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國中古制度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2020-12-31李學東北京師範大學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20年0期
关键词:大學社會中國

李學東(北京師範大學)

2019年12月6日至8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中古制度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來自中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報社的80餘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此次學術研討會共收到海内外學者提交的論文50餘篇,涵蓋内容十分廣泛,主要圍繞視角轉换與制度變遷、石刻碑誌與地方社會、敦煌文獻與絲綢之路、經濟發展與城市變革、中原王朝與邊疆民族、宗教信仰與陰陽符讖、歷史書寫與文本批判等專題展開深入討論,進一步推動了中國中古社會的研究。

一、 視角轉换與制度變遷

制度史作爲中古史研究的傳統議題,在前輩學者的不懈耕耘下,已積累了較爲豐碩的成果。如何進一步推進制度史的研究,成爲相關學者亟待解決的問題,觀察視角的轉换使得舊有論題煥發新的生機。首都師範大學王銘副教授《北魏孝文帝“高祖”廟號芻議》指出北魏孝文帝“高祖”廟號,存在多方面的廟制安排與政治考量,既關涉孝文帝的生前身後評價與太廟地位的評價,又關係北魏孝文以降的政治合法性敘述。西北大學特聘教授、中正大學榮譽教授雷家驥先生《隋驍果部隊與大業備身府制度研究——傳統制度寫法與制度史研究的一些心得》闡述了制度與制度史的傳統寫法與特色並詮釋了制度史的研究要領,同時探討了隋驍果部隊與大業備身府制度。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吴麗娱女史《格與禮法: 再談高宗朝三次修格的内容與傾向》認爲高宗朝永徽、龍朔、儀鳳三次修格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政治方向,構成了高宗朝禮法變遷的歷史;其用意旨在皇帝即位或者政治轉舵之際顯示除舊佈新或更新政治理念的目的。日本中央大學妹尾達彦教授《五陵親謁: 從武周到玄宗的陵墓與都城》從都城史研究的角度,論述了唐玄宗親謁五陵的政治史意義以及武周至玄宗時期都城與陵墓之間的關係。唐玄宗爲加强中央集權,將都城的中樞機构從神都轉移到長安,兼以營造橋陵與維護五陵等方式來實現政治目的。

經濟制度的探討主要集中於土地制度和賦役制度兩方面。河南大學耿元驪教授《隋唐土地制度變遷與時代分期》以“唯物史觀”爲理論分析工具,來考察隋唐時期土地制度的變遷過程與時代分期,有利於進一步思考這一時期社會基本面貌和基本社會關係,同時爲判斷時代演變趨勢提供新的視角。福建師範大學吴樹國教授《唐宋之際户税變遷問題再議》聚焦於學界聚訟紛紜的“唐宋之際户税變遷”問題,並圍繞兩税錢的實質、計税依據、唐後期據貫均税之性質以及中國古代户税的角色與功能等關鍵問題,重新加以探討。華東師範大學黄純艷教授《總量分配到税權分配: 王安石變法的財權分配體制改革》以王安石變法及朝廷財政催生財權分配體制的新變化爲觀察視角,將以税權分配爲特點的財政新體制予以披露,旨在重新闡釋王安石變法的内涵和影響。雲南大學田曉忠副教授《論宋人的賦役觀及宋代役法改革》指出縱觀中國古代的賦役改革,宋朝的賦役制度調整與改革最爲繁劇。宋人以均平賦役、應對國家聚斂爲核心的賦役觀,既是對傳統儒家政治倫理的承續,又體現出新的時代特色;透過宋人關於宋朝賦役問題的不同主張,我們得以進一步加深對宋代役法改革的認識。

二、 石刻碑誌與地方社會

對於中古史研究而言,有限的史料時常成爲研究者探討學術問題的羈絆。近年來,大量刊佈的石刻碑誌材料成爲中古史研究的重要助力,爲中古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日本東洋大學榮譽教授高橋繼男先生《隋唐時期國號“隋”字的字形演變及其背景》廣泛利用石刻碑誌資料,揭示了隋唐時期國號“隋”字的字形變化及政治文化背景。陝西師範大學拜根興教授《兩方靺鞨人墓誌與神龍宫變新探》探討了靺鞨族蕃將李多祚與其侄李承嗣兩方墓誌所披露的若干問題,指出在武周、李唐政權交替之際,守備京城的蕃將頻繁參與宫變,並扮演重要角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於對唐朝的感恩,另一方面則是入唐蕃將權力欲望的膨脹所致。唐玄宗年間蕃將屢擔大任、拱衛邊疆,其緣由或可追溯到神龍、景龍年間的歷次宫變。日本明治大學氣賀澤保規教授《新發現的顔真卿〈西亭記〉殘碑的解讀及其歷史意義》介紹了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陳列的顔真卿《西亭記》殘碑之概況,進而嘗試復原碑文内容並圍繞與西亭碑相關的人物作出討論,同時探究了湖州刺史在顔真卿仕宦經歷中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牛來穎研究員《〈唐鄭鍇墓誌〉所見唐後期三川鹽政》以《唐鄭鍇墓誌》爲切入點,闡述了志主鄭鍇的家世與仕宦經歷,通過將傳世文獻與墓誌資料相對照,揭示了唐代三川鹽鐵專賣系統在唐後期的運作。首都師範大學游自勇教授《“會昌毁佛”後之寺院重建與規制——以“李蠙贖寺碑”和“牓”爲中心》利用李蠙贖寺碑與兩通牓文,試圖揭示唐代會昌毁佛之後如何通過地方重建寺院來填補原本圍繞寺院所形成的權力真空,以及由此對地方社會發展進程産生的影響。西北大學李軍教授《碎片還是細節?——唐大中三年宣宗收復三州七關進程再探討》借助石刻資料,考察了唐大中三年宣宗收復三州七關的具體進程,指出唐宣宗收復三州七關的最大意義在於統治合法性的構建,並揭示了三州七關收復與内部政務以及党項經略、歸義軍設置之間的關聯。南開大學夏炎教授《〈百門陂碑〉所見唐代地方官府水旱祈禱與地方治理》以《百門陂碑》爲例,探討唐代地方官府水旱祈禱與地方治理之間的關係,指出水旱祈禱對地方治理具有重要意義,水旱祈禱獲驗是唐代地方長官獲得完美政績,實現地方治理目標的重要途徑。北京師範大學游彪教授《由“鄞縣”到“臨安”: 兩宋之際四明史氏的崛起道路》借助石刻碑誌資料,指出兩宋之際四明史氏家族的崛起與興盛不僅有賴於家族成員的奮鬥,同時也與時代環境及各種偶然性因素息息相關。

三、 敦煌文獻與絲綢之路

敦煌文獻作爲中古史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學界對其研究一直熱度不減,相關成果層出不窮。天水師範學院陳于柱教授、張福慧副研究館員《敦煌藏文本P.3288V〈逐日人神所在法〉題解與釋録》對敦煌藏文寫卷P.3288V《逐日人神所在法》予以題解與釋録,使學界對吐蕃醫學文獻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並爲研究吐蕃醫學的形成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新史料。湖南科技大學聶志軍教授《敦煌寫本S.3905再研究》通過核查原卷,對敦煌寫本S.3905部分疑難字詞重新釋録和校注,進而探討了其寫作年代、定名及内容等問題。北京理工大學趙和平教授《武則天時期的宫廷寫經》介紹了武則天時期的宫廷寫經情況,並對其所反映的制度設計和社會影響以及中古社會民衆信仰與社會生活之關係作了探討。中國社會科學院陳麗萍副研究員《再議唐代户絶家庭財産的處理——以BD09352號爲中心》對唐代的户絶概念及遺産處理原則加以釐清,並以國圖藏敦煌文書BD09352號爲例,探討了財産處理過程中的各種規則與變數。蘭州大學趙青山副教授《三件僞敦煌遺書〈天皇梵摩經〉考》對三件敦煌遺書《天皇梵摩經》進行了辨僞,通過梳理其收藏與流傳狀況並對其内容進行考辨,認爲三件文書皆屬後世僞造。

絲綢之路作爲東西文明交流的孔道,促進了各地區之間的人員流動與文化交融,圍繞絲路衍生的議題歷來爲研究者所重視。河西學院吴浩軍教授《鎮墓瓶在絲綢之路的流播與衍化》闡釋了鎮墓文的含義及其書寫材料,並根據考古報告,提出鎮墓瓶的使用年代集中在東漢、曹魏西晉與十六國三個歷史時期,分佈在關中平原、洛陽盆地、三門峽谷地和河西走廊四個主要地域;認爲鎮墓瓶在絲綢之路上的流播與衍化,不僅展現了漢文化的影響力,還印證了敦煌文化的燦爛。首都師範大學王永平教授《漢樂與胡風: 〈慶善樂〉誕生的歷史語境及其政治象徵》在全面梳理《慶善樂》發展脈絡的基礎上,指出《慶善樂》誕生在隋末唐初久經喪亂、人心思治的背景之下,是漢樂與胡風融合的産物,象徵著唐朝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體現了“功成慶善、以象文德”的治國方略。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大學教授王小甫先生《唐代絲路運作與華夏制度文明》從古代絲路運作的視角出發,將文獻史料記載和考古文物遺跡相結合,探討唐代關津制、羈縻制、市場制、幣制、商業税制、館驛制、司法制以及國家體制與國家觀念等制度的實施情況。中國社會科學院楊寶玉研究員《晚唐敦煌文化中的江南因素及其對絲路研究的啓示》通過對敦煌石窟藝術、敦煌地區現存文物,尤其是敦煌文書的剖析,將晚唐敦煌文化中存在的江南因素予以披露,進而援引晚唐之時居留敦煌的江南文士張球作爲例證,來論述江南與中原文化傳入敦煌的緣由。上海師範大學張安福教授《全球史視野下的塔里木盆地調查路徑研究》提出在全球史視野之下,環塔里木歷史文化資源的調查路徑要以代表性的文化遺存爲基點,以塔里木盆地南北兩道爲主綫,由點到綫,由綫到面,這是基於塔里木地區及周邊不同時期人群流動與文化融合的特點所做出的選擇。雲南大學張錦鵬教授《聞香識人: 宋人對進口香藥的利用與他者想象》從消費、流通和文化三個層面揭示了香藥作爲商品背後的社會文化意義,認爲宋代進口香藥作爲一種象徵符號被統治者用於强化權力和培植忠誠,也成爲朝廷控制商人和管制市場的手段;此外,香藥作爲社會大衆消費的一種域外商品,充當著宋人認知域外世界的介質。

四、 經濟發展與城市變革

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關係王朝的長治久安,因而歷代統治者均高度重視;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城市的出現,都市史也由之成爲重要研究領域。北京師範大學王培華教授《西漢公主的身份性財産收入估算》借助量化研究方法,從食邑和湯沐邑、田宅奴婢及經營、園林、賞賜和繼承等方面,探討了西漢公主的財産性經濟收入狀況。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嚴耀中先生《魏晉南北朝“醫”身份辨析》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醫”的身份及社會地位作了考察,指出醫者擁有的獨特知識和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地位與身份的升降,有助於減輕社會的封閉性。河北大學廖寅教授《形勢户何以稱“形勢”?》在詳細梳理前輩學人成果的基礎上,發現學界關於宋代形勢户稱爲“形勢”之原因仍有未發之覆,以此爲契機,對宋代形勢户的内涵與外延作了進一步解讀。河北大學張春蘭副教授《〈樂府詩集〉紙背明代揚州府泰州寧海鄉賦役黄册户頭散頁綴合復原》將上海圖書館藏明末毛氏汲古閣刻公文紙印本《樂府詩集》紙背所存“明正德七年(1512)揚州府泰州寧海鄉賦役黄册”作爲研究對象,選取其中一組帶户頭黄册散頁加以綴合、復原,並闡釋了其重要史料價值。

城市社會的探究,學者主要聚焦於唐宋時期長安、洛陽和江南縣城的變化。北京師範大學寧欣教授《唐都建設與外來勞動力》指出在唐都長安的發展過程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娱樂業對人口的需求與日俱增,大量外來人員湧向城市,對城市建設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官府對外來無户籍人口限制的鬆弛,使其本身身份逐漸發生變化,最終由流動人口轉爲常住人口。上海師範大學張劍光教授《唐五代江南縣城的空間規模和結構》從分佈情況、規模、城牆的修築、内部空間結構等方面對唐五代江南縣城作了整體性考察,認爲江南縣城在城市建設上呈現出一定的區域特色,這是與江南經濟的發展相適應的。北京師範大學陳濤副教授《“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時空視域下唐代長安城的牡丹分佈及其反映的城市變革》指出牡丹在唐高宗武后時期被引種到長安禁苑,至唐玄宗時期已擴展至官員私第等領域,唐代中期以降,則在城市的公共空間廣爲分佈。牡丹在長安城空間分佈的變化反映出城市人口、城市經濟、城市文化、城市景觀等方面的城市社會變革。洛陽師範學院毛陽光教授《唐宋時期的萬安山與洛陽城——以出土墓誌爲中心》通過對相關墓誌的研究,探討了唐宋時期作爲重要塋域的萬安山與洛陽城的互動關係;指出萬安山之所以能够成爲唐宋洛陽的重要塋域,與唐宋時期洛陽城市的發展以及政治地位的提高密不可分。

五、 中原王朝與邊疆民族

六、 宗教信仰與陰陽符讖

受新史學風氣的影響,宗教信仰方面的論題逐漸被納入學者的視野。武漢大學姜望來副教授《從天安寺到永寧寺: 劉宋、北魏皇家大寺與南北形勢》揭示了天安寺與永寧寺之間的聯繫及政治與宗教意義,進而闡釋了南、北政權皇家大寺對當時皇權政治、南北形勢與佛教祥瑞的深刻影響,對於深入認識中古整體歷史進程的綫索與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雷聞研究員《隋唐時期的聚衆之禁》通過對隋唐時期的“聚衆”及國家禁約的考察,指出其與中央集權的重建密切相關,藉以闡釋隋唐國家與宗教儀式之關係。首都師範大學劉屹教授《静琬的大誓願與衆生的小福祉——從房山石經題記看“末法思想”的盛衰》以房山石經所記静琬的“大誓願”與衆生的“小福祉”爲研究視角,探討了“末法思想”對唐初以後中國佛教的實際影響,認爲在輪回果報的理論背景下,如何積累功德的個人利益需求是吸引廣大信衆投身刻經事業的真正原因。復旦大學余欣教授《讖緯與方術: 〈龍魚河圖〉考索》指出讖緯應置於傳統中國方術體系中加以理解,並嘗試以《龍魚河圖》爲例,在整體方術背景之下,探討讖緯研究的新路徑。北京師範大學趙貞教授《李淵建唐中的“天命”塑造》從陰陽符讖的角度考察了李淵建唐過程中的正統塑造與“天命”宣傳,進而揭示了陰陽符讖對於中古政治文化的重要影響。

七、 歷史書寫與文本批判

傳世文獻疊經層染,已難得其真,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進行史料批判,或可還原其本來面目。厦門大學陳支平教授《〈孝經〉釋義及其變遷》闡述了孝道所涵蓋的五個層次,認爲“孝”不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同時對“孝”的含義變遷進行了重新詮釋。中國社會科學院黄正建研究員《〈舊唐書〉所涉“安史之亂”用語淺析——兼與〈新唐書〉比較》通過分析比較《舊唐書》與《新唐書》所記“安史之亂”相關用語,發現《舊唐書》用於描述“安史之亂”的詞語可分爲三類,包括史官對史實的敘述,引用的詔敕、表奏、書信、對話中的用語以及在“史臣曰”和“贊曰”中的後晉史臣的用語。並指出史官通常用“反、亂、逆、叛”等詞描述安史之亂;較之《舊唐書》,《新唐書》在描述安史之亂時,遵循了較爲客觀的敘述原則。中央民族大學蔣愛花副教授《唐代民族政策的光與影: 以和親公主爲觀察視角》借助唐代和親的官方記載、圖像資料與藏文民間傳説,指出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的美好形象存在著形象製作和再造的嫌疑。究其原因,實則是和平的信念深入民間,民衆渴望和平、懼怕戰争的政治訴求對於和親公主形象的製作與再造産生重要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孫靖國副研究員《鄭若曾系列地圖的版本、來源和繪製群體——兼談明代地理知識的傳播》以鄭若曾著作中地圖的來源爲切入點,對鄭若曾地圖的版本、資料來源作了分析,並進一步討論了其在中國地圖學史上的地位。

八、 結 語

本次國際會議圍繞“中國中古制度與社會”這一主題,與會學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與交流,極富啓發意義。總體來看,呈現以下特點:

1. 論題廣泛,跨度時代長。與會學者提交論文既有對政治史、制度史、經濟史等傳統議題的關照,又有對宗教信仰、文本批判等新史學的聚焦。這些論題上自兩漢,下訖宋明,瞻前顧後,左顧右盼,有助於探察中古社會的整體風貌與時代特點。

2. 重視新材料的開掘。與會學者提交的論文中,注重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相互印證與發明。尤其是墓誌石刻與敦煌遺書的開掘與利用,既有材料上的新突破,也有“二重證據法”的實踐,堪稱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

3. 學術評議環節較爲激烈,所提問題一針見血,對於學術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4. 參會學者既有久負盛名的學界名宿,又有近年來成績斐然的中青年學人,老、中、青三代學術骨幹齊聚一堂,蔚爲大觀。

本次會議主題涵蓋的“中國中古”,借用了何茲全先生的提法。自1934年何茲全先生發表《中國中古時期的佛教寺院》以來,“中國中古”的提法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同。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中古史聯誼會”和“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的系列學術活動,進一步提昇了“中國中古”的時代内涵。本次會議的主旨是在繼承何茲全先生學術理念的基礎上,綜合利用出土文獻,整合學界力量,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力求在推進中古社會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

猜你喜欢

大學社會中國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COMPLAINER’S CALAMITY
大学女生的日常
那些大学时立过的flag
社会版
社会版一
社会版(十二)
爷爷的家长会
中国哪里最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