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部起病的感觉运动神经元病一例

2020-12-31唐海燕罗苏珊曹文杰

上海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三叉神经波幅

唐海燕 罗苏珊 曹文杰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进行性面部麻木伴闭目不全、饮水呛咳1年半”入院。1年半前患者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面部、口周麻木,左眼闭合不全,饮水呛咳,按“面神经炎”治疗半个月,病情未改善;起病10 d后渐出现咀嚼费力。半年后出现口齿含糊,并进行性加重。入院前2个月出现右侧面部、口周麻木,右眼闭合不全。症状偶有晨轻暮重表现。病程中否认发热、头晕头痛、肌痛、肌肉跳动等。发病以来进食少,体重下降20 kg左右。既往史无殊,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构音差,对答切题。双侧角膜反射差,咀嚼肌肌力正常。左侧鼻唇沟浅,双侧闭目、闭唇肌力差,鼓腮漏气。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减弱。伸舌不能,舌肌萎缩。抬头肌力Ⅲ级,四肢肌力Ⅴ级,腱反射(+),双侧掌颌反射(—),病理征未引出。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针刺觉减退。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血糖、血脂、ESR、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均正常,肿瘤标志物CA72-4为17.06 U/mL(正常值<8.20 U/mL)。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120 mmH2O(1 mmH2O=0.098 kPa)。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微生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和四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Q1b)抗体阴性,脱落细胞检查提示偶见淋巴细胞。新斯的明试验阴性。头颅MRI扫描、颅颈交界处MRI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部分被检肌(舌肌、轮匝肌)见纤颤正尖波,轻收缩部分被检肌(舌肌、胸锁乳突肌、骨间肌)见运动单位电位偏宽大伴或不伴多相电位增多,重收缩募集减少或未引出。神经传导:面神经运动传导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未引出。瞬目反射:左侧刺激眶上切迹左侧眼轮匝肌记录R1和R2未引出,右侧记录R2潜伏期正常范围,右侧刺激眶上切迹右侧眼轮匝肌记录R1和R2潜伏期正常范围,左侧记录R2未引出。重复电刺激:低高频刺激被检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未见明显衰减或递增。住院期间给予免疫球蛋白0.4 g/(kg·d),连用5 d,患者构音障碍较前略有好转后出院。随访至今,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或恶化。该患者以不对称性口周麻木起病,累及三叉神经脊束核、面神经、舌咽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或神经核,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排除延髓空洞症、干燥综合征、成年起病的丹吉尔病(Tangjier病)、运动神经元病等,最终诊断为面部起病的感觉运动神经元病(FOSMN综合征)。

2 讨 论FOSMN综合征是由澳大利亚的Vucic等[1]最早报道和命名的。该病好发于40~70岁人群,目前仅见1例为儿童起病[2],男性约占2/3[3]。除个别患者为急性起病外,绝大多数患者隐匿起病,病程为1.2年~46年,平均病程为8.2年,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麻木、感觉异常为首发表现,逐渐累及头皮、颈部、躯干上部和上肢,部分伴有角膜反射异常。运动症状出现于感觉症状后数月或数年,呈自上向下进展,主要表现为面肌麻痹、咬肌无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舌肌萎缩,以及上肢痛性痉挛、束颤、肌无力和肌肉萎缩等,部分病程较长者也可累及下肢[4]。运动症状以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为主,少数合并上运动神经元受损体征,与病情快速进展有一定关联[5-6]。近年来发现部分FOSMN综合征病例可伴随性格改变、执行功能受损[7-8]。

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早期曾发现个别病例存在一些自身抗体,经免疫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认为发病机制可能与机体免疫有关[9]。但随着报道病例的增多,免疫机制逐渐被否认,绝大多数病例经免疫治疗无效,病理研究更是支持该疾病是一种变性病。Vucic等[1]通过尸检研究,提出该综合征是神经系统变性病这一观点。Sonoda等[5]和Ziso等[10]通过尸检研究发现,在延髓、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内存在着TAR-DNA结合蛋白43(TDP-43)阳性包涵体,提示FOSMN综合征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额颞叶变性(FTLD)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间存在关联。2019年英国学者对1例伴有性格改变的FOSMN患者进行尸检发现,TDP-43异常分布于丘脑底核、脊髓(包括背根神经节)、脑干和其他脑深部核团。但与典型的ALS和额颞叶痴呆(FTD)的TDP-43不同,其TDP-43并非多见于神经元内,而是主要见于少突胶质细胞,在细胞质内呈线团样浸润[8]。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FOSMN综合征可能属于FTD-ALS谱系或与该谱系存在重叠。分子遗传学研究也证实,FOSMN综合征与ALS和FTD之间存在关联性。西班牙学者发现1例伴有执行功能受损和额颞叶萎缩的FOSMN综合征患者存在TAR-DNA结合蛋白(TARDBP)和SQSTM1(Sequestosome 1)基因的杂合突变[7]。国内学者也发现了1例FOSMN综合征患者存在TARDBP基因突变[11]。TARDBP基因突变见于4%的家族性ALS患者和1.5%的散发性ALS患者,以及一部分帕金森病和FTD患者[12],主要为有明显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患者,以及一小部分认知受损的患者[13]。SQSTM1基因也与ALS致病相关[14]。

FOSMN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查瞬目反射有助于诊断。典型病例表现为R2延迟或缺失,提示三叉神经脊束或脊束核受累[4]。上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腓肠神经SNAP波幅正常,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且上肢SNAP波幅改变与病情存在相关性,有助于客观评估病情变化。

该病早期仅出现三叉神经支配区域感觉症状时,与良性或特发性的三叉神经感觉性神经病难以鉴别,均表现为Aβ纤维受累,只能随访[15]。双侧同时出现三叉神经病变常与结缔组织病相关,例如系统性硬化、未分化的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详细询问病史,以及进行风湿免疫标志物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男性患者表现为三叉神经受累者需行基因检测,排除Kennedy病。

由于FOSMN综合征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对免疫治疗无效。有个案报道使用利鲁唑治疗,具体疗效不详[10]。该病整体预后较ALS稍好,病情进展较慢,但个别伴有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患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

(该论文经评审,已入选“春蕾杯”病例报告评比)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元三叉神经波幅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运动神经元的模型研究方法
A Miracle of Love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为什么负重后手臂会发抖?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浅谈行进运动与脊髓运动神经元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