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

2020-12-30徐慧青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徐慧青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的教学是广大学生建立并提高写作功底和文学素养的重中之重。笔者对语文素养的描述、培养高年级语文素养的意义以及如何提高高年级语文素养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语文素养概述

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语文分数上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语感和情感感悟、思维和道德素养。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首先是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语文素养肯定是要以基本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基础的认字、写作和阅读能力。其次是语感和情感的获取。在拥有了基本的学习能力之后,接下来就要对学生的语感和主旨思想的领悟能力进行培训,教育学生怀着感情朗诵文章的能力,从语句中领汇作者当时情感,让呆板的文字活起来。最后是学习思维和道德素养。语文教学的高级境界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思维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的全面性,不可单一地关注学习成绩,要加强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二、培养高年级语文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部环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新的事物充满想象和渴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语文世界的大门,拓展阅读范围,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学品读和欣赏的能力,提高感悟文学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在众多文学巨匠深厚的文学素养中汲取精华,在不知不觉着中影响他们,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高年级语文素养有利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这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须以素养提升为准。在学生对某篇课文或者古诗很感兴趣的情况下或者对重点文章和诗词进行拓展延伸时,比如讲解文章故事的大背景和最后结局,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进行分析和讨论时,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借此机会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以加深理解。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丰富的课本知识,还拓展了阅读视野,让学生把课本越学越厚。除此之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会帮助学生收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性格特点,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多方面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阅读文章,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喜欢和同学讨论,在碰撞中激发学习的灵感。虽然学习方式不同,但有相同的目的,即高效学习。

(三)有利于践行现代教学理念

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有利于践行现代教学理念。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适当地减轻对分数等量化数字的看重程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的提升。这与现代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现代教学理念淡化了学生成绩,要求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创新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望。教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需注意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情况的结合,让呆板的知识变成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细节,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因此,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快小学教学素质的提升,顺应了新课标改革的大方向,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优化课程内容,提升人文素养

培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素养,对教师教学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在同样的课时内,不仅要完成课本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素质提升的能力。教师只有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心研究课本内容,深入体会中心主旨,丰富课堂讲授知识,创新教学设计,才能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大潮流,立于不败之地。以《北京的春节》这一堂课为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资源的整合,适当拓展知识范围,采用多媒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生动展现北京过年期间贴对联、放爆竹、吃饺子、收红包的热闹景象。同时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讨论,介绍自己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这样,就把教学理论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了一起,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也能充实学生的情感内容,凝聚自己对故乡和祖国的敬爱之心。

(二)多方式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要求变通,不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要努力发挥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也越来越成为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同时也是相关主体育人价值的重要评判指标。基于此,语文教学者应牢牢把握广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之中,实现理论知识的深化以及實践能力的提升。

(三)联系生活,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培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素养需要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联,使生涩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亲近可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古诗《石灰吟》为例,教师在讲授古诗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石灰是如何加工而成的,并整理成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石灰的形成过程,强化千锤百炼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的领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注重积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注重学生在教学和生活上的素材积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学习散文或者名家名篇的时候,教师要酌情鼓励学生多学习积累精美的文段和语句,能做到熟记背诵最好。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用来收录各种各样的经典词句,平时多翻看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另外,教师在课外拓展的时候,也可以侧重文字的积累,将优美的句子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在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同样的成语可以造不同的句子,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去。

四、结语

培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关联,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才是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