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彰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2021-01-02郭胜华

喀什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员优势防控

欧 健,郭胜华

(1.河南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2.焦裕禄干部学院,河南 兰考 475300)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13 个方面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闭幕两个多月之后,中国发生了新冠肺炎重大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拷问和集中检视。2020 年1 月28 日,习近平在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同时,在会见中,谭德赛也表示:“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1]

当下,这场抗“疫”斗争已经取得了战略性重大胜利。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完全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初的判断: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赢疫情阻击战。面对同样的病毒攻击,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西方国家却显得无能为力。中外抗击疫情的举措和绩效的对比,也更加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一、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2],而保持思想和行动统一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这一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党的领导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理论高度。也正是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3]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显著优势。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一直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的。整个抗“疫”过程充分显示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制度优势。疫情爆发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在2020 年农历大年初一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习近平明确要求:“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党中央报告”。[4]

疫情防控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表现为:一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从2020 年1月初疫情开始蔓延,到2020 年4 月初疫情基本被控制住,三个月时间,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指挥部署防控工作,对抗击疫情做出很多重要批示和指示,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战。二是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协调部署全国的疫情防控,并派出中央指导组指导各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四是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积极担当,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指挥靠前,冲锋在先,在疫情阻击战中,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党的高效执行力。

可以说,这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是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制度优势的一次集中检视。自疫情大规模爆发到被有效控制,历时不过短短月余,就完全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就像一盘大棋局一样,党中央在这盘大棋中的角色定位就是坐镇军中帐的“帅”,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在疫情防控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抗“疫”工作有了“主心骨”,有了“军中帅”;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成为疫情防控取得关键胜利的“定海神针”;党中央科学决策,统筹谋划,各级党委和政府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使得中央的决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贯彻到最基层。这种速度和效率是西方所谓的“民主化”国家所难以企及的。对于此次疫情防控,世界卫生组织高级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这样评价道:“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中国国务院成立联防联控机制;中央指导组赴疫情中心督战指挥……这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领导力。”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认为,“中国及时遏制疫情蔓延,主要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5]

二、凸显了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优势

社会动员这一概念较早产生于西方。西方学者大多从现代化的视角(如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和政治发展的视角(如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界定社会动员的内涵,这是较为广义的认知。一种社会制度优越与否,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是看其有没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力,包括人力与物力的动员与整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领导中国人民搞革命、搞建设,还是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应对各种危机,都十分注重发挥社会动员的巨大作用。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党领导下的高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正因为这种强大而高效的社会动员力的存在,我们党才能做到“一呼百应”。在应对疫情危机中,党和政府果断决策,社会各方闻令而动,迅速汇集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同样是举国抗疫,为什么西方国家没有呈现出强大的社会动员力?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社会动员优势有其制度根源,也就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3]。此次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应对,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强大社会动员优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对党政军系统的命令式动员。党政军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主要作用是组织、领导和保障,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的成败。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6]。中央决策和指示发出后,全国各级党政干部快速反应,履职担当,把党中央的决策贯彻落实到位。全国460 多万个党支部,纷纷响应号令,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个战斗堡垒,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旗帜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防控,将党的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效能。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军队做好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军队牢记宗旨,听指挥,勇挑重担,积极承担疫情防控任务。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有难,军人当先。指示发出后,中央军委第一时间印发了《关于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加强军队党的领导、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在全军中迅速贯彻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军队系统紧急抽调精兵强将,在2020 年除夕夜,就有解放军3 支医疗队开赴疫情防控最前线,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军队系统向湖北分批次派出4000 多人的医疗队,全部充实到抗击疫情最危险的一线,同时,军队系统所属医院尽最大能力收治感染患者,并且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多次动用军用运输机承担医护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体现了军队在抗“疫”阻击战中的担当与作为。

第二,面向医务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参与式动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党是领导力量,政府是主导力量,包括广大医务工作者、乡村和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则是抗“疫”的主体力量。在疫情发生的重灾区湖北,由于感染人数较多,医务人员严重短缺,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多家医院火速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数百支医疗队集结起来,开赴湖北,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抗“疫”最前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乡村和社区工作者被迅速动员起来,行动起来。控制烈性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是切断传播途径,为此,有的城市要“封城”,有的社区要“封小区”,有的乡村要“封村”,这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耐心劝导的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乡村和社区工作者以及一些党员干部,敢担当、敢作为,守护了一方平安。此外还有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号召,或宅家不出门,或勇当志愿者,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尽各自的力量。可以说,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没有人置身事外。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中国考察抗“疫”工作后感慨道:“武汉街道空无一人,但是每个窗户后面都有配合应对疫情的市民,中国展现了惊人的集体行动力与合作精神。”[7]

第三,对紧缺防疫物资生产和使用的战略动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因其发生的时间节点特殊、病毒传染力强,防控难度异常大。疫情发生后,单单是医疗防疫物资紧缺就为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医用防护服、护目镜、N95 口罩等物资缺口较大,有限的战略储备远远满足不了突然暴增的防控需求,加之疫情发生期间又逢春节假期,许多卫材企业已经放假停产。根据防控疫情的特殊需要,党和政府对相关生产企业实行战略动员,一方面,要求生产企业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复工复产;另一方面,对医用防护服、N95 口罩等,国家将其上升到战略物资的高度进行管理和使用,不允许自由买卖,明确规定,非一线医护人员,不得佩戴N95 口罩,确保这些重要防疫物资使用在一线医护人员身上。

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使得中国有着超级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我们才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对此,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感慨道:“中国政府展现出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全球卫生史上没有先例,其他国家很难做到。”[5]

三、展示了中国高效的举国体制优势

所谓举国体制优势,是指国家在关键领域、重大项目、重大事件中快速的高效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实质上是邓小平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就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够取得胜利,举国体制起到了坚实的保障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应对重大危机事件中的具体体现。

一是疫情防控展示了“全国一盘棋”的体制优势。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统一指挥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民响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员干部迅速调整到应急状态。在应急响应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国务院根据应对疫情需要制定了新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疫情防控行动有效,短短一周时间内,全国31 个省(区、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做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工作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在人员和物质调配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重点疫区医护人员缺口大,就从全国调配,疫情防控期间,全国29 个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派出346 支医疗队、4.26 万名医务人员和960 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重点疫区医疗设备不足,从全国统一调集;医疗一线防疫用品短缺,一方面,动员企业和个人无私捐赠,另一方面,动员相关企业加紧复工复产,动员其他行业企业迅速转产,在全国实现了防控资源的最大调拨和整合。在对口援助方面,坚持“全国一盘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卫健委建立省际对口支援湖北各市(州)的工作机制,统筹安排19 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的16 个市(州)及县级市。在统一行动方面,做到了“全国一盘棋”。为切断疫情传播,全国所有地区的春节集体活动取消,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假期延长。全国人民响应号召,不聚集、不串门,主动居家隔离。很难想象,一个14 亿人口的大国,民众的步伐竟能如此一致。

二是疫情防控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淮南子·主术训》)此话虽为古训,但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做到了这一点,习近平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8]集中力量,才能保证重点,集中智慧,才能取得胜利。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总计2600 张床位,从立项到收治病人,只用了短短十余天时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有外国网民这样评价道:“不敢相信!这要是在美国得花5 年。”[9]武汉市第一批有4000 张床位的3 家方舱医院,仅用29 个小时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了,这样的建设速度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难以实现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独具的超高的集中资源、统一指挥和调配能力。这就是能与时间赛跑的体制,这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美国政治作家萨拉·弗朗德斯在美国工人世界党网站撰文指出,“中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所采取的措施,在资本主义国家是闻所未闻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决定了在危机中或紧急情况下,人民的福祉优先于资本主义利润。”[10]

四、彰显了中国社会的强大凝聚力优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3],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显著优势,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均有充分展示,集中表现为强大的凝聚力优势。

一是彰显了党的强大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的科学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党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品格,这也是我们党的优势所在。特别是在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中,党面临的任务艰巨、情况复杂,更要在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始终做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她的凝聚力不断在提升。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险,只要有党的领导在,人民群众就有主心骨,就有了战胜风险的政治保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和政府展示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在短时间内凝聚起强大的救助力量。支援重点疫区的动员令发出后,广大医护人员纷纷写请战书,很多人请战的第一个理由是:“我是党员,我应该冲在最前面。”疫情当前,责任在先。疫情发生后,各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宗旨观念,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将属地当战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斗争第一线。罗马尼亚《自由报》刊登报道称,中国的普通百姓也能自觉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宅在家中自我隔离、积极面对,不悲观也不恐慌”[11],老百姓“不悲观也不恐慌”,是因为有党的领导在。

二是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样的民族精神能够使中国人在灾难和危机面前紧紧地团结凝聚在一起,共同克服困难。中国文化历来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强调“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的思想理念,这些精神和理念汇聚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1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灾难中,我们看到了这种民族凝聚力和精神纽带的巨大作用。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爱国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爱国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爱国就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家危难时刻,各族儿女挺身而出,积极投身抗“疫”战场。在武汉方舱医院,来自新疆的护士长带领轻症患者们跳舞,以强身健体,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在河南援鄂医疗队的通勤班车上,来自开封的护士长带领大家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以鼓舞斗志,增强战“疫”必胜的信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各种形式真切地表达着对祖国抗击灾难的支持,疫情面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现的极为浓烈。

三是展示出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凝聚力。在战“疫”过程中,从广大医护人员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中国精神;从党员干部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中国精神;从普通百姓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中国精神;从广大志愿者和其他“逆行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坚定无畏、大爱无私的中国精神,等等。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这样评价中国抗击疫情:“最让我震撼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7]有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就没有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有中国精神的凝聚力,注定了此番战“疫”的胜利!

五、突出了中国制度的多元协同共治优势

如何应对愈益多发的公共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公共危机,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党的领导水平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在逐步提高,在处理公共突发性危机事件方面,形成了党的全面领导下的多元协同共治模式,其实效性已经在多次危机应对中得到检验。所谓多元协同共治,“是指由个人、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大众媒体、志愿者组织等纵横联络构成的,以平等宽容、相互依赖、合作信任及公共责任为公共伦理和民主价值的网状治理结构。”[13]较之传统的危机治理模式,多元协同共治具有诸多优势:有利于资源的快速动员,有利于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更多的主体广泛参与,有利于及时回应公众的诉求。

这次新冠肺炎病毒所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对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从战“疫”过程看,体现了多元协同共治的显著优势。其间,资源动员之快速、参与主体之广泛、应对策略之科学、信息发布之及时,都是极为罕见的,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很难做到多元协同、快速反应。我国在抗击疫情中,最大程度的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制保障、公众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群防群治、反应灵活的社会协作机制,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首先,疫情防控体现了党政军民企的协同共治优势。疫情防控中,党委起到了全面领导、科学决策的关键作用,党中央是疫情防控的“军中帅”。各级政府依法防控,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各类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很多社会团体、基金会、慈善机构、志愿组织捐赠资金、药品、医疗设备。卫材企业加紧生产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紧缺物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还克服困难扩大产能,还有相近企业紧急转产防疫物资,网络平台提供大量技术支持,物流公司率先保障医疗资源的运输,在短时间内各种救援力量迅速集结,最大程度形成疫情防控的社会协作。建设火神山、雷神山这样的大型专门医院,涉及到设计、施工、材料运输、安装、物质配备、人员配备、电力供应、污水处理、防渗等诸多环节,没有多部门的高效协同配合,是不可能在极端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的,对此“德国之声”网站惊叹地报道:“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动这么多建筑工人,并将所需建材运到武汉,展现了中国惊人的组织力。”[14]这就是协同共治优势的效能。

其次,疫情防控体现了区域协同、部门协同共治优势。这次疫情防控,还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区域协同、部门协同共治的优势。区域协同共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为实现共同的治理目标,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居民、以及社会组织,根据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形成集体决策,并且动员资源,达成行动的过程。[15]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最早爆发地是武汉,但疫情防控从一开始都不是武汉一个城市在“战斗”,而是全国人民的战“疫”斗争。一些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反应更为机敏的省市甚至早于湖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后,短短一周时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进入一级响应状态。在抗“疫”资源使用方面,做到了全国协同,集中有限的资源用到疫情最重的地方去。疫情防控中,多部门团结协作,共抗疫情。与疫情赛跑的,除了广大医护人员,还有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他们追溯病毒来源,“用创纪录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启动疫苗研发,分离病毒毒株;生产企业加紧生产病毒检测试剂,仓储物流部门抢时间运输,交通电力部门保持救援通道通畅,市场监管部门保持物价稳定,警察部门维护社会秩序。可以说,抗击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是一次全域的、多部门有序协作的危机应对,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多元协同共治优势。

六、结语

疫情无国界,制度有不同。可以说,此次波及全球的新观肺炎疫情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中,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形象大相径庭,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劣也在这面镜子中被放大,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与中国高效率快速控制新冠疫情蔓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国、欧洲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疫情防控中的无序及其低效率,从而致使疫情长时间失控,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好的诠释。中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树立了形象、积累了经验、凝聚了力量、做出了贡献,做到了化“危”为“机”。中国为什么能?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诸多显著的制度优势。

猜你喜欢

动员优势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矮的优势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音乐迪斯尼
画与话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