体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困境,探索出能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路径,从而为农村的“引人”“留人”“聚人”等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意义上参考。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依赖着大量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能够积极投身到广袤的农村大地。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宝贵人力资源,掌握着有利于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的返乡创业将极大地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发挥优秀人力资源的供给和服务作用
2021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党和政府多次发文表示,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的供给是重中之重。中国幅员辽阔,农村将是青年学生施展才华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场所。要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不仅仅只是那些涉农专业的大学生,还需要那些学习经济管理、现代科技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人才。掌握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大学生通过扎根农村,将大学所学的各类知识与乡村发展实践相结合,终将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大学生回到农村参与乡村振兴,为农村、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专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创新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集体乡镇企业,将以人力资源的优势带领农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
(二)发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作用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内容,也是重要基础。现阶段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产业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村的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这要求农业应以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优秀的大学生拥有专业基础理论和一定实践技能,尤其是部分涉农专业大学生,更是掌握着系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理论,他们投身于农村生产实践后,将大学所学的市场营销、现代化管理、机械设计等知识转化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可以优化农村的现有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
(三)发挥现代化职业农民的带领和培育作用
乡村的主体是广大农民,乡村要实现振兴,归根到底还是最终要实现农民自我发展的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必须把农民自我成长和培训转型放在重要位置。大学生对于城市进步的经济文化有着切实的体会和理解,他们将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社会经验带到农村,让更多的“传统农民”在实践中实现向现代化职业农民的转型。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带动的专业合作社、高效农业、生态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是以新技术和新理念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代表,他们可以更好地示范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1]在大学生的影响下,过去的传统农民终将成长为爱科学、懂技术、精管理的现代化职业农民,并彻底转型为乡村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具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平台优势,但同时由于农村仍旧落后的基础设施和难以彻底摒除的根深蒂固传统思想,也使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客观条件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人才的代表,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力军。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的建设,为大学生返乡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
1.政府出台支持保障政策。近些年,为了推动乡村全面高质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发展政策,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1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指出要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持续推动城市优质的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同时,为了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了许多政策用于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涉及金融、税收、创业服务以及创业教育等。这些政策的推出,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既提供了更多就业创业的市场机会,也为大学生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机遇,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2.自媒体平台日益兴盛。当前时代是互联网盛行的网络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所具有碎片化、交互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打破地域的阻隔,不受空间限制地拓展市场、发展经济。早些时候大学生抵触返乡的原因是在于他们受制于农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与外界沟通受阻等严重限制企业发展的因素,况且如果大学所学不是涉农专业,那么返乡后基本没有发挥专业技能的用武之地。但随着自媒体等网络平台的兴盛,大学生现在返乡创业可以充分运用多种平台,将自己的创业项目与自媒体相结合,采用现代人更为熟悉和易于交流的方式进行创业,把原本深藏在农村的丰富物产和优秀的手工艺品传播到城市各地,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创业成功的几率,更为农村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生机。
3.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升,农民的生活逐渐富裕,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购买欲望大大增加,使得农村地区的消费市场逐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2013到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进而促进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不仅农民自身的收入提高了,广大农村的各种消费需求也在不断释放。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步伐正持续加快,这些种种表现都充分显示了农村所释放的巨大市场潜力,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参与情况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对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所学的各类专业知识尚未经过实践锻炼,他们参加市场活动的社会阅历也尚且不足,面对是否返乡创业、创业能否顺利成功等问题,大学生们有着些许的踌躇和徘徊,一些不利因素也影响了他们最终对返乡创业实践的参与。
1.大学生返乡创业主观意愿不强,多数保持观望态度。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观意愿表明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他们是否真正回乡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创业意愿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和认识,它会受到包括潜在创业者的个体特质、其所接受的创业教育以及乡村创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当前各类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对于返乡就业创业这一选择,大多数只停留在“有意向、可能会返乡创业”的考虑观望阶段,而真正付诸实践的少。[2]很多大学生都高度赞扬国家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但当涉及自己是否愿意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道路上时,能够表达强烈返乡创业意愿,或已经迈出创业实践脚步的学生在同期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这也导致了乡村振兴发展上的人才短缺瓶颈。
2.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实例不多。从已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创业的失败案例较多。[3]大学生即便是生源地属于农村的学子,他们对农村地区特殊的创业环境和市场情形了解的甚少。再加上农村现在发展还不成熟,包括配套设施、用人机制、管理模式等都存在不够灵活、与市场脱节等问题,使得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时之间无法适应,致使创业失败、无果而终。一些有抱负、有热情的大学生在返乡创业受挫后,因无所作为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致逃离农村重新择业,进而加重了农村再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难度。
3.大学生返乡创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无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当前的农村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没有形成规模甚至缺失,农村经济基础的薄弱落后无法给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一些已经返乡的大学生,在进行创业领域选择的时候,鉴于风险的考量,大多仍旧保守地选择种植、畜牧和渔林等传统产业,而对机械制造、建筑、采掘乃至流通服务等行业几乎较少涉猎。虽然从事传统农业的风险和投入都相对较小,但这种创业参与形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并未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而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国家乡村振兴的重大目标仍旧是任重而道远。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困境
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空间,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是国家和政府对有返乡创业想法、愿意返乡创业支持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一项政策的出台要让全社会和有关人员全面的知道和了解,尤其对于那些原本返乡意愿就不够明确,或者正在犹豫不决、持续观望的大学生而言,如果积极地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不能做到广泛宣传使大众所熟知,那么势必让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当前,各地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效果并不好,有的政府工作人员在进行政策宣传时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大多只是将这些政策给村民说一下,或者在村街屋舍贴点标语,就当是完成了政策宣传的工作任务。而对真正需要了解这些政策的创业大学生群体,地方政府并未真正做到有效宣传,没有真正耐心细致地去为他们仔细解读。例如:像自主创业、三支一扶等地方性就业扶持政策,多数大学生只是听到过这种说法,但对其具体内容和详细的办理步骤等可能不了解。政策宣传不到位、不抓重点、遗漏内容、信息不畅等问题,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政策不够了解。
(二)返乡创业的政策执行难以保障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各地市也响应上级号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配套政策,但这些政策却在落实上因为缺乏对大学生群体需要和客观现实的考虑,而执行效果难以达到理想预期。例如:资金供给向来都是创业者最紧要的问题,对于刚毕业又没有积累的返乡创业大学生而言则自然成为其最主要的困难,迫切需要通过贷款或融资的方式得到支持。但实际上有的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在银行贷款上几乎没有得到真正优惠,还在申请政府补贴时,因为程序过于复杂而最终不得不放弃补贴的申领。还有的地区,大学生创业者在办理经营许可等相关业务时,因为缺乏优惠扶持政策的具体详细实施方案,实际上也只能按照常规程序处理,导致大学生创业者们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切实有效的扶持。此外,像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关键问题上,由于扶持政策并不完善,操作流程没有参照,这些都直接带来了大学生创业的现实艰难和与美好预期之间的较大落差。另外,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政策落实和执行上,还出现了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中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他们普遍可以将国家的各类创业扶持优惠政策直接全面延伸到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而某些西部地区由于原本基础就比较薄弱,导致在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执行乏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生返乡创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农村大都处在交通不便、与外界沟通不畅的偏远地区,存在道路桥梁等设施陈旧、通信网络覆盖不全、污水垃圾处理设备不足等问题。很多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欲引进现代经营方式,聚焦利用多方网络平台开展经营和销售活动,想将农村特色农产品、特色手工业制品等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种创业想法的实现依赖于顺畅的快递业务和良好的通信网络服务。然而,不发达的乡村道路和不稳定的无线通讯往往会使大学生的创业梦想消耗在起步阶段,运行起来举步维艰。在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想要开拓外部市场几乎很难实现。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整体陈旧、不够完备,尤其缺乏对各种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不能较好地匹配创业者的需求,成为阻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重要不利因素。
(四)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多项惠农、助农政策的实施正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彻底改变,城乡的教育差距明显,城乡之间人力资源流动很低,而留在农村地区服务的掌握现代技术和技能的人员有限。大学生返乡创业不是单打独斗,需要一个有着凝聚力的团队去协同奋斗。然而,现有农村教育水平下,农村的就业人员很多无法胜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工作内容,再培训教育要么增加经营成本,要么无法达到能力需求。大学生返乡创业者有心去城市引进高科技人才,但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认为从城市回到农村是“无能”的表现,宁愿在城市待业也不愿意回农村参与开发创新项目。城乡之间人力资源的低水平流动,带来了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严重短缺。
四、助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大学生在返乡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等多方面主体应共同努力,为该项事业的推进贡献力量。
(一)各级政府进一步健全完善扶持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能够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现实,不断加强完善有助于创业项目实现的政策宣传、执行和监督体系。
1.形成多渠道的创业政策宣传模式。要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国家乡村振兴发展的事业中来,必须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各地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所给予的各种扶持政策。针对当前青年学生对于创业优惠政策了解不多,获取创业信息渠道单一,对政策信息的内容认识不能全面、深入的现状,各地政府应该广开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健全政策宣传模式。政策体系的构建,以宣传为首位,只有宣传到位,解释透彻,才能让好的政策在传播中达到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效果。各地政府可以采用电视、广播、网站、标语、海报、微博、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与高校、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多方主体合作,深入开展创业政策解读与互动答疑活动,让那些有创业想法但还在观望的大学生消除顾虑,下定决心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
2.健全创业政策的执行与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返乡创业各项扶持政策的执行,加强监督各相关部门在办理创业项目、落实优惠政策等工作的落实履行情况。严格防范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借助创业补贴等事由,而出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违法违纪情况。完善的创业扶持保障政策体系,不仅要有相关政策实施的具体方案,还要通过明确的程序规范而让大学生创业者在申请具体事项时方便快捷、高效便民。创业政策的执行涉及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为此必不可少地要建立和健全对相关权力部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一方面,确保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扶持和优惠待遇;另一方面,更要防范和阻止各种违背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行为发生。只有形成良性互动的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身上,发挥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3.构建创业政策长效延续机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指导和倾斜,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尝试与成功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近些年来,地方政府和各类行政主管部门相互协同,在财政补贴、创业用地、金融扶持、税收优惠、市场流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学生创业者通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返乡参与乡镇建设的热情和信心。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要从全局考虑,用发展的眼光做决策,为返乡大学生创业者提供长效的政策保障。
(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受到地理位置、土地开发、交通便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自给自足、封闭落后的状况已经获得很大转变,但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远远落后于城市。大学生返乡创业除了有着满腔的家国情怀和理想抱负以外,还对创业配套设施和基础服务有着必备的条件要求。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制约乡村发展,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块短板。地方政府不仅要吸引大学生返乡,更要能创造好条件让大学生愿意留在乡村干事创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是确保农村引人、留人,掀起大学生返乡创业热潮、实现产业兴旺的动力引擎。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存在的差距,让农村与城市的联通更加顺畅,是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困境的关键任务。兴建农村各级公路、做好自来水供给和污水处理、实现无线网络稳定服务、全面覆盖等都是提升乡村创业基础条件,增强大学生创业者信心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把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短板补齐,才能为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三)高等学校加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教育
高等学校应改革教育管理模式,突出实践教育,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技能,为乡村振兴培养优秀人才。
1.开发创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业教育与传统理论教学不同,它属于实践教育,旨在通过综合性的创业行为实践,锻炼和培养他们预估市场风险、判断市场行情、应对市场变化、解决实际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创业课程的开发,应具有实战性和训练性。高等学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社会通过对各类行业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完成撰写创业计划书。同时,学校可以在校内为学生积极搭建虚拟创业体验平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为具有成熟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团队与校外创业园和创业实践基地合作,给他们提供孵化空间。通过让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早接触创业实践,切实了解当前农村创业的前景和形式,为下一步返乡创业奠定重要基础。
2.加强创业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创业是一个过程,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各种阻碍,因此创业教育应该把创业心理辅导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学习培训之中。一方面,通过增加设置创业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对心理问题有所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对学生在虚拟创业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和疏导。通过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来强化学生在面对创业的不利环境和现实时,能不怕挫折、抓住机遇、勇敢创新、努力竞争、自信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格品质。在创业辅导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心理测试使其更加认识和了解自己,明白自身在创业心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日后可以在创业实践中扬长避短,更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创业商机。
3.增强创业机会发掘和风险应对能力。大学生返乡创业要面对的市场竞争是开放而激烈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要具有果敢而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应在高校学习期间广泛涉猎包括经济管理、人文历史、市场营销、农业农村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培养自己缜密的思维和超人的胆识,善于从国家创业的政策导向和经济形势的细微变化中寻找未来创业的着陆点,抓住机遇勇敢创新。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城市创业不同的是,农村的地理环境、客观条件、技术支持甚至市场形势等有着自身的特点,在进行创业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多学习借鉴他人创业的成功经验,做好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预测和准备,以增强应对现实风险的能力。
(四)以创新思维营造创业氛围
全社会应打破传统观念中“农村”等于“落后”的认识,营造支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1.消除家人对创业的偏见。长期以来,受到旧思想的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往往想的多,但实践的少。应让大学生与其父母做好沟通和交流,改变父母的传统观念,使其充分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消除他们内心认为孩子回乡创业就是白读大学的偏见。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大学生才能更加勇敢地去迎接创业的挑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调整好心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在建设家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2.突出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媒体在改变人们的传统认知、宣传现代化的意识观念上具有优势作用,电视、广播、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传播工具面对的群体极其广泛,它们可以通过宣传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成功典型事例,深入宣传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精神,让全社会改变过去认为读完大学返乡没出息的错误观念,在全社会弘扬青年学子带领家乡群众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可贵精神,增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自豪感。
3.弘扬创新自立的民族精神。自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理念以来,市场为全社会释放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这给国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精神追求提供了机遇。新时代的中国,应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自立自强、拼搏奋斗的精神在当今的青年学子返乡创业热潮中延续。自强不息、勇于创造是中华民族秉承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精神法宝,我们应在新时代继续弘扬这种高尚的品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掌握先进知识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将有效激发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更快实现现代化。在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发展的返乡创业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政策帮扶、高等学校的侧重性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家长和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多方主体全面协作,才能让大学生返乡创业获得更多的动力和更坚实的保障,社会主义农村也将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大潮中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