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线上教学实践的有效性途径

2021-01-02吕学琴沈晖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现场感教学学生

吕学琴 沈晖寅

([1]六盘水师范学院 贵州·六盘水 553004;[2]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

中国的在线教育始于20世纪末,从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远程教育、培训机构在线教学、MOOC线上课程等阶段。20多年来线上教学一直存在于大众视野中,处于线下教学的辅助地位,而刚性需求则是2020年开年以来,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积极利用网络平台,确保“停课不停学”。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正常教学的影响,我国2663所高校,3833万学生,纷纷开始了线上教学。为此,教育部已组织22个在线平台,免费开放2.4万余在线课程,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从教室到线上的“课堂搬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成为大家面临的一道考题。从线上线下教学的不同视角切入,探寻线上教学实践的有效性途径,成为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1 网络教学平台介绍

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网络系统和相关技术支持。网络平台是进行线上教学的载体和途径,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雨课堂、超星尔雅网络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钉钉、腾讯会议等多个网络平台。这些网络教学平台多数有视频播放、直播、录播、互动、测试等功能,能满足一般教学需求,各平台功能上各有侧重,老师可根据适合本校师生实际,以简便、适用、有效为原则选取相应的平台和工具,不必刻意追求“高级版本”而带来的复杂操作。该文主要研究超星学习通环境下的线上教学应用成效,为此以超星系统为线上教学实操情况作论述的依据。超星平台是“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以云平台泛雅作为系统核心层,连通教室端(智慧课堂)、移动端(学习通)和管理端(智慧教务)三个终端去实现智慧环境下教学新生态的构建。鉴于公共卫生事件对正常教学的影响,教室端无法开展教学,这里所指的是移动端(学习通)和管理端(智慧教务)线上教学。老师课前可以凭借网络教学平台建课、建班,发放学习资料;课中通过视频播放、PPT展示、直播讲课、录播教学等开展线上教学,通过签到、抢答、选人、讨论等进行课堂互动,并实时监控到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情数据统计;课后也可以利用平台布置作业或拓展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学习通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听讲及互动、课后完成作业,还可以利用学习通进行拓展阅读、交流解惑、参与各类小组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 线上教学优势与误区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学习环境、组织方式、教学关系、管理方式、技术方式等改变了,这种利用技术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底效果怎么样?笔者通过3个多月,100多节《大学语文》线上教学实践,将从文科类课程视角审视线上教学优势与误区。

2.1 线上教学的优势

2.1.1 教学资源丰富

为贯彻“停课不停学”的方针,教育部提供了充裕、完备、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一些国家精品课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优质教学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精品课共享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名师名校与普通地方院校教学资源的差距,促进教学相长,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视野。以大学语文“孔子介绍”教学内容为例,在中国慕课MOOC国家精品课就有复旦大学张汝伦教授《论语导读》、武汉大学李维武教授主讲的《中国哲学史》、西安交通大学韩鹏杰等人的《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浙江大学何善蒙教授的《先秦诸子思想》、中原工学院的蔡爱芳等人的《品读古代文学经典》等,在超星示范教学包《大学语文》课程中有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郭茜、湖北经济学院的李艳等老师的讲授。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几十门课程资源,这些资源老师们也有借鉴过一些,但是基于传统教学老师自授的原因,老师们没有这么刚性需求去大量浏览及采用。不能不说“停课不停学”不仅是单纯的救急,更是教学改革的契机。众所周知精品课程是一些比较成功的优质的课程资源,老师们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对众多的优质教学资源的精挑细选,展现给学生的必是精准的优质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了精学精炼,而教学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最大化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减少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的短板,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片面性。

2.1.2 线上教学的方便性

线上教学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凭借多元化特点,充分显示其教学的灵活性、适时性、针对性和自主性,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媲美之处。首先,线上教学不受空间的限制。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隔空教学活动,促进了学习的方便性。其次,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传统课堂是统一学习进度,而线上教学的多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学习节奏。能有效拓宽和延长教学时间,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不理解时还可以课下回放学习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从容的消化与吸收,还可以与老师进行线上沟通与辅导,解决了以往传统教学中受限于时空、人力的分层教学;再次,通过平台统计系统及时掌控学生学习情况。如针对视频观看、章节测试、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在线督学。此外,作业系统的便捷性。在平台系统有设置交作业的时间权限,可以监控到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如果是选择、判断这类的客观题,平台系统会自动批改,相应地减轻教师批改的负担。系统有交作业的时间权限设置,让学生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拖交作业、不交作业所带来的统计上的不便;老师在线批改作业方便,反馈快,形式有回帖、点赞、献花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于传统教学中作业堆满桌子,受时空限制批改不及时等诸多不便。

2.1.3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线上教学使学生从面对面、面对黑板到面对屏幕,从教室空间到网络空间、从集体学习转变为个体学习。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被推到了主体地位。线上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高校学生更应如此,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程度,不失为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的途径。多年来,高校在教学改革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随着这次线上教学的全面开展而得到彻底地、完全的落实,对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专家罗滨所说,“目前在线教育其实恰恰为课堂从‘灌输’为主向‘引导学生自主学’转变提供了契机”。在线学习是通过微视频资源,采用任务点的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具体形式是视频学习、章节测试、讨论互动、作业巩固等教学活动,而这些活动模式是闯关设置,整个过程学生都需独立完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闯关通过。学习工具的革命,必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随着网络技术普及和发展,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

2.2 线上教学的弊端

(1)信息化教学技术障碍。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前期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通过推进“三通两平台”,大部分学校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化教学条件。然而,在全国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背景下,一些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准备不足、内容不适配、平台不统一、平台拥挤、网络不畅等信息化教学条件不够成熟的现状。初期是平台拥挤、卡顿,导致开课时段的网络负荷空前提升,教学过程高延时、高故障成为普遍现象。具体反映在视频上传、录课转码、直播等不流畅的一系列问题。学生打不开视频学习,电子书阅读不畅、作业提交不了等问题,学生网速的不稳定和差异性,也是难以保障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2)隔阂性,缺乏现场感。线上教学是以网络为主,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播和录播,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存在一定的隔阂性。首先,学情监控的隔阂。线上教学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老师不在现场,无法面对面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随堂听声、现场监督等掌控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现场感能够使教师捕捉教育契机,消除师生隔阂,拨动学生心弦。”线上教学虽有监控学生学习情况,但平台系统只能统计学生完成数据,至于学生是否认真听课等学习的态度和效果存在无法全面监控的死角;其次,互动环节的隔阂。线上教学虽设置互动功能,师生互动看似便捷,但提问、抢答、讨论等互动环节有一定的虚拟性,缺乏现在感,且学生们在群里的活动,老师很难兼顾所有的学生,往往互动内容被覆盖,缺乏现场解答的时效性。再者,情感隔阂。在线教育缺乏情感注入,虽然老师上课的时候会有一些调动学生的情绪,但是毕竟面对一个冰冷的机器,没有教室里那种面对面的亲和力和熟络的氛围。

(3)“触网”时间过长。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教室端上课,多数情况下也是用多媒体电教系统教学,但是老师与学生在授课、听课、互动、沟通交流、作业等教学关节都是线下完成,“触屏”、“触网”时间并不是很长。然而,在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校线下教学几乎全部停止,全部实行线上授课的状况下,教材、学习资料、作业等一切学习资料都是电子资料,教学形式以直播、录播、视频等网络为主,由于课程多,学生有可能整天趴在电脑前,长时间上网,户外运动不足,不但会让学生身心疲惫,同时视力、情绪等会受到极大影响。

3 线上教学问题规避

3.1 加强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小红说:“本次大规模线上教学是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大演练,也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支撑点。”由此看来,本次大规模线上教学不仅是救急、更是教学革命的契机。线上教学暴露出的网络的高延迟、高故障问题,需要大力改善网络、终端、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工具配置水平等硬件设施。让优化的技术,将师生从技术应用受阻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将“内容、方法、技术”科学地融为一体,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3.2 克服隔阂感,增强现场感

网络教学一直以来不能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形式,是因为网络教学缺乏课堂教学面对面的“现场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很多网络教学模式已经注重营造教学现场感,但一些技术层面的操作要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这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正好检验了线上教学的优劣,提供了修正完善的机会。如,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手机和电脑原则上是同步的,但不是所有的都同步。如:和学生互动的群聊功能,只有手机端有,电脑端没有设置,致使互动中手机电脑交替使用的不便和现场感的隔阂。目前,手机还不能完全取代电脑,因此,完善电脑线上教学功能提升现场互动效果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教学活动功能的完善。在群聊系统中,聊天内容易被大量信息覆盖,不妨设置成3-4人之后的信息自动屏蔽或者在群里聊里设计学生们喜欢的弹幕式的屏显形式。第三,“镜头教学”的完善。用镜头语言呈现教学图景,能够把学习者带入“图像”所构建的情境中产生现场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眼睛直视镜头,会让学生在上课中有一定的代入感。第四,教师的调控能力的增强。调控能力是指课堂组织能力,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掌控者。线上教学学生的个体存在感普遍较弱,而“旁观者多”。老师的组织、主导能力是缩短学习者与线上教学的心理距离提升现场感的关键。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尤其重要,可通过信息技术和教学设计的有效融合。如,直播、录播、提问、闯关、章节测试、讨论、抢答等贯穿到每次课中,相互切换,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性,打破学生旁观者的角色,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从而减少网络教学的隔阂感。

3.3 有效规避学生“触网”时间过长的问题

长时间的网课,致使学生身心都会很累。因此,课程安排不要过于集中紧凑,班级排课上午、下午、晚上合理调节,适当的空出一些时间休息。其次,为了避免长时间的盯屏幕,老师备课时对学习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要有设计。清华大学教授于歆杰认为,教学设计是在线教学的落脚点,教学设计要“碎”,一节课时间太长了,要拆成20-30分钟一段来授课;要“减”,要适度减少课堂教学内容。此外,研发网络休息提示系统。在学习平台上设置一种自动休息提醒软件,该软件会启动强制性休息功能,如强制待机5-6分钟,直到学生休息到一定的时间才可以使用该电脑或手机端。

4 结语

在线教学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整合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学相长。线上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学习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常态教学的方式,必须有效规避问题,不断探讨、不断反思、日趋完善,让技术成为课改的利器,使得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此外,在线教学,遇到挑战的不只是学生,还有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观念、教学习惯上需要一个渐进的转变与适应过程,把善教转化为导学,学生会学与乐学,才是教育教学的本质和初心。

猜你喜欢

现场感教学学生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电视新闻现场感初探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