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六城际铁路对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20-12-31李如海
李如海
(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贵州 六盘水 553040)
随着2020年7月安六铁路的正式开通,六盘水市已全面迈入高铁时代。面对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 “时空压缩效应” “聚客效应”,充分做好城市旅游空间格局、旅游客源市场大、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等方面变化的应对;充分估计高铁旅游对六盘水市旅游发展带来的新挑战,谋划旅游配套服务体系、高铁旅游产品综合开发、高铁旅游营销策略等工作,为高铁旅游的发展做好全行业、全要素、全方位的基础。
1 安六铁路对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
1.1 高铁形成的“同城效应”,将改变六盘水市城市旅游空间格局
相关研究表明:当旅行时间在1~3h或旅行距离在200~600km时,高铁会赢得比汽车、客车和飞机更多的旅客;在2个小时里程范围内将发挥“公交化”作用,促进“同城旅游(休闲)”效应。第一,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形成区域“高铁休闲圈”。安六铁路开通,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也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城市间的发展格局。以高铁网络为依托的“六盘水—安顺—贵阳”1小时“高铁休闲圈”即将形成,城市之间的休闲活动变得更加密集。第二,高铁形成同城旅游和近城旅游,对高铁沿线旅游产品重新配置。安六铁路的开通运营使六盘水、安顺、贵阳3个城市进入“同城时代”,促进区域城市之间的合作,产业布局发生相应变化。安六铁路的开通营运,改变了六盘水旅游发展的战略格局,促进六盘水与安顺、贵阳的旅游资源有效组合,形成旅游产品联动、旅游市场联合的局面。
1.2 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进一步扩大六盘水市旅游客源市场
第一,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进一步增强高铁沿线不同都市圈客源吸引力。安六铁路使六盘水和贵阳之间的旅行时间由原来3.5h缩短到1h左右,有力加强六盘水市与黔中、成渝、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联系。安六铁路开通后大幅压缩六盘水至成都、重庆、广州等客源市场半径,辐射范围更广,对六盘水影响较大的主要客源市场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武汉、成都、西安、长沙、贵阳、南宁等省会城市的数据显示,高铁开通前后游客量增长率呈现20%~40%的增长。以2018年六盘水市接待游客4 231.53万人次为基数,依此估算,安六铁路开通后,将给我市额外增加游客846万~1 692万人次。第二,高铁开通将会对短期旅游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我国东北高铁旅游的发展经验,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得相应模式(一日游、两日游、七日游)市场区域范围内景点的数量迅速增加,其中“短期游”市场规模提升最为显著[1]。因此,安六铁路的开通,进一步提升了六盘水市(一日游、二日游)“短期游”的市场规模。
1.3 高铁形成的“聚客效应”,促进六盘水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
高铁促进沿线城市人流、资金流、物质流的快速流通与聚集,形成巨大的“聚客效应”[2]。随着安六铁路的开通,在全球疫情稳控后,一些大中城市与六盘水的经济流、人口流和旅游游的联系将大大增强。安六铁路对六盘水市各旅游行业集聚水平有深刻的影响,其中对商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的影响程度最大。高铁的开通无疑会带来大量的人流,增加对餐饮和住宿的需求,将直接带动六盘水市住宿餐饮业的集聚发展。根据湖北省高铁旅游发展经验,武广高铁开通以后,4年间(2009—2012年)商业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5%,住宿餐饮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9.3%[3]。安六铁路开通后,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推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旅游购物等行业发展。
2 安六铁路对六盘水市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2.1 高铁旅游的井喷考验目的地接待能力
高铁的网络化和“公交化”极大地方便了周末、节假日往返,高铁旅游使得短途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更强,同时也在考验旅游目的地接待设施的能力。安六铁路开通以后,考验着六盘水市快速分流客流、为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接待条件的能力。需警惕一些城市高铁开通后虽实现了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但带来旅游旺季“吃冷饭、缺导游、交通拥堵、酒店‘一床难求’”等负面影响。要提前谋划工作,主动预防、精准研判高铁旅游对城市接待设施带来的新考验,提高全域旅游对高铁旅游服务的支撑能力。
2.2 高铁旅游新需求加剧沿线目的地竞争
第一,高铁带来的“虹吸效应”,将加剧安六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竞争。高铁开通直接增强和加剧城市群内部的旅游空间竞争。高铁可以增强节点城市的旅游客源竞争力,同时削弱远距离、非高铁站点城市的旅游客源竞争力。安六铁路开通之后,以贵阳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凭借其强大的经济规模和实力,会对六盘水市产生不同程度的“虹吸效应”。高铁为六盘水市带来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时,要警惕与预防其他城市把优质资源吸走的风险;安六铁路沿线的枢纽城市贵阳、安顺相对于六盘水节点城市而言,具有更强的区域优势,且地域之间在旅游资源禀赋、地域文化韵味、旅游环境和发展模式上的相似性或同质性,要警惕与预防安六铁路沿线节点城市存在被空间过滤甚至替代的风险。第二,高铁带来的“马太效应”,将影响区域旅游均衡发展。高铁加剧了地区之间旅游业发展将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高铁开通后,一些区位优势明显、旅游发展水平高的区域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具有良好资源禀赋、较强吸引力的景区将越做越强;而一些原本旅游发展较弱的地区、档次较低的景区因无法搭借高铁平台而致区域竞争更弱。
3 六盘水市高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推动安六铁路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融合
3.1.1 “系统完备”,积极推进高铁站场区建设
第一,推进高铁站场建设与旅游形象区建设相融合。高铁站场作为进出旅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区,其建设除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外,设计要充分融合六盘水市地方特色。重点从建筑风格、广场设计、背景音乐、灯光设计、游憩设施、候车大厅、旅游纪念品供给、特色餐饮提供等方面着手,凸显六盘水市地方特色。根据不同站点所在城市资源特色各异,高铁站场的建设要根据其交通功能和旅游价值,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打造,让高铁站成为区域的地标。第二,推进高铁站场与旅游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合理规划高铁各站的商旅服务中心布局,构建铁路旅游的宣传窗口和集旅游咨询、商品展示、商务洽谈、电子商务和票务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场所。
3.1.2 “未雨绸缪”,着力推进临站游憩区建设
依托高铁站场远离景区的地理区位,以高铁站场为核心,注重增强高铁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旅游休憩功能,加速旅游产业和人流聚集,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高铁旅游新业态,按照距离圈层结构合理规划和布局一批临站游憩区,充分利用高铁站场人群聚集优势,科学有序地推进高铁站场及周边区域综合开发。在以高铁为核心、500m为半径的核心区域设置餐饮、住宿、购物、旅游服务、租赁服务等旅游产业要素设施;以高铁站场外500~1 000m半径辐射区,建设旅游综合体、特色民族风情商业街、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等休闲娱乐设施;以高铁站场外1 000m以外半径为扩展区,建设乡村旅游综合体、现代农业庄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休闲旅游项目。
3.1.3 “特色鲜明”,大力推进高铁车厢建设
第一,主动加强与铁路传媒公司的对接合作,积极争取始发客源地城市高铁列车冠名权,以高铁沿线知名旅游景点、知名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商品等命名动车组。第二,积极推动列车车身广告和车厢情景设计“本地化”,在高铁车站大屏幕、车厢电视屏,投放体现六盘水市高铁旅游特色的形象宣传片、风光片、微电影、视频广告;在车厢内的框架海报、动车座椅背垫、桌贴、头枕巾、灯箱等醒目位置,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植入六盘水市高铁沿线区域美景、美食、特产商品等宣传海报;在桌椅上摆放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手册、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高铁旅游专列在听觉上从六盘水市旅游的广播介绍、歌曲播放等方面进行打造;味觉上则从六盘水市特色餐饮如水城烙锅、羊肉粉等,以及特色水果如猕猴桃、刺梨等旅游商品销售供应等方面进行打造。第三,基于高铁车厢设施设备的标准,提高专列硬件质量,完善餐饮、咨询、娱乐、医疗救护等旅游服务功能,在车上提供自助式导游讲解、优惠购买景点门票、预订酒店等服务。
3.2 提高全域旅游对高铁旅游服务的支撑能力
3.2.1 “互通有无”,加强对外交通工具与高铁站点的接驳
根据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对云南高铁旅游服务提升进行的调查问卷统计,乘客认为将高铁用于旅游客运,需要改进的地方占比最高的是“高铁落地交通衔接,达到72.8%”[4]。依此参考借鉴,需提前谋划对外交通工具与高铁站点的接驳工作。将交通工具与高铁站点进行空间整合,提升换乘的便捷性,增设与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之间的交通直达方式。
3.2.2 “串内联外”,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
加快建设高铁站场与所在城市、周边主要城镇、机场和周边主要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公路。大力推进高铁站与周边县城、重点旅游小镇之间的道路建设,保障道路全面硬化,道路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舒适,切实提高县级公路连通能力;完善建设高铁车站与景区之间的连接公路,推动“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建设,重点建设高铁车站至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景观道路和旅游专线,全面提升道路等级;结合交通条件和沿线资源综合情况,设计六盘水市区域特色旅游风景道,突出独特景观、独特主题和切合市场,重点打造六盘水市山地特色、避暑度假、民族风情特色旅游风景道。
3.2.3 “层次多样”,优化旅游住宿设施
高铁沿线各县区应按照适度超前、层次多样、突出品牌的原则,通过标准化评定手段,迅速提升旅游住宿条件,要向社会推荐一批住宿设施。同时,加大对现有宾馆、酒店的改造,提升力度,挖掘社会旅馆的潜力,鼓励发展家庭旅馆,加快发展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积极引导发展品牌连锁酒店,大力推进主题客栈、露营地等特色住宿设施建设,优化旅游住宿设施的结构、档次和空间分布,提升标准化服务水平。
3.3 加大特色高铁旅游产品开发
3.3.1 “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构建独具特色的高铁旅游产品体系
加强景点自身建设,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禀赋与特色,设计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的错位与差异化发展,形成相对优势。在拓展特色化、主题化产品方面,开发运动休闲、避暑度假、冬季滑雪、温泉疗养、生态体验等多样化高铁旅游产品。依托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多元的文化特质、多样的养生资源,结合高铁沿线养生养老旅游项目推出“高铁+山地避暑养生”旅游产品;依托高铁站场3小时经济圈内的高A级旅游景区和高品质的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六盘水市山地特色的河流、森林资源的观光功能,面向高铁游客推出以生态观光、森林观光、峡谷观光、河流湖泊观光为主要功能的“高铁+山水全景观光”旅游产品;依托六盘水市山地、丘陵、高原、台地等丰富喀斯特岩溶地貌资源,以多梯度山地户外运动基地为资源基础,借助每年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专项体育运动契机,尤其是重点围绕六盘水夏季马拉松体育赛事季,推出“高铁+山地康体运动”旅游产品;依托六盘水市文化资源,以历史文化、三线建设文化、消夏文化节、民俗体验等为主题,推出“高铁+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等。
3.3.2 “提质升级”,着力推进高铁沿线景区建设
认真梳理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加快推进高铁沿线重点旅游景区建设。重点以安六铁路沿线的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廻龙溪康养休闲度假旅游景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景区、梅花山旅游景区等龙头景区为核心,形成旅游片区,进而联合成为独具特色的高铁旅游产业带。充分利用高铁客运优势,整合六盘水市旅游资源,提质升级一批传统旅游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着力打造以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等为重点,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的精品旅游景区,争创更多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以市场为导向,紧抓六盘水市旅游重大项目的建设,加快提质升级岩脚古镇、水城古镇等旅游小镇,牂牁江湖滨旅游度假区、廻龙溪温泉文化旅游度假区、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度假区、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旅游文化街区等旅游项目。
3.3.3 “合理配置”,丰富高铁旅游线路组合
高铁沿线旅游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及旅行社推出高铁沿线旅游线路,充分整合高铁沿线旅游资源,根据不同时间、主题、活动、客源等设计高铁旅游线路,构建以1日游、1.5日游和2日周末游为主的线路产品;中远期结合高铁旅游信息平台,以3小时交通圈内的景区为主加快推进旅行社、企业、个人设计高铁旅游线路,构建高铁旅游自选线路体系。
3.4 强化旅游宣传,谋划高铁旅游营销策略
3.4.1 “借题发挥”,注重六盘水高铁旅游的主题性、概念性营销
突出六盘水市旅游的特点、亮点、卖点,寻找市旅游营销的切入点和引爆点。要特别注重高铁时代六盘水市旅游的主题性、概念性营销,设计“坐高铁,游凉都”“坐上高铁带你去凉都避暑”“高铁连通世界第一索道”“高铁抵达南国冰雪城”等主题概念,通过强力宣传,极大地提高六盘水市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推动六盘水市旅游营销,推动六盘水市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借鉴云南省经验,通过携手同城旅游在全国多家门店同期联动开展专场风情体验活动,为高铁旅游宣传助力。制定《高铁旅游团队专项优惠奖励办法》,对持有高铁票的游客给予景区景点门票优惠、酒店优惠。可组织“开往中国凉都的列车——乘着高铁去六盘水”安六铁路六盘水旅游推介活动。高铁沿线城市采取列车冠名的营销模式,推出诸如“中国凉都号”“野玉海号”“梅花山号”等文化旅游高铁列车,将旅游营销与铁路客运营销有机结合。
3.4.2 “借助平台”,全面推进高铁旅游新媒体传播体系应用
进一步建立自由媒体、抖音、微信、微博、网站、网络直播等组成的高铁旅游全媒体传播体系,积极加强与电信部门、互联网,与携程、艺龙、去哪儿、同程旅游等OTA企业紧密合作,依托本地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高铁沿线各类人群的旅游消费喜好和消费习惯,针对性开展宣传营销工作。重点在安六铁路的全线开通之际运用新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高铁旅游氛围;对六盘水高铁旅游进行全方位营销,着力增强六盘水旅游的对外吸引力。
3.4.3 “市场共拓”,创新开展高铁旅游产业组合营销
充分发挥高铁的便利优势,以体验旅游目的地生活方式为营销核心,实现铁路公司、各级政府、旅游企业积极主动对接,开展灵活多样合作,采用“高铁+”产业组合营销,推出“高铁+旅游直通车”“高铁+飞机”“高铁+汽车”“高铁+酒店”“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餐饮”“高铁+购物”“高铁+租车”,以及“高铁+酒店+景区”“高铁+酒店+景区+餐饮”等高铁旅游多种优惠套餐组合,进行捆绑式营销,吸引更多游客。重点采用“优+优”的联合营销模式,立足高铁旅游城市(镇)联盟,以高铁旅游线路为纽带,共同组建旅游促销团队、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制定宣传促销计划,开展大型主题旅游优惠促销活动。鼓励省际、省内与市内旅行社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快设计推出适合高铁客源的高品质、个性化体验型高铁旅游,积极策划六盘水市高铁旅游论坛和六盘水市高铁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近期鼓励六盘水市内旅行社着手谋划高铁沿线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充分整合高铁沿线旅游资源,根据不同时间、主题、活动、客源等设计高铁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5 加强合作,实现区域高铁旅游一体化发展
3.5.1 “互利共赢”,着力构建高铁旅游联盟体系
第一,着力构建区域旅游联盟、高铁旅游城市联盟。全面推进主要客源市场的区域旅游联盟。加强与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如成渝、珠三角、长江中游(中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的联系、沟通与合作,通过友好协商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签署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形成一个区域旅游联盟。在资源整合、客源互动、产品开发、价格制定、门票销售、旅游交通、宣传促销、投资经营、企业设立、经营规范、服务标准、国外营销等各个方面全面合作。推动安六铁路沿线组建高铁旅游城市联盟。主动加强推进安六城际高铁城市联盟(六盘水、安顺、贵阳)建设,按照“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原则,依托安六铁路推出城市旅游合作,推动安六铁路沿线地级市组建“高铁旅游城市联盟”,通过签署联盟合作协议,在旅游线路组织、互享客源、优惠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第二,着力构建高铁旅游企业联盟。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牵头作用,遵循“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餐厅、旅游商品企业、旅游媒体、交通运输企业等),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加快推进高铁旅游企业联盟的组建和运营工作,通过整合企业资源,抱团发展,共同开发旅游市场。
3.5.2 “协调联动”,加强与涉旅部门的深入合作
建立高铁、高速、机场、旅游专线的无缝对接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群策群力共推旅游业发展;与交通、住建、生态环境、工信等部门紧密协作,完善城市公交系统,优化景区交通组织,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完善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高铁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和综合治理活动,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种违规行为,规范和完善旅游市场与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重点对高铁站场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等开展综合整治;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协调联动,开展区域地质环境和气象变化监测及事实分析,加强突发和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理,完善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管理,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协调发改、住建、林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保障高铁旅游相关项目用地储备,各级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林业保护规范方案、城乡建设规划等工作中,应充分考虑高铁沿线和站场周边区域的商业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用地需要。
4 结语
2020年7月8日,安六高铁通车运营。安六高铁开通以后,要具体结合高铁实际形成的区域旅游发展最新格局与最新态势,及时调整高铁旅游发展的战略方向、客源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组合等,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全面满足新时期游客的旅游需求。同时,地方政府、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等要在政策环境、招商引资、人才吸引、项目策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发展联动,为六盘水市高铁旅游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另外,安六铁路开通后,实际产生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旅游经济联系、旅游产业结构变革等方面依然值得持续关注,且需深入开展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