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2021-01-01刘艳丽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培养模式核心素养

刘艳丽

摘 要: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提升关键能力,这就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立足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环境,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渗透了新方法、引领了新思想,基于综合发展的目标,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迁移应用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本文客观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现状,结合“教情”与“学情”提出数学教育改革模式的创新策略,期望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有趣、生动、实用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在思考、探索与创新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模式; 教学创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核心素养”发展的新概念,这对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而言都是重大挑战,从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素质教育模式,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着眼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体现了学习者终身发展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为了切实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一线数学教师纷纷践行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把握核心素养教育价值,探索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路径与新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新型数学课堂有所受益。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倡导落实好素质教育。具体到小学数学学科教育环节,众多一线教师也在努力做出一些改變,整合新教材内容与新课标要求,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相较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现阶段的重点方向,这也决定了老师、家长和学生更加关注考试成绩,而在其他素质养成方面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教师不得不尽量“多讲”,而学生的实践性明显不足,这与新课标提倡的“以生为本”“自主学习”发展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才是教育改革的本质思想。另外,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繁杂、抽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尤其小学阶段又是打基础的关键期,如果继续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少互动和思考,长此以往他们必然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期盼也将落空。因此,立足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把握传统课堂与新型课堂的契合点,如何既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应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为基础,重点强调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唤醒学习兴趣、引领探索实践、驱动创新发展,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在数学课堂的具体实践中,笔者采用的教学模式如下。

(一)巧设问题,唤醒参与兴趣

实施课程改革方案以来,诸多一线教师都在探索如何给学生创造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保持兴趣,而且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性格活泼,而且心智不成熟,容易精神溜号,教师需要摸索适宜他们的教学模式,唤醒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小主人,每节课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从巩固旧知识到导出新知识,这一过程也要以“问题”为载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与自主意识,才能真正沉浸于课堂、盘活课堂。例如,学习“克、千克、吨的认识”时,这些知识点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量”大小,教师不妨提前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小物品,丰富学习资源,如一袋面粉、一包糖、一小袋绿豆等,学生在数学课上看到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不免感到新奇,教师趁机提问:“大家平时在超市里购买这些散包装的物品都要称重,那你能猜一猜这些东西都有多重吗?”“你留意过超市里的小标签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重量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借助生活情境迁移经验,顺利导入新课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关联,用数学思维观察生活,颇有乐趣。

(二)实践操作,促进知识构建

有趣的、有效的数学活动过程应让学生在“做中学”,不光要靠脑袋想或者嘴巴说,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印象深刻、全面理解,而且对学习数学也将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打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起点调动思维,让学生在参与、探索与操作中有所收获。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关键期,课上要注重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增加知识积累,促进思维发展。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剪刀、彩笔、硬纸,大家对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充满了期待。上课时,让学生动手剪一个圆形,再开动脑筋尝试剪一剪、拼一拼,从圆形转化为近似长方形,也就是将陌生的“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转为熟悉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时教师设问启发:“大家完成剪纸之后,图形有了什么变化?”“这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它的长、宽与圆形有什么关系?”“怎样利用学过的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随后,再让学生继续裁剪圆形,通过裁剪和拼接组合,转变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验证其能否用于推导圆形面积公式。经过反复的对照、分析,再加上细致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构建。

(三)迁移运用,发展综合能力

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经历了实践体验活动后,教师还需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多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也能迁移运用,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切实解决数学问题、发展综合能力。例如,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只有学生亲历“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才能体会数学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掌握更多收集整理的方法,学会从统计表中筛选关键数据信息,抓住解题要点。完成课上基础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应布置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自己家去年的用水用电情况数据并自己绘制表格,根据表格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数学教育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服务于生活,既有趣又有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发现与思考。经过分析家庭用水用电情况,很多学生发现了自己身边还存在着浪费水电的情况,由此也导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话题,大家一起讨论节约水电的具体做法并在新的一年付诸实践,通过学数学、用数学,促进能力与品质发展,潜移默化地形成核心素养。

总之,构建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模式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落脚点,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发展实情,深入研读数学教材与新课标内容,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的关键信息,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发展,既体现教育改革的未来趋势,也真正适应当代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陈思思.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性探讨[J].考试周刊,2021(5):61-62.

[2]颜秋方.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2021(1):217.

[3]黄树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效果的思考[J].写真地理,2021(3):303.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培养模式核心素养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