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2021-01-02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李寅王亮范威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李寅,王亮,范威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水资源仍面临着诸如污染、消耗等许多严峻的问题,威胁着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避免出现浪费、污染水资源的情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具体情况,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切实可行的策略,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从而促进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
一、现阶段水资源状况概述
(一)水资源受到污染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日益推进,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首先,工业的发展本就很依赖对水资源的利用,在生产中往往会排出大量的污水,而这些污水如未得到及时的治理,就会流入河流与湖泊,为周围的环境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许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并未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向河流与湖泊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往往含有许多的有毒成分,也会为水资源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害,影响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再次,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应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些化肥与农药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水资源带来影响,同时也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中的污染物进一步汇入地表水、地下水,以致污染水资源;最后,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并未做好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平时也未对水资源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从而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越发严重,直接威胁着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受到严重消耗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的号召,人们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有所提升,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主动地践行对环境的保护,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紧张问题。但许多地区对水资源的消耗依然十分严重,例如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田地面积广阔,有些农户直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农田,不利于对水资源的节约[2];再例如,工业的发展往往会排出大量废水、废液、污水,如造纸、制糖业的生产就会产生许多含有有机物的废水,同样也不利于对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此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浪费仍然较为普遍,例如许多人对于洗车用过的水并未重复利用,在进行刷牙、洗脸等日常清洁时未及时关闭水龙头等,也会造成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影响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的原因
(一)对水资源的开发缺乏合理的规划
合理的战略规划对于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在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许多单位都并未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水资源保护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具体而言,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工作人员并未从长远、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未做好对当地水资源情况的全面勘察,进而做好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完整的资源分配布局,以及建立完善的供水体系、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完成战略规划设计,而是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盲目规划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项目实施不合理,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二)规划环评的约束、指导力不足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规划环评存在的意义主要是能够实现对项目规划内容的合理优化。因此,提升规划环评对项目的约束力与指导力就是提升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能力,提升项目的环保效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规划环评的约束力与指导力总是很难真正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首先,规划环评与项目规划工作之间存在差异,无法同步进行,部分地区的规划工作只有在规划环评落实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批复,而有的地区对河流流域的规划则完全不需用到规划环评审查的结果,规划环评的约束力无法得到发挥;其次,许多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对水资源的特点更是缺乏把握,导致项目规划与规划环评的偏离情况较为严重,规划环评无法发挥其指导作用。
(三)技术标准体系缺乏健全
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技术标准的构建,也决定着这些项目能否在开发水资源时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当前在这方面的技术标准仍缺乏健全,或与实际的环境保护需求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影响了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技术标准本身来看,这一标准不够统一,无法为项目评价、方案设计、环境管理等工作带来有力的指导;其二,过于强调工程标准,导致环境保护方法与工程的施工要求难以兼容,进而造成一些存在许久的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四)环保措施不够到位
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所采用的环保措施,大多集中于对低温水地减缓、对河道的连通、对水污染的治理等方面,在设计上较为全面,但在实际实施上仍很不理想。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项目制定的生态流量监测系统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于下泄生态流量红线的监测与管理,几乎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其二,对于集运鱼系统的设计不够成熟;其三,在低温减缓方面采用的措施多为梁叠门分层取水,但对于具体运用的技术,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
(一)遵循原则,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当前水资源稀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需要工作人员从多个视角出发、全方位入手,做好对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勘察,尤其是对当地供水需求、供水能力的全盘考虑,在保证自己制定的水资源开发规划能够达到实际开发利用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水资源开发规划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力度,做好各项布局设置,保证对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水资源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并以此为基准,公平、科学地设置其它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体系与方法。此外,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工作人员应做好对不同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调查,因地制宜地制定能够全面发挥地区优势的水资源开发规划,对各个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施合理化安排,以促进社会的协同发展。
(二)加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监管
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勘察分析,针对当地水资源的现状,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体系,做好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监管。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不断完善这一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持久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程保护;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人才的引入,将最为专业的人员安排到管理一线,完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监管,对项目开发的进度、政策实施的力度、进度情况做出详细的把握,完成对各项工作的分析,及时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难题,同时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让多个部门的工作能够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除此之外,当前,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下,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也为工作人员创新监管手段带来了有力的支持。工作人员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各项环境指标的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运用这一管理平台,完成对各项工作内容产生的信息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深入挖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能够顺利地建设完成。
(三)构建更为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
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较为庞大,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合理评价,提升环境保护方案规划的合理性,对于流域中已经存在的多种生态问题,也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法,并保证其在技术上符合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实际要求,对各项工作实施规范化处理。由此可见,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实际情况,构建更为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为项目带来有力的指导、约束作用,为后续的监管工作带来充足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工作人员可结合新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详尽的技术指导文件,在项目完工后,依据文件完成各项验收工作,做好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全面回顾,保证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工作都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序、高质量地完成。总之,对这一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不仅应满足项目建设过程中监测生态环境整体情况的需求,还应满足相关工作人员监管项目施工、实现对项目长期管理的需求。构建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提升法律对项目的约束力
提升法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约束力,也能够增强项目的环保效益,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扩大规划环评的影响范围,将开发大型水资源可能会为流域带来的安全风险纳入到规划环评的内容当中,进而实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规模、数量的控制,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其次,提升对流域资源的监测、调查力度,并完成各项跟踪工作,从而对水资源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将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发挥;最后,建立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将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统一,避免在此后的工作中,出现更为严重的矛盾与冲突。
(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
一个制度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并非仅是因为它具有严格的约束力,而是因为它还兼顾了一些福利性的内容,实现了对正当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因此,生态补偿制度的设计人员应从约束力与补偿性两个方面考虑,让制度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例如,在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若因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影响,使得某些区域建设项目受限,工作人员便可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定的补偿,肯定其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的牺牲,并鼓励其践行更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反之,对于一些明知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但仍然肆意建设的工程,应给予严惩;除此之外,采用合同的方式实现对当地的生态补偿,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可将受益人定为当地的居民,在多方协商的基础上,为当地居民带来生态补偿,真正实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六)加强技术研究,提供科技支持
科学技术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运行带来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离不开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相关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现代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从技术上为项目带来有力的保障。一般来讲,对这一科学技术的应用,应保障工作人员能够完成对生态用水需求的详细分析,同时也能够依据不同区域河流、湖泊、水库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完成对水资源的合理调度、配置,还能够运用其设计出多样化的河流水样分配方案,针对水资源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案,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此外还能够完成对水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时跟踪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可从这几个角度入手,加强对技术的研究,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现环境保护带来可靠的科技支持。
(七)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采取措施解决工业生产中的水污染问题。例如加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对低污染、低能耗的新技术开发,最终提升工业生产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水污染问题;其次,对于农村中存在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可通过在乡镇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方式来处理,争取早日实现对乡镇地区垃圾污水的全面无害化处理;再次,对次级河流,应进一步加强整治力度,可按照次级河流的具体区位以及主要位置实施分类整治,提升水污染整治的有序性;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环境的观察力度,不断提升对水环境的监测水平,并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最终提升对水污染的治理效果。
(八)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做好对民众的环保意识宣传教育,让民众能够清晰地认知到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关系着经济、民生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其形成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避免其滥用水资源,将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提升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
综上所述,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现阶段的水资源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更重视提升其对资源的利用率,在合理规划、运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资源保护策略,规范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为人们营造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