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省望谟县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策略研究
2021-01-02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马毅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毅
一、望谟县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位于珠江流域红水河上游南北盘江交界处,地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呈现北高南低,境内沟壑纵横,县内东部、西部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发育较好。气候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冬暖夏热,全年平均气温19.5℃,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241.1mm。全县国土面积301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共计161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32.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万人。自2014年以来,全县投入22790.36万元,累计建成134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式1254处、分散式87处),基本实现农村人口的全覆盖。由于望谟县地貌多为山地和丘陵,村民居住地偏远且分散、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成本高,全县农村饮水工程呈现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千人以下饮水安全工程占比达到90%以上,从而严重影响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饮水工程也存在着阶段性、反复性和动态性特征。
二、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梳理及原因分析
望谟县农村饮水安全已经基本上达到国家及省内相关评价标准,2019年以来将重点工作转移到饮水安全运行管护,通过出台《望谟县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筑牢制度基础,筹措运行管理经费1564万元强化资金保障;成立丰源农村供水管理有限公司、整合16个乡镇(街道办)水利站为9个片区水务站,落实村级运行管护末梢,搭建组织框架;招聘、培训专业管水员27名、村级管水员1142名,配齐人员队伍;采购配齐巡查车、抢修车及应急供水车13台,维修工具182套,落实了后勤保障;初步形成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的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饮水安全工作的特殊性,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
(一)饮水工程建设难度大、标准低
望谟县农村多以山泉水作为主要水源,而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对建设饮水工程具明显的缺陷,由于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流动水很容易下渗,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再加上农村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这就导致了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难度偏大。由于山区供水工程的投资规模一般较小,施工单位技术水平有限,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研判不足,在高位水池选址、供水管网布置方面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多数工程设施简陋,工艺流程不全、无稳定水源点、卫生和外观形象差,造成了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在2020年主汛期间,望谟县因自然灾害造成饮水工程损坏92处,经济损失惨重。
(二)管护运行难到位、水利相关人才稀缺
望谟县现有的农村供水工程绝大部分均为传统农村人饮工程,2014年来,全县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项目建设,在建设中各乡镇积极性很高,主动争取项目,但是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并没有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位。管护主体不明确、工程效益未发挥、运行好坏无人问、台账底数不清楚的情况始终存在,有的乡镇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及有效的沟通协调,甚至出现了重复性修建工程的情况。在运行管护过程中,望谟县委、县政府按照“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的要求,2019年以县水务局牵头成立了丰源农村供水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16个乡镇水利站整合为9个片区水务站,逐步形成了政企共管模式,但是目前水利专业人才极度欠缺,全局上下均无副高级以上职称,而丰源农村供水管理有限公司27名专职管水员仅有5人有大专以上学历,且均为非水利类专业,从而导致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行业监管力度小、意识差
望谟县虽然出台了《望谟县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行业监管仍然存在漏洞。由于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或者是转向城镇发展,农村多为老弱病残,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水商品意识薄弱,节水意识不强,“自流水”“长流水”现象始终存在,甚至用自来水浇灌农田,造成严重浪费。2020年6月,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试行)》,但是在目前全县执行力度不大,监管范围不够,部分村民仍然缺乏水源保护意识,在水源地附近随意丢弃垃圾、放养牲畜、污染水源,对供水设施的爱护意识也不足,为了争抢水源、灌溉农田或者牲畜饮水,故意破坏输水管线的现象也时常存在。
三、探索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对农村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要推动供水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结合望谟县现有条件,如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长远发展,政府、企业和用水户都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加快制定城乡一体化供水策略,改良现有工程系统
高标准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建设,事关望谟县农村饮水安全的长远发展,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县水务局为行业引领、供水公司具体落实的多元化体制机制,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既不能完全开放市场,又不能完全脱离市场,因此望谟县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制定策略,县水务局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积极提供项目和技术支持,供水公司要充分发挥国企的社会责任,结合市场化的运作,推进政策的落实。针对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以乡政府(街道办)为单元,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兴建中小型水库、水厂,充分考虑农村需求规模,加快水库、水厂与现有农村饮水工程管网一体化铺设,同时淘汰水源不稳定、运行效益差、水毁频率高、维修成本大的饮水安全工程,合理利用资源,高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二)推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大力储备水利人才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长远、稳定、有效的发展,不仅要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还要有一套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给当前农村饮水安全的后期管理指明了方向。望谟县水务局于2020年5月通过全县脱贫攻坚大数据服务平台,完成了全县73421户农村饮水安全普查工作,实现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全覆盖,后期又增加了工程台账、预警信息模块,逐步实现系统的完善,现代化管理的平台已初现雏形。望谟县应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建设,以供水公司作为管理主体,将人员、经费、资产、专职管水员工作日志等信息添加到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启现代化管理新模式。在技术人才建设方面,除加大对高学历、高尖端人才的引进外,要充分利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根据现有政策支撑,可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建人才信息网络,同时鼓励现有专业人员提升学历,在职称评聘上给予优待政策。
(三)加强宣传教育,探索党建融合工作机制
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和业务工作,坚持服务事业发展、服务队伍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以9个片区水务站为中心,供水公司为主体,与片区各村建立联合党支部,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提供组织保障和监督保障。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意识,丰富教育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村民加入供水工程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及水质、水价的监管中,最终形成正确的水消费观和水商品意识,增强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望谟县仍然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和努力,在确保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更好地助力新农村建设。
相关链接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更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尽管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农村人口大批涌进城市,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中国总人口的50%以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居民为6.74亿人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超13.6亿人。农村饮用水环境关系到半数中国人的健康,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事情。
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村落多,对于村镇集中地区,饮用水工程多为集中构建的大型供水设施。
然而对于村落分散和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山村,偏远地区等,不可能实现集中供水,多不建设饮水处理设施或只建设慢滤池和蓄水池。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资金短缺,交通不便。他们饮用的的只是改良井水和窖存雨水,达不到或很难达到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水质亟待提高。水源易被污染。此外,80年代初期建成的农村简易自来水厂,大多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输配水管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