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重建,再塑心灵

2020-12-30郭林

下一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

郭林

摘 要:作者通过对一例因为自卑学习焦虑并伴有轻度的强迫行为的初一女生,利用认知重建的方法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焦虑的形成、危害如何面对,最终帮组其降低自己的强迫行为,恢复自己正常的学习状态,指导效果良好。

关键词:自卑心理;学习焦虑;认知重建

一、个人基本情况

1、 一般资料

小娜(化名),女,13岁,初一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羞涩文静。父亲残疾,脾气比较暴躁。母亲是普通女工,薪水不高,家境相对比较困难,但很关心女儿学习。该同学很学习成绩不差,却总是沉默,从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也很少微笑。对老师很信任。

2、个人主诉

我上小学成绩很好的,也有朋友,可从来不敢邀请他们到我家里面去,怕他们看不起我。有时我也想有朋友,可总害怕他们嫌弃我,或者带着目的的交往。上课的时候我要写很多东西,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想写下来,我总害怕一下课便什么都忘了。班主任找我谈过几次,可我总是控制不住,我害怕遗漏,考试时很多题目我都清楚,为了不出错我总是一步一步细细的写,可还没等我写完,考试时间就到了。所以每次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为能有个不错的成绩,每天晚上我都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也会觉得很疲惫,可如果提前的话,我又会睡不着,心理老觉得堵得慌。

3、他人反映

班主任的反映: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几乎没有朋友,很尊敬老师。学习刻苦认真,但精神状体似乎并不好,总担心自己不够认真听少了或者听漏了,甚至会把老师所说的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平时的作业(包括考试)除了正规答题外她会把和题目相关的内容包括解题思路都会一字不漏的写下来的。她的认真劲让人害怕,可在课堂上却很少主动的回答问题。

同学的反映:除了同桌外,很少与他人交往,没有知心朋友。在教室里总是低着头,甚至走路也不抬头。学习很用功,连下课也不离开位置,除了上厕所。放学后总留在教室写作业,很晚才离开,可是成绩一般。

4、观察和了解

该生衣着不够整洁,看得出来她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比较弱,性情柔顺,说话细声慢语,当问到她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时,她居然嚎啕大哭,说她自己其实也明白,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她的眼光也并不游离躲闪,对心理老师坦诚信任。进一步了解得知,妈妈只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但很少涉及到她的心理层面,母女之间交流特别的少。母亲文化水平不高,谈吐较木讷,这或许是当事人感到自卑的原因之一。

二、分析诊断

该生由于家庭的原因感到自卑,想通过学习成绩建立起自信而引发的学习焦虑,紧张等,时常觉得胸闷呼吸不畅精神状态不佳,睡眠不充足,伴有晕眩盗汗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学习。同时伴有轻度的强迫行为,比如总害怕自己少听漏听,强迫自己把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等。

三、目标与效果评估标准

最终目标:该生的主要问题是自卑焦虑轻度强迫行为,因此最终目标是降低焦虑,改变自己的强迫行为,提高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具体的咨询目标和效果评估标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制定:

认知方面:让该生明白她的问题其实都是来源于自卑和学习焦虑,明确压力是如何在躯体上表现的,知道调节自己情绪缓解焦虑的方法,提高自我人知感。

情绪方面:用倾诉的办法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能与朋友亲人多沟通多交流,减低自己的压力,并逐渐让自己开朗起来。

行为方面:发展针对焦虑情景问题的解决能力,学会放松,能轻松的投入学习。

四、指导策略及过程

第一阶段:正确面对自己的焦虑及强迫,提高该学生的自我认知。

了解个人成长史和目前的主要症状,和她探讨辅导目标及焦虑反映如何影响到自己的日常机能的。对此种焦虑采取“顺其自然,为所档位”的态度。即对焦虑不关注、不苦恼、不对抗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被同学的看法所左右。端正自己听课的心态。对自己的焦虑如果实在不知道该给谁诉说的话可以采取写日记的方式来缓解的。

善于调节自己:当觉得疲劳、紧张的时候就应该适时的调整一下,比较简单的方法比如听听音乐、洗个热水澡、课间到室外散散步做做操、和朋友聊聊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深呼吸调节、每次考试前微笑一下并对自己说“我能行,因为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情景练习:

课堂情景:课堂上不要只注意老师说了些什么,注意有效信息的筛选及而老师们分析问题的方式,只选取必要的信息做记录。放松心情,享受课堂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不要把这些内容看得过重,因为即便是课堂上的重点考试的时候也不一定涉及。小组合作和老师提问的时候要大胆的声音洪亮的吐字清晰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家庭情景:改变自己的意识多和家人交流,开心的谈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与同学相处的情况,自己所学的新的知识等等,也帮妈妈做做家务。也多和父亲交流,情绪一定要愉悦饱满,并为此而感到高兴。

交往情景:在路上遇到同学或熟识的人不要紧张,主动大方的和他们打招呼,可以和关系近一点的同学约好一起上学放学。对自己的家境也不用遮遮掩掩,这和你自身没什么关系,与人交往不是因为对方的家境而是因为自身的人格,在这一点上你和他们是平等的,所以你无需自卑。多参加集体项目,大方的加入到群体中,对有困难的同学主动的提供帮助。

第二阶段:在继续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寻求班主任及其母亲的帮助来更好的提高小娜的自我认知,塑造其积极自信的内心世界。

鉴于小娜同学对老师非常的信任,所以一方面让她多像老师请教沟通,另一方面寻求老师的帮助,以达到对小娜同学认知重建的目的。班主任老师多和小娜同学交流,对她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引。多看到她的优点,并能够不避讳的点出这些优点以增强小娜同学的自信。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

另外,寻求其母亲的配合。教给一定的聊天技巧,尽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

五、效果与反思

通過两个月后回访班主任老师的评估和同学的反映,小娜同学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学习状态有明显的好转,也愿意参加集体项目,虽然次数不多却也是很大的一个进步。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虽不是很洪亮却主动了许多。尤其是她的作业,虽然也还是写了很多相对于以前群蚁排衙的情况已经是很大的转变了,而且这次考试在全年级的排名上升了16个名次。

参考文献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程》顾晓鸣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自卑心理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与教育引导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应对策略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在教学中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动机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助力学生散发生命的幽香
拥有阳光 健康成长
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