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实践课如何培养健康行为

2020-12-30张天均

下一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课健康行为高中体育

张天均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对体育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体育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涵盖了生理、心理、美学、健康等学科,立足于对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深入研究了高中体育实践课程,并提出了体育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实践课;健康行为;培养策略

体育实践课程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实践课程。它将学生的健康发展放在了教学的第一位,强调体育实践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体育健康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让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提升体育实践课程的延伸性,同时也强化体育课程对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的改善效果。

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在体育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非常依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学生积极参加训练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发挥体育运动的功效,有效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健康行为的持久性和延伸性特点也要求体育实践课程应该积极发展学生的运动爱好,让学生具备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健康行为的内在动力,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体育健康必要前提。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具有生活味、趣味性、挑战性的体育课堂,可以,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并享受阳光体育的快乐。设计多种多样的趣味竞赛和游戏活动,就是构建趣味体育课堂、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形式。对有效转变原本枯燥无味、严肃紧张的体育课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能进一步活化体育课堂,增添课堂乐趣,不仅能让学生身处互动交流的游戏过程中,还能激起他们对运动训练的兴趣,增强体魄,掌握必要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发展团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在寓学于乐中培养良好的毅力和纪律性。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灵活机变的运动快感,参会更加积极参与活动当中。例如,在籃球模块训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形式来激励学生加强锻炼。将学生分成两排,间隔好距离,每两人面对面地站好,要求他们听老师的口令去触摸对面同学的膝盖,特别要注意防止自己的膝盖被对面的同学触摸到。游戏中触摸到对面同学的膝盖次数最多的,就为胜者,否则就要接受蛙跳、折返跑等惩罚。在这样的游戏形式中,学生积极参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促进他们追求进步的体育心理,感受田径运动训练的乐趣,进而提高运动能力和水平。

二、巧妙融合项目训练,提升运动认知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体育锻炼计划,避免因为不良的运动行为损害身体健康;丰富学生的健康知识,健康方面的知识能够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运动行为,此外理论知识的渗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能够让学生正确处理饮食和穿衣方面的问题,避免出现刚吃完饭就剧烈运动或者刚运动完出了许多汗就盲目脱衣服等不良行为。项目训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常规内容。优化体育达标项目教学,是提升高中生体育运动认知等的重要基础,是促进高中体育健康行为培养的具体举措。所以,教师必须巧妙利用体育项目训练,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进入体育课堂,融入特定的项目训练中,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在体育项目训练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巧妙融合学科素养培养理念。例如,注重细致观察学生情况,关注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和训练需求,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任务,灵活采取室内与室外训练交替结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增添一些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例如,在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项目训练教学中,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对长跑训练的意义认识不明确,以为在操场一圈又一圈地反复跑,培养的只是体能和耐力而已。在此,教师应借助长跑项目训练,对学生开展运动认识的引导和教育,要使学生明确认识长跑的训练意义不仅能提高体能和耐力,培育的是学生积极认识自己、挑战自我、坚持攻坚克难的顽强毅力,展现的是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坚持。

三、优化拓展课外活动,深化运动实践能力

高中体育教育教学不止于课中实践,应积极拓展延伸到宽广的课外生活,课外体育活动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等教育活动,目的就在于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动力,成为一种美好生活常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指导学生体育健康行为。教师在体育实践课程中要强化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强化学生终身体育的健康观念。所以,教师不可忽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指导。科学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对丰富学生体育运动生活,强化应用体育技能,提升运动实践能力,增进体育素养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应结合创建特色体育校本课程活动,促进体育素养培养增添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例如,借助本地体育资源优势,构建由绿色长跑、体育艺术节、广播体操、课后跑操、有氧健身操等,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力践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口号、每天坚持每周利用固定时间,进行集体跑操练习。尤其是通过集体跑操活动,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走进操场,踊跃加入跑操行列,享受阳光体育的快乐,提高了体育兴趣,增强了运动活力,也不断坚定了他们坚持体育运动的信心和毅力,促进了身心健康和体育品质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体育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要充分结合体育实践课程的特点以及健康行为的特点,从发展学生体育爱好,强化学生健康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等入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体育运动行为。

参考文献

[1]绳晓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行为的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20).

[2]于秀明.培育学生健康行为的实践研究——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形式的探讨[J].教育,2017(40).

猜你喜欢

实践课健康行为高中体育
中专园艺专业实践课创新教学的思考
论《商英国标》下地方二本院校的差异性商务英语教学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Android软件开发实践课设置探讨
妇产科护理实践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