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12-30谭克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策略研究道德与法治

谭克宏

摘要: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下,对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各学科都进行了相应的策略转变。在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教学中不再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课堂上也不再一味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重视起来。本文就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应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47

一、《道德与法制》课程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引导与教育至关重要,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恰好就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道德与法治中包含的法律知识以及道德观念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社会,对社会充满着无限的好奇,极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让学生自身具备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兴趣不足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初中教师也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重视起来,但是就目前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成效却并不显著,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不足。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的内在推动力,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推动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多是法律法规与道德观念,这类内容对于充满青春活力的初中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尤其是法律法规的部分内容,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致不高,最终导致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1]。

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式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课堂教学成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多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用讲授法来进行本就枯燥的法律法规教学,更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学生记住就可以了,所以学生出现了死记硬背的情况,学生仅仅是对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忆,并不能深入地理解知识点。想要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设备运用起来,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率。

3.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

在目前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不仅影响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也受应试教育影响颇深。应试教育使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中考、高考才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而在考试中分数所占比重较大的课程自然会备受瞩目,而分数占比重较少的课程就显得不甚重要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远远不如语数英等主要课程更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认为学生将主要课程学好,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就是教学的成功,学生也将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三、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想要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教师要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课堂现状。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内容让学生明白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它时刻维护着社会的正义,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2.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融入课堂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会有很多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为了拉近学生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教学更加饱满,教师应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融入实际生活中的内容,用理论联系实际,创建高效课堂。比如在进行《青春的情绪》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情绪的概念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有什么样的情绪,比如有的学生说考试没考好时会伤心,有的说与同学发生摩擦时会生气等等。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在讲解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学生则会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2]。

3.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提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应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将其更好地运用起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为学生准备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的学习不止在教材之中,这些资源可以是文字、电影、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最近上映的《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就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教师可以用这部电影告诉同学们校园暴力对自身以及他人的危害,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的方式、用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来解决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惠成.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2]吴长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法制博覽,2019(21):290.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平茶镇中学418406)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策略研究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