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林业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研究
2021-01-02李际平曹小玉
臧 卓 李际平 曹小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4)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可谓是一片欣欣向荣,并取得了伟大成就,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在我国关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也有指出,高职教育应该将发展的方向定为以培养第一线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也应该逐渐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创新手段之一。
1 林业技术专业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林业属于一项非常伟大的公益事业,并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型产业,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着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等功能,这些都是林业的基础属性。而根据林业的基础属性以及它现阶段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可以看出,现代林业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体系,也就是完善的生态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以及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而我国林业现阶段也正在从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模式,慢慢迈向以三大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化林业产业。林业的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而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也应该从根本上针对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调整适应时代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的体系进行重组,并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培养出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浪潮、适应新林业体系并具有着全新的生态道德理念的新型林业技术人才。
2 林业技术专业当前教学体系中的问题
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存在着一些影响,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一般是由各个高职院校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自行选择并决定,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至关重要。但若是教师过于关注教材本身的知识,往往会导致教师的视野变窄,不能关注到教材内容之外的相关知识扩充。而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林业产业也正在稳步前行着,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新观念,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所以,教师应该多多给学生扩充书本以外相关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储备能跟上林业产业的发展脚步,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秉持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时刻关注林业产业的发展状况,以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教学手段单一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之中仍然采用着“灌输法”似的填鸭教学法,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把该讲的课堂内容讲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也就是“听说读写”,听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用笔记记上重点的内容,重复着这一系列程序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手段枯燥且单一,常常使学生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没能为更多的学生解决困惑,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会使学生产生面对学习时的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
2.3 缺乏实践经历
在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内容以及理论的讲解,忽视实践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便不能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的应用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多针对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关联讲解,并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知道理论知识,还要能够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场景之中。
3 现代信息技术在林业产业中应用
3.1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
我国现阶段全国各地的林业局通过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在人力资源、报表、财务、档案管理等方面,基本已全面实现了网络化的管理。使工作人员能够从繁琐、乏味的重复劳作中解放出来,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思考和钻研对于林业产业更有价值的问题,成功的使林业的管理系统转变为一个有思想的工作场所。
3.2 视频会议模式的运用
视频会议是一种很常见的会议模式,它可以不分时间地点的使处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在同一时刻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尤其在今年疫情暴发期间更是在全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全面的利用。而早在2011期间,有些相关林业部门就已经建立了视频会议的系统,并投入使用。这种会议模式,为林业系统中机动性较强的岗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3 有害生物物联网监测的运用
有害生物物联网监测,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建设的有害生物监测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化的手段加强对林业中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防治。
3.4 高新智能科技的应用
智能巡护监管系统目前已在全国各林业产业中投入了大面积的使用,该套系统由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以及手持终端所组成,通过二者的互联,由巡护员使用手持终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递以及储存,再由管理中心通过对终端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操控。
4 林业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
4.1 尊重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知识理论的传授以及技能的训练,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全面落实“树德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时关注林业产业的发展动向,吸收相关的动态知识,并结合实际应用到教学之中,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4.2 教学过程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关联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多是以课本内容知识的讲解作为重点,而在加入了现代信息技术之后,教学资源变得更加的丰富。目前,一些相关的高职院校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实现了教学的数字化,丰富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林业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关联作为准则,把握好课程内容之间的链接,合理的选择教学资源,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围绕着课堂需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结合实际的工作场景,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展开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便于知识内化。在课后,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改进课程结构、优化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信息一体化的林业技术培养模式。
4.3 丰富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
为实现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林业技术人才这一重要目标,学校方面应跟随实际林业产业中的技术需要,增添相应的硬件设施,例如无人机、激光彩印、3D打印机等相关设施。并构建相关的实训场地,添置相应的如ArcGIS、ERDA-SIMACINE等软件的应用,购置学院的地形图以及卫星影像等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为实现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4.4 针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混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丰富了高职院校中林业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形式,虽然它有着丰富的信息化资源、简便的交流模式、促进师生互动等优势,但并不能完全的取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淡化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习效果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混合教学模式通常有四个环节所组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估。这四个环节在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层层递进,是实施这一模式的重要步骤。首先,是混合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学情分析。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出发,观测实际的教学需求是否适用混合教学模式。其次是教学设计,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用于混合教学模式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方法以及活动。将适用于该教学模式之中的教学资源做成信息化的资源,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再次是教学实施,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并用心观察学生的参与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适当的做出调整。最后是教学评估,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互动参与过程进行反思改进。
在进行技术指导的教学环节时,可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实际运用。
5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能够紧跟着林业产业发展的脚步,为实现培养信息化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对于高职院校中林业技术专业的教学创新改革也是一大突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之间已实现了从共享资源、技术支持以及院校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等一系列的对接,这不仅促进了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友谊,也实现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从而使各高职院校中林业技术专业的师生共同进步、互利共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培养新林业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