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治疗浅析

2020-12-31宋春文

兽医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活苗浆膜血清型

宋春文

(邵东市农业农村局,湖南邵阳 422800)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在鸭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无明显季节性,但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一旦出现若不及时防治,在短时间内会极大的增加死亡率,会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1 病原

病原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属黄杆菌科,为革兰氏阴性、无鞭毛、不运动、不形成芽胞的小杆菌,不能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苛刻,能在兔血或巧克力琼脂上生长,菌落为圆形,光滑湿润,奶油色。现有2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无或少交叉保护。

2 流行特点

这种疾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最易感染的鸭是2-3周龄;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最为严重的季节在比较寒冷的冬春季,且死亡率较高。该病可经过皮肤或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与传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育雏期间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不佳如空气流通不畅、潮湿、卫生条件不好,再加上粗放饲养,饲料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微量元素不足等。

3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病例,通常出现在发病初期,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低沉、行动迟缓、嗜睡、缩颈、共济失调、食欲不振或伏卧不起等;眼分泌物增多,眼眶周围的羽毛湿润、粘连;鼻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分泌物凝固后堵塞鼻孔,使病鸭呼吸不畅;腹泻,排白色粘稠样粪便,部分病例存在腹胀的情况;病鸭死前神经症状明显,如头颈震颤或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最后抽搐而死。该病病程较短,通常为1-3天。

慢性型病例多见于4周龄以上的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愿走动、多伏卧,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倦怠、保持犬坐姿,常伴有呼吸道症状,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有的病例引起脑膜炎,会出现共济失调、摇头摆尾或痉挛性点头的情况,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时会出现转圈、头颈歪斜的情况;遇有惊恐时常出现痉挛、转圈或倒退;病鸭身形日渐消瘦,最后会因为衰竭而死。也有少数病鸭存活下来,但是发育不良,极易被健鸭踩踏而死[2]。

4 病理变化

浆膜表面纤维性渗出物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常可覆盖全身的浆膜,最为明显的为心包膜、肝表面、气囊(俗称“三炎”病变)。大部分病鸭全身会出现脱水性心包炎、心包液增多的情况,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会填满整个心包,纤维素性渗出物会附着在心外膜上,由此会导致心包膜厚度增加,表面十分粗糙;病程较长者,心包膜和心外膜或胸腔存在粘连的可能性较大。肝肿大,颜色为土黄色或橙红色,质地比较脆,一层颜色为灰白色或灰黄色且极易剥离的纤维素膜会覆盖在肝表面,病程较长者还会出现干酪样渗出物且很难剥离。气囊壁存在增厚的情况,比较浑浊,纤维素性渗出物会出现在不透明的表面上。一些病例存在腹腔积液、胆囊肿大的情况,脾脏肿大表面斑驳呈大理石样。感染严重和病程较长的病例见输卵管阻塞。有神经症状的病例,可见脑膜血管呈树枝状充血,脑水肿,有出血斑点;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感染的病例可出现纤维素性脑膜炎。局部感染的皮肤病变主要为局部颜色变深或发黄,切开后在皮肤和脂肪之间有黄色渗出液。出现腹泻的病死鸭常脱水,眼球下陷。部分慢性病例常出现单侧或两侧跗关节肿大、关节液增多的情况。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细菌的分离和鉴定、PCR鉴定及免疫荧光抗体诊断等。分离到的致病菌开展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可见该病菌对强力霉素、头孢噻呋、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黄连素、阿米卡星低度敏感,对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保持中度敏感。

6 科学防治

6.1 预防措施

改善育雏条件,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致关重要,进雏第一周保持32℃左右育雏温度,以后每周降低1-2度;育雏室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干燥和空气新鲜,地面垫草需要及时更换,用具保持干净、清洁并定期进行清洗,严格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对于天气变化密切留意,做好夏季防暑与冬季防寒工作,避免风吹日晒雨淋等,饲料的更换需保持循序渐进性;强化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出栏后彻底消毒圈舍场地。

免疫接种,现阶段报道使用的疫苗有1、2、4、5型铝胶复合佐剂四价灭活苗、甲醛灭活苗、油乳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等均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保护,故建议制作自家场灭活苗。肉鸭在3-7日龄颈背皮下注射灭活苗,每只0.3-0.5毫升;种鸭7日龄首免,20-30日龄二免,160日龄三免,330日龄四免。

6.2 治疗措施

笔者在实践中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具体方法是:全群投药

使用20%氟苯尼考100g,10%多西环素200g,黄连解毒散500g,拌料200kg,每天一次,连用3d;取500ml鱼肝油,兑水750kg,每天一次,连用3d,若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连续使用5天。

7 结束语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与科学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活苗浆膜血清型
结直肠癌浆膜受累(pT4a)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效果评估
猪场常用疫苗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