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2021-01-02昝爽
昝 爽
(北京市首发集团,北京 10016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国有企业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新冠疫情冲击等原因,我国各类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愈加复杂的发展环境,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困难。财务风险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风险,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在愈加复杂的环境下,国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对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为企业实现生产经营利润最大化这一根本目标提供保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国有企业实际工作效果来看,很多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仍存在很多漏洞与不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探究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何种财务风险漏洞,应采取何种手段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概述
国有企业为了有效地实现财务风险控制,必须首先对财务风险的概念以及内涵具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资金流转过程受到很多可控及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在这些较为复杂的因素的干扰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能存在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当的融资方式选择、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等因素都会使得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增加。为了有效应对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国有企业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定期分析各种不稳定因素的状态,判断其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其次,为了能够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国有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出不同状况下的应对方案,而这需要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做到尽可能的完善,提前制定出各种漏洞以及突发事件的解决办法。此外,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主要承担部门是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该部门不仅承担着企业日常会计核算等职能,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财务风险控制成为其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1]因此,总的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积极配合,需要相关人员的协同合作,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有效地完成财务风险控制工作。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以及控制必要性分析
1.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是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当前愈加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各行各业内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财务风险。因此,针对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国有企业必须基于长期发展的角度,对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评估,以便为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提供基础依据,进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2]。
二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值得注意的是,财务风险的发生不仅与财务管理活动直接相关,该风险存在于国有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环节中。由于现代企业所开展的业务的复杂性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环节也随之增加。在这些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为企业发展造成损失。
三是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当前,受到国际贸易摩擦愈加频繁等因素的干扰,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蕴含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外界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即使一些规模较大、整体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已经对财务风险进行了一定的防范,但是由于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过多,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还是存在和不可测的。
四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同时具有收益和损失性。对于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开展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可能产生正的或者负的收益,换而言之产生收益或者损失都是有可能的。例如,当国有企业开展一项风险较大的经济活动时,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损失或者收益都是较大的。这意味着企业财务风险具有较强的两面性。
五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激励性。现代企业越来越认识到若不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则可能为企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决定通过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提升财务风险的控制防范能力。通过该方式,国有企业的潜在经济损失将大大减少,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水平。
2.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对于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来说,包括了对内和对外两个主要方向。一方面,企业必须根据内部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整体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外部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带来企业产品需求、服务需求以及产品及服务等价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国有企业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提升生产经营中的财务管理规范性。总的来说,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内部资源流通过程中安全性,推动企业随时根据外部市场风险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策略,最终提升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3]。
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有利于其识别企业战略风险。国有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能否根据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而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有效地识别企业整体战略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企业所制定的长期发展战略必须是动态可调整的,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对战略进行调整。而在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企业必须实时关注内部情况和外部情况,制定详细而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体制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准确及时地识别出企业整体战略风险,为企业战略落实提供坚实的保障。
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有助于企业识别财务管理风险。从二者关系来看,财务管理风险是整体财务风险的一部分,但是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又是财务风险控制中的核心环节。因此,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财务风险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工作提供保障与动力。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只有通过提高产品研发、市场开发等环节中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才能使得企业内部整体的财务体系保持高度的合规性与敏感性,减少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够使得财务管理部门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部门,使得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严格落实到实处。
三、国有企业开展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
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这为各个行业内的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同时,市场制度的完善也对国有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近些年来国有企业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然而,当前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需要进一步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例如,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认识到在开展涉及财务活动的业务时需要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国有企业不仅不能有效地降低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成本,还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低下。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精细化管理具有更清晰的认识与判断。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动力,才能投入足够多的人力和物力提升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最终提升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2.整体的财务管理理念有待变革
国有企业管理层必须首先意识到国有企业除了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其根本属性仍然是以盈利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社会经济主体。但是,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受到各级政府的干预,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国有企业仍然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开展工作,财务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变革。该问题具体表现为很多国有企业财务部门重视核算工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企业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岗位,也不能相应地引进财务风险控制人才。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管理理念的落后为企业带来了竞争劣势,企业很可能由于低下的财务管理效率不能在竞争中获得发展机遇,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3.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对于现代企业的各项业务来说,只有具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才能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也不例外。然而,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动较为缓慢,很多企业负责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工作人员不能敏锐而迅速地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是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的巨大漏洞,可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经济损失。
4.不能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管理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环节存在赊销情况是极为常见的。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中也较为普遍,部分企业为了提升一定时期内的业绩,采用了“先使用而后收费”的模式。但是,当前我国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主动付款意识不强,而为之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国有企业为了维持市场地位也不会在应收账款逾期后立即停止向其供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持续积累,最终使得企业的坏账风险不断提升,甚至一些企业因此不能正常开展生产经营。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采购活动时,会满足供货方支付预付款的要求,但是由于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不强等原因,在支付预付款时没有查看供货商的银行保函等文件,这使得企业在收到货物前的一段时间内都要承担无法收到货物且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这些问题都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大增加,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重大的财务风险隐患。
四、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提升审计控制能力
首先,国有企业为了系统地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必须在内部建立和完善审计标准体系,且需要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测试。企业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体系对财务风险控制的作用,对自身是否严格落实了不相容岗位分离等内部控制体系关键要点进行测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发现整体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的漏洞与不足,进而为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企业要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各种实质性的测试。例如,企业应该利用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的整体成本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进行核查,对企业内部资产进行核对。以以上工作结果作为基础,内部审计部门要公平公正地分析审计证据,出具公允的审计意见。相关部门要根据审计部门所给出的审计意见进行整改,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
2.进一步夯实企业发展的财务基础,建立和完善内部稽核制度
国有企业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必须从财务风险控制的源头着手,不断夯实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基础,而财务稽核则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手段。首先,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设立财务稽核岗位,并且为了切实保证该岗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必须相应地建立起财务稽核制度。其次,国有企业应引进高素质的财务稽核工作人员,且为了保障这些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企业应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等进行支持。最后,稽核工作人员应确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重点,其中必须包括涉及资金往来的业务等。总的来说,借助有效的财务稽核手段,国有企业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整体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切实夯实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
3.进一步变革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理念
为了真正推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层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必须首先转变自身思维,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具体来说,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连贯性。只有不断变革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才能实现与时俱进,财务管理的价值引领与创造职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并且,变革财务风险观念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对财务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利用更为先进的手段对自身生产经营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判断。
4.进一步制定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全面提升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素质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该目标的有效实现依赖于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表现。因此,企业为了高效地完成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升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更加扎实地掌握更多的财务管理知识。具体来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岗位的重要程度以及工作量,分批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能够掌握最新的财务风险防范技能,同时相关岗位人员能够具备相应的职称及职业资格,最大限度上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5.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是较为容易发生财务风险的领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给予该方面以较多的关注。并且,企业还需要利用制度的力量进行保障。具体来说,企业首先建立客户信用等级分级制度,实时对不同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每个客户的授信额度。基于该额度,企业能够对应收账款实现更为有效地管理。其次,要对与自身业务较为紧密的供应商的信用进行有效评估,对一些信用等级较差的供应商,企业不能对其提前预付款。最后,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预先预警机制,当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时,该体系要提前作出预警,为企业留出识别与处理时间。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是应对愈加复杂的经济环境的必要措施。国有企业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认真识别自身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通过变革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理念等手段,提升整体的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为企业未来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