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位管理在催产素引产中对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1-01-01李凡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4期
关键词:引产催产素分娩结局

李凡花

[摘要]目的:观察体位管理在催产素引产中对产程进展、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催产素引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催产素引产,观察组在催产素引产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体位管理。比较两组引产情况、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引产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0.00%,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妇会阴II度以上裂伤、产后尿潴留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引产过程中,给予产妇体位管理,可提高引产总有效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体位管理;催产素;引产;产程进展;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206-02

催产素可促进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为产科首选引产药物。催产素诱发子宫的节律性收缩与正常分娩相似,以此促进宫颈成熟、宫颈口扩张,先露下降[1]。有报道显示[2],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胎头位置异常可导致催产素引产失败,增加剖宫产率。而剖宫产率的增加,可导致再次妊娠时发生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增加,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在使用催产素引产时,可指导孕妇变换合适的体位,从而改变胎儿体位,促使顺利分娩[3]。本研究选择80例催产素引产产妇,观察产程进展、分娩结局受体位管理的影响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符合催产素引产指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以Excel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8.16±2.53)岁;分娩孕周37~41周,平均孕(38.82±2.41)周;宫颈Bishop评分(6.42±0.58)分。而在观察组中,统计年龄值分布最小的21,最大的35,年龄均值(27.99±2.54)岁;分娩孕周最短的37周,最长的42周,孕周均值(38.87±2.43);宫颈Bishop评分(6.46±0.57)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均为足月宫内单胎妊娠产妇;2年龄20~35岁,孕周37~42周;3产妇软产道、骨产道正常,胎儿体重预计4kg以下,头盆评分7分以上;4符合阴道试产指征及催产素引产指征;5宫颈成熟Bishop评分5分以上;6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合并症;2存在心、肝、肾等功能不全;3拒绝接受阴道顺产者;4存在精神障碍者;5产程中不愿意配合体位指导,不配合完成量表评估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单纯催产素引产,不进行体位指导。引产第1d,常规宫缩给予2.5U催产素+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根据宫缩调整滴速。由助产士在临产开始后,对产妇进行监护,产妇可自由选择体位。宫颈口开大3cm以上时,进入产房待产。产妇在助产士协助下,仰卧于产床。分娩过程中,指导产妇宫缩时屏气用力,宫缩间隙指导产妇放松休息,以合理分配体力。胎头拨露后,注意保护外阴,防止会阴撕裂,必要时给予会阴侧切术。仔细检查胎盘剥离情况,确认无宫颈裂伤后,进行缝合。产后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观察组在催产素引产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体位管理。在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后,指导产妇交替变换体位,依据原理是自我舒适感,体位持续时间30~40min,体位包括上身向前环抱位、胎枕同侧侧卧位、手膝卧位。催产素引产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1引产效果评价。显效:干预12h后宫颈Bishop评分提高3分以上;有效:Bishop评分提高2~3分;无效:Bishop评分提高不足2分。2产程进展比较。观察并记录各产程时间。3分娩结局比较。观察两组有无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妇会阴II度以上裂伤、产后尿潴留等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为SPSS26.0,计量资料以(Mean±SD)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引产效果比较如表1,其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0.00%,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比对照组要高(P<0.05)。

2.2两组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一第三产程时间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分娩结局比较如表3,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妇会阴II度以上裂伤、产后尿潴留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产妇,临床多主张行引产。随着近年来生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产妇认识到经阴道分娩的优势,诸多产妇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终止妊娠。但若没有足够的宫颈成熟度,则不利于引产成功;而延长引产时间,则会导致产妇更加疲劳,耐受性降低,危险增加。既往临床多采用催产素引产,可提高阴道分娩率,利于产妇术后恢复[4]。催产素又称垂体后叶素,是一种肽类激素,主要是由下丘脑的室旁核分泌,少量是由室上核分泌,在人體内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下丘脑,其主要作用是可以刺激子宫收缩,加快分娩进程。长期的临床应用表明[5],若仅仅使用催产素引产,成功率相对较低而引产时间较长,会消耗产妇大量体能,易对产程及分娩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在产妇引产过程中,常有延期妊娠、胎膜早破现象,胎儿多有胎头未衔接或胎头俯屈不良头位异常表现。因此,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需辅以体位变化,增大骨盆空间,以便于胎头及时调整方向,使胎头充分衔接,利于顺利分娩,并减少催产素应用时间,缩短产程。本研究在催产素引产的过程中,利用指导孕妇改变体位纠正不良胎位的方式,从而对产程进展施加有利影响,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达92.50%,高于对照组的引产总有效率,这与段红丽等[6]的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可能的原因为: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交替循环改变体位,可扩展骨盆空间,利于胎头入盆,并根据具体情况纠正不良胎位,使得胎头充分衔接,利于分娩;而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都比观察组要长一些,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体位改变使耻骨联合、骶髂关节活动度增加,骨盆空间增大。使胎头更适应骨盆,胎头顺利下降,对产妇子宫下段及宫颈形成压迫态势,有利于分泌内源性缩宫素,促使加强宫缩,从而使得宫口扩张,减少了产程时间。两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妇会阴II度以上裂伤、产后尿潴留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给予体位管理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催产素引产过程中,给予产妇体位管理,可提高引产总有效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玉曼,杨永连,曹晓峰,等.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不同年龄段孕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引产成功率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2):1607-1608.

[2]余幼辉,范建辉.催产素、米索前列醇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妊娠晚期引产中的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9,30(14):1819-1823.

[3]王保云.导乐分娩对催产素引产结局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06):700-701.

[4]张秋萍.体位管理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08):1243-1245+1250.

[5]李素珊.足月妊娠引产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催产素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6):988-990.

[6]段红丽,刘国成.宫颈球囊扩张器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引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2):432-435.

猜你喜欢

引产催产素分娩结局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猫与狗谁更爱你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
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探讨
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的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