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三重维度

2021-01-02杨振家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潮马克思错误

杨振家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实践活动。自阶级和国家产生以来,统治阶级就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力图使本阶级的思想成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进而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衍生出许多新的内涵。目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总结概括出80 多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1],这些都对弄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和现实价值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然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仍然缺乏理论上的澄明。归根结底,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该从其生成发展的最初逻辑来审视。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透过社会意识形态的“疑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价值定在。

一、批判之维:错误社会思潮的本性还原与价值否定

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正是在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本质还原、价值揭示和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得以确证自身科学性,进而不断完善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各种“顺世哲学”的清算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从旧世界通往新世界的思维路径。正如霍克海默所指出的,马克思理论的整个意义“不应在对当代社会的维护活动中寻找,而应在把当代社会转变成一种正义社会的活动中寻找”[2],批判性可以视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根本特性。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呈现就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向教化和言说,而应该在还原错误思想观念内在本质的基础上,通过“何为错误—为何错误—避免错误”的批判理路引导人们的思想,以此澄清科学与谬误的界限。

确立一定的价值立场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图景中明确衡量对错的标准。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530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必然存在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统治阶级会力图通过意识形态灌输等方式使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上升为全社会的精神意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引导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使其能够成为特定社会中的合格分子,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会中的直接体现。

然而,社会思想领域从来不会只存在一种观念或信仰。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相互交织和角逐,形成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景观。在当今中国,开放社会环境下多元社会思潮的涌现,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和挑战。新自由主义、保守复古主义、消费至上主义、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要形态,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并以新的样态呈现在社会思想图景之中。[4]在此背景下,捍卫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想文化中的指导地位,让科学的理论“掌握群众”,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任务。

其一,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样态揭示。在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已成为传播社会思潮最活跃的媒体工具”[5],海量的图文数据、便捷的社交媒介、开放自由的表达渠道等为思想的交流互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隐蔽空间。错误社会思潮不再以直观露骨的形式进行信息的输出,而是通过图文背后的话语暗示和价值传导进行思想渗透,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成“思想掌握群众”的目的。例如,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借助对历史的再审视和反思的名头进行所谓历史真相的揭示,以此迎合普通大众的猎奇心理,并通过一些含沙射影式的描述方法扭曲历史事实,意图在消解历史权威的过程中冲击现实政治体制。消费主义则借助符号价值的逻辑推演遮蔽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用形形色色的广告、娱乐明星代言和对借贷消费的鼓吹将消费行为塑造为成功的标志,营造出消费即是快乐的假象。在这个层面上,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全新场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学科范式向日常生活话语范式的转变,在对错误思潮的表象去蔽中澄明思想内核。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引导人们在充斥各种思想观念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对错,才能为人们在思想上过滤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创造思维前提。

其二,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本性还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追溯了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一般意识形态”何以脱离社会现实沦为“颠倒的世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实际上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去还原批判对象的本来面貌,其目的是为了探究意识形态批判对象背后的社会关系渊源和阶级实质,为意识形态批判和彻底清算的展开做准备。然而,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也会为了适应新的时代环境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这就要求对错误社会思潮的还原和把握必须上升到本质的高度,从其最为根本的特性入手进行考察。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525错误社会思潮背后蕴含的是对社会关系的歪曲理解。探究其根源,它们不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是基于抽象化的“人”来认识世界,因而无法科学准确地把握人的本质。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旨归。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对“人”有科学准确的理解之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注重人的真实需要,在实践开展中做到以人为本,创新实践方式。在对社会规律的顺应和把握中提升广大群众的思维分析能力,弄清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之间的本质区别。通过还原错误社会思潮的本性,来反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澄清人们的思想观念。

其三,对错误社会思潮的价值否定。社会思潮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与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基本特征,这就决定了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色彩和价值倾向。马克思指出:“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6]51-52正如马克思主义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用唯物历史观的视角审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所有社会思想观念,无论它如何宣称自身代表全部人利益或是具有普世价值,终究只会是代表部分人利益的说辞。在这个层面上,错误社会思潮之所以是“错误”的,就在于它模糊了人们思想的价值边界,试图用自身潜在的价值理念侵蚀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对错误思潮的价值否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任务,目的是为了在错误揭示与否定中更好地进行思想引领,巩固社会的思想共识。

二、构建之维: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和推动社会进步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供了“对意识形态现象的思想批判和理论建树融为一体的典范”[7],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在与其他“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批驳的过程中,建构起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错误社会思潮进行揭示和批判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消灭意识形态,而在于澄清社会思想观念,为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创造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程度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受教育者群体中的接受度,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愈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会中的实现就愈加彻底。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3]1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用科学的理论“掌握群众”,能够将社会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以此实现社会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双重建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以政治教育为核心[8],这一内容上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规制社会思想,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关于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二者都不可偏废。这一论断所思考的是思想建设与社会发展内在关联的问题。经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展开。同时,意识形态工作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也极端重要,如果没有思想建设作为保障,社会发展既不可持续,而且还很有可能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因此,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实现思想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充分联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话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叙事与说理,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言说水平。马克思认为,社会思想领域必然存在某一思想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集团由于在社会物质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优势而能够使自身的思想成为社会主导思想。但社会思想的纷争并不会因为某一思想主导地位的确定而停止,特定意识形态总是依托将“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的叙事模式在社会中进行思想的教化,扩大自身的群众基础。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阶层分化与中外文化碰撞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想领域的喧嚣显得尤为嘈杂。市场经济中的对等交易与利益至上观念渗透到社会思想领域,对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面临式微与失语的窘境。尽管马克思主义依靠社会政治权力的确认成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但从多元意识形态所构筑的影响力格局来看,主导与非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呈现着微妙的变化。”[10]只有使主导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才能从根本上掌握社会意识形态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言说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用符合时代潮流的叙事模式讲好中国故事。话语的创新来源于理论对实践的合理阐发与深层次追问。习近平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1]时代是思想的先声,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语的创新必须建立在满足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全新的时代命题,用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平易近人的理论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一方面,要避免陷入用西方理论理解中国实际的逻辑陷阱。中国奇迹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外来的思想理论既不能合理解释中国奇迹的取得,更不能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协调贯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之间的关系,用厚重的学术思想解读现实生活,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更多普通大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第二,围绕社会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内涵和教育内容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思想环境作为支撑,思想领域的有序与无序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归根结底,不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和展开,最先的工作都是解决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人们的思想观念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现实发展扫清思想障碍,服务发展大局。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所做出的改革和调整都必然需要破除社会利益固化的藩篱。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调动起广大受教育者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就能够在全社会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思想合力,更好地服务改革举措的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指向必须与社会中心任务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思想观念导向与发展实际相背离的状况。在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的建构上,破除原有的管理思维仍是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这要求充分发动广大民众在社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让人们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群策群智,共同抓好社会建设这盘大棋。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迈向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中,更需要汇聚全社会思想的“最大公约数”,为凝心聚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增添精神动力。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2]守住社会意识形态底线,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说理中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用中国话语构建中国特色的叙事模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夯实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思想根基。

三、超越之维:推动人的思想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思想形式,是主体与客体在互动中,主客体相互转化的产物。换言之,人在刚出生时,只不过是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但在与作为客体的外在环境接触过程中,语言与其他知识的习得使之转化为社会存在物。人在从自然存在物向社会存在物转化的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使人原本的主体性呈现出不断被消减的趋势,主体在社会中越来越沦为被动的存在物。这就是马克思所谈论到的社会意识形态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6]498。

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在认识论层面体现为人的主体性的回归。重新树立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中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的主要特征。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根本的价值指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价值目标。“只有像马克思那样,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意识形态获得自觉的批判意识,个人才有可能找回已经失落的自我,并确立起真实的主体性。”[13]思想政治教育要推动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就不能简单停留在政治教育层面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而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冲破虚假意识形态的“阴霾”,获得对自身的理性认知。

一方面,实现错误思想解构与科学观念建构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超越之维体现在对错误批判与科学建构的辩证理解,即引导受教育者破解意识形态“幻象”,帮助其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这并不是要求在思想上彻底否定意识形态的存在,相反,正是通过让受教育者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要义和精髓,让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意识的起源发展拥有清晰的认识,进而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批判和揭示其他错误思想观念。

另一方面,推动主体个性彰显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189。换言之,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社会存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达到了同一的状态。其中,反映了人个性发展的需求,即人不应作为社会发展的纯粹客体存在,而应该是主客体在协调互动中所实现的统一体。从表面上看来,在以社会分工细化与科学技术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的作用正逐渐被机器所替代,马克思语境下“现实的人”似乎愈来愈沦为“单向度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回归对人本身的追思,审视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设想集中体现了主体个性与社会整体性二者在发展中的辩证统一,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受教育者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革新。为此,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同时,也要看到个体个性的养成具有其独特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关系条件。基于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样建立在个体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之上。因此,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将自身的个人价值实现寓于社会价值生产之中,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与个人需求,从需求侧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形式,让受教育者有更多获得感。

四、结语

理论只有是真实的,才能真正说服人。所谓真实的理论,就是其内在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点、实践导向等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得到确证,而不是单纯的思想说教。这就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现实化,即教育内容与社会的现实状况保持一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来看,教育内容与实际的脱离会更加突显出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无力,这既无法对错误思想进行合理揭示和批判,反而容易在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中处于下风。归根结底,错误思想的解构与科学观念的解构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思想去替代另一种思想,其中更多地涉及到如何认识和解读社会现实问题。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错误思想的生成逻辑和内在机理进行考察,挖掘错误思想与社会健康发展相背离的原因。同时,要充分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用直观可感的成就去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让“大道理”的阐明寓于受教育者对现实的感性直观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依据与最终动力,存在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之中。”[14]如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向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追思。从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思考具有相同的旨趣,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还原人的全部属性,推动人的自由发展。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思潮马克思错误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像
在错误中成长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北宋儒学复古思潮下的柳词创作探析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不犯同样错误
如何释放多元社会思潮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