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德国十六州投资环境评价研究
2020-12-31呙小明司晓昌
呙小明,司晓昌,黄 森
(1.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别经济与国际商务研究中心,重庆400031;2.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重庆400031)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 年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投资贸易等各种往来愈加频繁。 德国是“一带一路”沿线非常重要的合作对象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排名也位居前五。 同时,鉴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便捷的地理位置、庞大的经济总量、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得德国成为欧盟非常重要的一员。 因此,中国非常重视在德国的经济活动: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额从2011年的10 亿欧元左右攀升到2017 年的100 多亿欧元,增长了10 多倍;德国已经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投资对象国,2017 年中国在德投资总量占据中国在欧洲投资总量的1/3 左右;与此同时,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额已经被中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额超过,中国近几年每年都被德国列入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前三名。
但是,在中国赴德投资的企业中,也有一部分企业不幸以失败告终,比如2002 年,中国TCL 公司为打入欧盟内部而收购德国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2016 年中国公司宏芯基金收购经营困难的德国半导体设备公司爱思强等。 这些投资失败的案例提醒着中国企业还需进一步加深对德国投资环境的了解,尤其是德国内部十六州的具体情形差异较大,单纯停留在国家整体层面上的一些认知可能无法起到真正的辅助作用。 基于此,本文尝试利用德国国内数据,构建德国州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德国国内十六个州来客观评估德国的投资环境,这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也能够为中德双边经贸关系进入高质量合作阶段提供一些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国或地区拥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指这些国家或地区能通过加强该国家或地区硬性的基础设施条件(如交通设施、电信设施等)和软性的制度设施条件(如融资便利度、政策公平性等),创造出一种便利、协调、公正、透明和稳定的氛围,为投资者的高效率活动营造良好环境基础。 黄志瑾(2019)、王璐瑶和葛顺奇(2019)、庞敏和张志伟(2019)等[1-3]就分析了投资便利化的概念和政策建议。 也有大量学者构建了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测度,这一做法是Wilson 等(2003)[4]根据WTO 的定义所构建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包括港口效率、海关环境、制度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一级指标和八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所得到的。 马文秀和乔敏健(2016)[5]首次构建投资便利化评测体系,将宏观经济状况、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和制度环境四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构建了投资便利化评测体系。 陈瑶雯等(2018)[6]选取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制度环境以及投资环境作为衡量投资便利化的一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计算东盟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 张亚斌(2016)、乔敏健(2019)、左思明和朱明侠(2019)等[7-9]则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并验证了投资便利化水平对投资的影响程度。 实际上,投资环境与投资便利化概念类似,但包含范围更为广泛,因为打造优越的投资环境,不仅仅是便利化这一个目的,还有诸如透明、公平、公正等好处。 也有不少学者关注投资环境的问题研究,如段小梅(2006)[10]分析了中国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偏好,指出其对中国大陆的二级城市更偏好。 喻婷(2010)[11]研究分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的投资环境,发现中部地区城市的科研实力较强。 李淑华和柴娟娟(2011)[12]分析了中国西部12 省市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特征。宋万杰等(2016)[13]研究了河北省投资环境的竞争力,进而探讨中、东部省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差异性。 师心琪和董晔(2018)[14]测度了中亚四国投资环境各项得分,发现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排名第一,巴基斯坦排名第二。
专门研究德国投资环境和投资便利化的相关文献较少,且多为一些定性的分析,如胡慧和李春晓(2014)[15]指出中国的对德投资项目的数量居于前列,并且已经在外国企业对德投资项目上领先其他国家,中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已成为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经济合作,但由于与德国的合作还不是很久,所以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比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对德国的投资发展还有巨大空间。 舒友涵(2016)[16]提出,德国是欧洲乃至世界领先的经济实体,人口也是欧洲最多的,以其先进的机械制造业、电子电器工业和化工业闻名世界;德国的技术、金融能力都非常强大,中德企业可以积极合作,增加中德双边经济文化交流,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林梦等(2018)[17]指出德国的政策环境稳定,政策透明度高,政策执行力较高;要素环境丰富,基础设施完备;通关便利化水平较高,审批便利程度有待提高;法律保护体系完善,法律执行力较强;外资享受国民待遇鼓励行业性投资和地区性投资,但是存在隐形的贸易投资壁垒。 妮莎(2020)[18]也在分析中资企业赴德投资现状之后,讨论了德国营商环境及其带给中国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已有研究对世界各国各地的投资环境或投资便利化均有了较细致的探讨,但还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 一方面,这些研究多停留在国家整体层面,比较缺乏深入一国内部不同区域的分析;另一方面,针对德国这样一个重要投资目标国对象,定性分析居多,定量分析太少,导致缺乏说服力。 因此,笔者将基于已有研究,深入德国各州内部,从经济发达度、对外开放度、社会保障度、政策支持度和基建完备度五个方面来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德国各州的投资环境,并对投资环境做静态和动态的分析,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德国十六州概况
德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推进的重要对象国家,位于欧洲中部地区,是该地区内邻国最多的国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德国国内总共有十六个州,其中,东部有柏林市、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州和萨克森—安哈特州(以下简称萨安州)四个州。 柏林市是德国的首都,面积最小,却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城市,GDP 也是遥遥领先其他三个州,也是整个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面积最大的是勃兰登堡州,但人口密度低,有超过1/3 的面积被自然保护区、森林或湖泊覆盖,自然环境优美,是德国传统的农业重镇,但是工业和服务业相对比较落后;萨克森州是德国东部人口最多的州,汽车零部件供应为主要产业,拥有大众、宝马等世界著名品牌厂商,所以该州制造产业非常发达;萨安州则拥有优良的地理区位,许多高速公路和铁路都经过这里,比如法国到波兰、德国西部到首都柏林等铁路。
德国西部有三个州,分别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以下简称北威州)、萨尔州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以下简称莱普州)。 其中,北威州是德国西部范围内的第一大州,面积在全德范围内位列第三,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州,也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州之一,众多经济指标均居于德国前列,国内许多大型工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的总部都设立在该州,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也在该州,农业、工业和手工服务业都走在前列;萨尔州是德国面积最小的州(州级市除外),人口比较少,曾经是煤炭和钢铁重工业区,现在的支柱产业是汽车以及汽配工业,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迅速增加;莱普州沿着莱茵河而建,农业方面盛产谷物,化工产业比重较大。 德国中部有黑森州和图林根州两个州。 黑森州农牧林业发达,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也比较发达;图林根州的光学工业和手工玩具比较著名。 总的来说,这两个中部州的经济在十六州中为中等水平。
德国北部有五个州,分别是不来梅市(州级市)、汉堡市(州级市)、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以下简称梅前州)、下萨克森州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以下简称石荷州)。 其中,不来梅市在德国北部占的区域最小,且人口数量也最少。 但不来梅市和汉堡市均拥有排名德国前几的大港口,对于德国的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起着重要作用;面积最大的州是下萨克森州,为德国第二,人口也最多,有2/3 的面积用于农业生产,下萨克森州靠北海,捕鱼业也很繁盛,有德国的“江南水乡”之称;梅前州以农业为主,人口较少,但风景优美,有很多自然保护区;石荷州在整个德国的最北面方位,占地面积也不大,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
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属于德国南部的两个州,这两个州都是大州,并且更为全世界人所熟知。 其中,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占地面积第一的州,一个州就占了全国约20%的地理位置,且经济水平发达,文化氛围浓厚,汽车制造产业发展令人瞩目,服务业也非常发达;巴符州的面积为德国第四,以加工工业为主,在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和金属制造等领域比较有优势。 这两个州的人口都很多。
三、德国十六州吸引投资状况分析
从《世界营商报告》《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等各种文献来看,德国整体的投资环境是较为优异的,德国政局稳定,经济稳健,法律健全,是欧洲乃至全球投资者最青睐的国家之一。 从2011—2017 年德国整体所吸纳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数据(见图1),可以看出德国所获得的对外直接投资整体而言有小幅度的下降,但2014 年的FDI 从2.594%跌至近几年最低水平0.507%,随后又慢慢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2014 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德国开始接收难民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降低了外国投资者对德国投资环境的预估。 2015 年,在全球FDI 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德国也止住颓势,尤其是从2016 年英国宣布退欧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更倾向于在欧洲大陆拓展各类投资业务,德国无疑重新成为焦点。到了2018 年,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官方发布的报告,赴德国的外国投资项目数量创下历史新高,高达2 062 个。 其中美国在德国投资的项目数排名第一,瑞士第二,中国第三,英国第四。
图1 2011—2017 年德国FDI 占GDP 的比重
德国各州在吸引FDI 方面也各有特点,如人口最多、经济较为发达的西部北威州,就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集聚,并将此处作为其德国或欧洲业务的总部基地,大部分来德国投资的企业都青睐这个州。而不来梅市这个面积很小的北部州级市,经济总量居于德国中下游,但人均收入排名居于德国中上游,加上它地理位置重要,也成为外国投资的一大热门区域。 再来看中部的黑森州,经济总量在德国居中,也吸引了大量境外投资,2018 年就吸引了近200 家外国企业前来投资,中国企业在黑森州也非常活跃,如中国的奇瑞汽车、吉利控股、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都在黑森州投资落户。 根据美国荣鼎集团数据显示,中国赴德投资主要集中德国的西南部,如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州等。而面积较小、以农业为主的梅前州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对于前来投资的环境要求非常高,导致外来投资,尤其是工业的投资相对较少。
四、德国十六州投资环境的总体测度
(一)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从经济发达度、对外开放度、社会保障度、政策支持度和基建完备度五个方面入手,共选取20项指标,构建德国各州的投资环境指标体系(见表1)。 其中,经济发达度是指德国各州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包括四项指标,其中资本支出是用政府部门一般公共预算的现金支出和收入来衡量的,包括建筑工程、不动产的购置、购置动产、收购股份、向其他领域提供的贷款、其他领域投资赠款;失业率指的是失业者占劳动力(就业者加失业者)的比例;收入是用每小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全职和非全日制雇员(包括公务员)的平均毛收入来衡量的。 对外开放度用来衡量德国各州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资的依赖程度,笔者拟用各州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包括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来衡量对外贸易依存度,通过来自外国缴纳社会保障金的雇员人数和到各州旅游过夜的外国游客人数来衡量各州的经济文化开放水平。社会保障度用来衡量德国各州的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包括四项指标,其中文化公共开支包括音乐剧、图书馆、博物馆、展览等活动的举办和相关设施的建设等一系列有关文化的支出;教育水平用各州给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来表示;贫困风险率则是指各州收入低于总人口等价收入中位数这一门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养育子女津贴是指由于德国生育率普遍较低,所以每个家庭生育小孩会有政府部门发放一定的补助津贴。 政策支持度用来衡量德国各州政府以及相关政策对企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包括四项指标,其中,科研水平用各州拥有的科研人员人数和每年对科研部门的研发投入来表示;非公有制领域的贷款是指非公有制领域的证券债务、贷款和非公有制部门现金贷款;废水排放量是指每年经过处理的废水排放总量。 基建完备度用来衡量德国各州的基础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包括四项指标,其中公路里程量是指各州城市间交通道路的长度,铁路里程量是指各州城市间铁路道路的长度。 本文所获数据来自于历年《德国统计年鉴》以及德国国内相关网站和相关报告。
(二)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全局熵值法来测度德国十六州投资环境水平,其中重要的是决定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熵值法,指标的权重取决于所选取指标的离散程度,如果选取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那么该指标在测算中的权重就越大。 但传统熵值法只可以对截面数据进行处理,而本文中历年德国十六州的投资环境数据为面板数据,因此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依据时间顺序把德国十六州2011—2017 年的立体时序数据整理成二维表,具体步骤如下。
表1 德国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逆指标所采用的公式为:
第j 项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常数K = 1/(lnmT) ,K 与德国州的数量和年份相关。
第j 个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的计算:
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三)结果分析:静态
根据公式(7)可以得到德国十六州投资环境得分(见表2)。 从中可以发现,州与州之间投资环境差距较明显,甚至出现断层空档现象。 其中50 分以上的州在德国西部和南部,有西部的北威州和南部的巴伐利亚州与巴符州,得分低于10 分的州有7个,分别是北部的石荷州、不来梅市和梅前州,东部的勃兰登堡州和萨安州,中部的图林根州和西部的萨尔州。 可以按照得分情况将各州的投资环境分成三档:第1~3 名为第一档,分别是北威州、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它们的总体得分在50 分以上;第4 ~9名为第二档,分别是黑森州、下萨克森州、柏林市、莱普州、汉堡市和萨克森州,他们的总体得分为10 ~50分;剩下的7 个州为第三档,得分均在10 分以下。各州总体得分呈纺锤形分布,即得分高的州和得分低的州居于少数,大部分州的得分居于中间水平。
从大的区域来看,德国投资环境呈“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即德国西部州的投资环境与东部州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南部州投资环境与北部州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德国南部虽然多山,但地形并不是过于细碎,对交通并未形成阻碍,且德国的工业大多集中在处于内陆的南部,多是以资源和重工业为主,德国并不特别依靠海港来进行对外贸易,所以靠海的北部反而不如南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上德国曾经被分成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而战争对于东德的伤害大于西德,且东德虽然由军事实力强大的苏联管理,但是经济水平仍然较差。 两德各自封闭,经济文化交流被隔断,进一步拉大了差距,形成了今天德国东西部之间差距较大的局面,西部的莱茵河流域自中世纪时起便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最繁华的地区,当今德国最发达的地方也大多集中在其西部。
表2 德国十六州2011—2017 年的投资环境均值
从具体的州来看,在德国东部地区,德国首都柏林毫无疑问是东部得分最高的州,位于德国十六州中的第6 名,投资环境处于德国中上游,而萨克森州、勃兰登堡州和萨安州分列第9 名、11 名和13名,整体投资环境得分不高;在德国西部地区,北威州是西部投资环境得分第1 名,也位列于全国之首,无愧于“德国经济最发达州”之称,而其余两州莱普州和萨尔州分列第7 名和第14 名,这有可能是因为北威州丰富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周边的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向该地区靠拢;中部地区的黑森州和图林根州分别是第4 名和第12 名,总体来说环境水平中规中矩;南部地区的投资环境非常优越,该地区的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的投资环境得分仅低于北威州,分列第2 名、3 名,人口稠密,气候适宜,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水平都居德国前列;而在德国北部地区,与德国东部地区类似,整体得分比较低,投资环境得分最高的下萨克森州排名第5,而得分最低的梅前州也是全德国的最后1 名,尽管北部有汉堡市、不来梅市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但是这样的城市数量太少,且大多是小城市。
(四)结果分析:动态
从动态时间变化来看,可以发现德国各州整体投资环境得分增长速度都比较缓慢,甚至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情况,大部分州投资环境得分的增长率保持在5%以内,少数发展州投资环境的增长率能保持在5%~10%,如表3 所示。 有意思的是,位于德国西部和南部这些投资环境得分高的州,其投资环境水平的增长率却不如东部和北部州那些投资环境得分低的州。 比如德国西部的北威州、南部的巴伐利亚州等,由于本身经济体量较大,已经趋于一个饱和状态,所以每年投资环境得分的增长率比较低,不超过3%,已经进入了稳定增长期;同时也有一些投资环境得分并不高的地区,如不来梅市和梅前州等,虽然投资环境得分不高,但是历年的增长速度平均能维持在5%以上,相对其他州来说更加有活力。但也有一些州,自身投资环境得分并不理想,每年的增长量也很微弱,例如萨安州投资环境得分排第13位,而每年的增长率仅为1.68%,增速同样排第13位,显然这种投资环境不利于吸引外资。
表3 2011—2017 年德国十六州投资环境历年分值
五、德国十六州投资环境的分项指标分析
为对德国各州投资环境构成指标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有深入了解,笔者对德国各州近几年的经济发达度、对外开放度、社会保障度、政策支持度和基建完备度进行逐项分析。
(一)经济发达度
作为投资环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发达程度对该地区的投资环境水平呈现出较大的支撑作用。 图2 给出了德国各州经济发达度历年得分的均值排名。 德国南部地区的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分别为前2 名,这与这两州的较高GDP 水平和较低失业率有很大关系;德国西部地区的北威州综合得分排第3 名,与南部两州的差距并不是很明显,其2017年GDP 排名为德国第一,但其失业率比较高,2017年的失业率达到了将近7.4%,这与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州有一定的关系,该州的人口比巴符州多了将近700 万,比巴伐利亚州多了将近500 万人口,人口基数过于庞大。 不过为了改善就业环境,北威州开展了“北威州数字化”等项目,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 尽管如此,德国整体的失业率在整个欧洲都是相对较低的,就业前景较为可观。 在资本支出和人均收入方面,这三洲各有优势,总体持平。 而在德国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各州经济发展的差异就比较明显,既有汉堡市、柏林市这样的经济中心,也有梅前州和萨安州这样经济相对较差的区域。 东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失业率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比如位于北部地区的梅前州经济发达度位列德国最后1 名,一方面是由于历史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是该州的主要产业,农田总面积约占整个梅前州面积的56%,产业结构还有待完善。
图2 德国十六州经济发达度排名
(二)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越容易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氛围。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8 年的布鲁塞尔亚欧会议上,坚定地强调“自由世界贸易”的重要性。 德国也是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的受益者。 通过大量接受外国投资,德国获得了丰厚的资本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外国投资者积极融入德国经济、社会生活,努力创造并保障了就业岗位,承担了企业对社会责任,推动了社会良性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稳步增长。 德国各州对外开放度得分的历年均值排名如图3 所示,位于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以及位于西部的北威州在这一维度的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州,与经济发达度情况相类似。 例如该三州2017 年的进出口总量均超过3 700 亿欧元,此外,汉堡市、黑森州、下萨克森州和莱普州的进出口总量也都超过了1 000 亿欧元,表现尚可。 对外开放度这一指标也考虑了FDI 所吸引外国人的情况。 据统计,排名前三的这三州缴纳社会保障金的外国雇员人数均在60 万人次以上,在这三州旅游过夜的外国游客人数均在500 万人次以上,巴伐利亚州的旅客人次更是高达938 万人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知名地区。而排名居中的下萨克森州、黑森州、汉堡市、柏林市和莱普州,其缴纳社保的外国雇员人数均略超10 万人,同时也接收过夜游客超过100 万人次,其中,柏林市作为德国的首都城市,每年有超过500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数量。
图3 德国十六州对外开放度排名
(三)社会保障度
社会保障度的优劣也对各州的投资环境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从社会保障度来说(见图4),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是西部的北威州、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 这三州在2017 年的文化公共开支均超过10 亿欧元,这说明三州的公共文化建设全面,生活水平质量有保障。 此外,萨克森州在文化公共支出项上也超过了10 亿欧元,柏林市、汉堡市、黑森州、下萨克森州在文化公共支出项上都超过了5 亿欧元,属于公共文化和生活水平比较优良的地区。教育水平也是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德国很多大学世界知名,如亚琛工业大学(北威州)、慕尼黑大学(巴伐利亚州)、海德堡大学(巴符州)、以及法兰克福大学(黑森州)等。 德国政府对教育的支出比较重视,德国实行12 年义务教育,大学会为本科阶段的国内和国际学生免除学费(个别州除外)。 根据数据显示,2017 年北威州、巴伐利亚州、巴符州三州的教育支出位列前三,黑森州和下萨克森州的教育支出经费也比较庞大,超过40 亿欧元,其余大部分州的教育支出超过了10 亿欧元,这是因为这些州的面积小,每个州只有1 ~2 所大学,导致该地区教育资源相比其他地区有所欠缺,但总体教育水平仍然居于发达国家前列。 各州于养育孩子的津贴差距不是很明显,总体排名最后的不来梅州、梅前州等在贫困风险上的得分较高。
从历年的数据变动来看,2015 年德国各州的社会保障度得分都有所下跌,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最大跌幅超过20%,这可能是2015 年的难民潮所致。 据统计,2015 年大约有110 万名难民在德国登记申请避难,相比2014 年难民数量翻了一番。而经济发达地区成为难民优先选择的地区,使得相关地区的社会生活水平有所下降,而失业率、犯罪率却陡然猛增。
图4 德国十六州社会保障度排名
(四)政策支持度
地区政府能够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创新、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都会让投资者对该地区的投资前景保持更好的信心。 德国各州政策支持度得分的历年均值排名如图5 所示,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和西部的北威州得分最高,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州政府对本地区科研创新的大力支持、对私有经济的鼓励和对于“绿色经济”的重视。 德国各州地方政府有较大的政策自主权,他们可以制定一系列基层的法律法规条例,因此各州的各项政策可以有较大的差异。 如巴伐利亚州就拥有诸多研究机构,包括几十所大学,该州发明者申请专利的数量就占了德国的2/3 左右,其在航空航天技术、汽车制造工业、生物和能源技术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此外,该州中小企业网络非常发达,与教育科研机构一起形成了协同优势,助力该区域的制造业转型升级。 政策支持力度表现尚可有柏林市、黑森州、下萨克森州和莱普州等。
图5 德国十六州政策支持度排名
(五)设施完备度
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息息相关,完备的基建设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完备的基础设施水平则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各种问题。 整体来看,德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欧洲国家中居于前列,但是德国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图6 显示,西部的北威州综合得分第1 名,该州靠近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和荷兰鹿特丹港,自身交通网络密集,物流行业十分发达,7 个大型港口基础设施均可以将大型货物畅通运往全球,如杜伊斯堡港就是欧洲排名第一的内陆港。 此外,该州还拥有若干大型机场,如其辖内的科隆—波恩国际机场就是全球出名的大型货运机场,这些完备的基础设施使得该州具备了吸引外国投资的极大魅力。 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排名第二,巴伐利亚州在公路里程数和铁路里程数方面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州,拥有慕尼黑火车站这类换乘枢纽,以及德国第二大机场慕尼黑国际机场等,巴伐利亚州的水路交通也非常便利,可从莱茵河出发到多瑙河,往北通向北海,南至黑海。 排名最后的不来梅市也拥有著名的不来梅市港、不来梅市哈芬港等设施,但由于其公路和铁路建设相对落后拉低了分值,像德国的大多数港口一样,不来梅市的港口都是河港,缺乏沿海的深水良港,加之面临全球贸易不景气、运力过剩,竞争加剧,尤其是来自荷兰和比利时港口的竞争导致不来梅市港口业务量下降,没有形成对该区域整体投资环境的有力拉动。
图6 德国十六州基建完备度排名
六、对中国企业赴德国投资的建议
笔者从经济发达度、对外开放度、社会保障度、政策支持度和基建完备度五个角度构建了德国十六州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计算得出德国十六州2011—2017 年的投资环境水平,研究发现:德国投资环境呈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局面,而近年来较弱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进步非常迅猛。 具体来看,投资环境最佳的区域是西部的北威州、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3 个州,投资环境非常适宜的是黑森州、下萨克森州、柏林市、莱普州、汉堡市和萨克森州6 个州,剩下的石荷州、勃兰登堡州、图林根州、萨安州、萨尔州、不来梅市和梅前州7 个州为投资环境水平较一般的州。 从分项指标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梅前州投资环境得分最低,主要是被经济发达度、对外开放度和政策支持度所拖累,不来梅市则主要是被社会保障度和基建完备度拉低分值,萨尔州则需要在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度、社会保障度方面努力,萨安州和勃兰登堡州自身的经济发展比较一般,图林根州则还需要扩大对外开放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石荷州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笔者对中国投资德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差异性自主区位选择
首先,中国投资企业应优先选择投资环境优越的区域开展经济活动。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工业强国之一,一直是中国投资者们期待合作的对象,为谨慎起见,中国企业在首次进入德国市场时,应首选在德国投资环境优越的地区进行投资,如各个维度的得分都稳居前列的北威州、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而柏林市、汉堡市、黑森州、萨克森州等各具特色的区域也有较适宜的投资环境。 在这些区域,中国企业能够有机会与德国的知名企业合作,比如大众公司、宝马集团、安联保险集团和西门子等,也能够享受到成熟的金融、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服务,政策配套比较齐全,在这些区域投资有着较低的运营风险,并且也能够更加容易打开市场。
其次,对于有些投资环境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的州,中国投资者并不能简单排斥,也要认真分析,了解自身优劣势,以及国外市场拓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自我定位,把握投资机遇。 因为每个州都有自身的独特产业,也许相对于本国投资环境特别好的区域而言,这些地方有一些缺陷,但总体水平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不低的。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需要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差异化投资决策,也能获得投资的成功。 比如萨尔州,是联邦州中面积最小的州,经济发展程度也不高,但是该州的汽车以及汽配行业发达,机械制造、玻璃和陶瓷等工业体系趋于成熟,同时也有很多企业从事生物医药、各类新型材料方面的经营,甚至为很多德国当地的大公司提供产品服务。 另外萨尔州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法国、卢森堡等欧洲发达国家接壤,是相关投资者可以利用的优势。
最后,德国某些州在经济发达度、对外开放度和政策支持度等各维度都表现较弱,如不来梅市和梅前州等,如果中国企业由于实际需要前往这些区域投资,不确定性会非常大,投资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工作,了解投资区域的具体社会规范、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等常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寻求本国政府和相关咨询机构的帮助。
(二)积极借助中方政府与非政府平台
为了服务中国“走出去”的整体发展战略,也考虑到部分企业因为不熟悉目标市场而投资失败的现实情形,我国商务部、外交部等部门率领众多下属单位,设立了各种服务于中资企业赴德投资的各级各类正式组织,如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德国中国商会、国内各省市驻德国代表处、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欧盟(德国)代表处、中国驻德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等,中国在德国各州也有企业协会,如法兰克福中资企业协会、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等,这些组织展开了各种培训、展览、研讨会、洽谈会、甚至实地考察等活动,以更好地支持、帮助中资企业在德国顺利实现投资目标。 如中国就多次在投资环境优越的北威州开展中德投资促进交流会,邀请德国当地企业协会、技术中心、媒体等机构参加,为中资企业讲述德国的投资环境、优势产业以及具体案例。 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借助这些优质资源,提前做好功课,重点了解投资目标州的各方面情况,保证未来在德国开展经济活动时能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遵守当地独特的规范和标准。 与这些机构保持联系,也可以为企业未来在德国投资后发生一些法律纠纷时及时获得外交和政治上的帮助。
随着中国企业赴德投资的热情不断高涨,专门服务于中国各类型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中间私立机构也日益增多,特别是针对那些不具备资金实力和人力物力进行单独市场调查的中小企业来说,更需要这些私立机构提供更加细致的辅助服务,如可提供德国各州投资法律和税收规定信息的律师事务所、可帮助办理在德注册公司和设置公司架构等业务的咨询机构等。 譬如,对于德国对外国投资者的补贴政策方面,普通小企业可能并不知晓具体规定,如果投资目的地是德国东部地区,那么可以获得比投资西部地区更高的补贴,这些信息都需要专门关注德国投资的中间机构来提供。 特别是中资企业若决定要前往那些投资环境比较相对差的“冷门”州,譬如不来梅市和梅前州等,尤其需要聘请专业人士提供该州具体的投资行业、投资方式、公司架构、审批程序、税务优惠等咨询,以帮助自身在这些州逐步扎稳脚跟,获得市场。
(三)保持与德国各州政府机构的紧密联系
面对欧洲购买力下降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困境,德国已经将注意力转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市场。 尤其面对“一带一路”的大好机遇,德国正在加紧深化中德合作,对中国也展示了充分的信任。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赴德投资后,若能够在投资当地与各州政府保持好的政企关系,将对自身的投资成功带来巨大的助力。
德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德国各州政府的权力自主性较大,因此在制定外资企业管理方面也会呈现出差异性。 中国企业在决定前往某州进行投资之后,需要关注该州的政府换届、议会选举等重要事件,尤其是州议会的选举,了解各级议会的组成情况,关注外商投资热点问题,特别是吸引外资、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重大问题,及时掌握最新情况,评估对投资的影响。 另外,企业还要注意与州议员的沟通,特别是经济方面有话语权的议员。 要大方地展示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要及时与议员沟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议员通常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是不可忽视的角色。 中方企业在上马重大投资项目前,尤其应该事先与当地各主要政党充分交流,争取跨党派的广泛支持,避免因换届选举带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