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2020-12-30沈其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沈其金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简单,逻辑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对于一些数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不是很透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学习问题,是当前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能够将数量与图形进行有效结合,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图形的方式表达出一些复杂的数学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41

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能够运用的数学教学方式,特别是在新课改之后,更是有许多方法值得尝试应用。在新课改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假如想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程中让学生学得解析疑难的基础方法,有更多上升的空间,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进行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可以让大部分小学生的疑问得到直观的解答,学生看问题也会变得愈发简单,对问题的理解也变得更加轻易。

一、巧用数形结合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通常会出现大量的数学概念,需要学生记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往往会采用强硬的手段,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达到目的。这种情况就违背了学习数学概念所希望达到的知识建构的作用,所以会产生小学生对于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太过于机械化不会变通的情况。对于这一教学难点的攻克,需要教师在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讲授方法,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通过利用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在上“认识分数”这一节课程时,分数对于刚开始接触的小学生是很难理解的知识,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直观地展现分数的概念。例如1/2,数学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平均分成两部分,然后在两边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1/2的概念了。

二、形数互变构造数学模型

形数变换的本质是形辅助数与数分解形的结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抽象直观的形状联想数来引导,而且要通过将数字抽象成直观的形式来引导。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采取数字思维的策略。教师需要将数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算法,同时也需要理解算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寻求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数形结合中数形的等价变换,引导学生理解数形结合下不同形式的数学条件的变换。因此,建立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尤为重要。

以近似数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原理,在教学中引入数轴,在数轴的学习中引入“四舍五入”,建立最直观的数学模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字与图形的结合,增强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努力改变教学与探究的模式,使学生在自己的体验中获得数学思想,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学生要从“提问、收集和分析、解释数据、猜测、自我表达、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起数学思维,这是我们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必要技能。

三、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所谓的空间观念,简而言之就是物体的立体属性,比如它的规格、外形以及与其他物品和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学生具备空间理念后,就能更为灵活且多样化地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现实更具逻辑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当学生看到一个物体的时候,不会只简单地想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外观好不好看。还会思考这个物体的应用性、协调性等。当学生初步具备数形结合思想,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根据模型制作模型。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正方体,让学生用硬纸板制作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正方体。如果只是观察,学生很难制作出一模一样的正方体,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形转数:用尺子去量一量每个正方形的边长,记下数字。之后剪裁出同样边长的硬纸板,再将硬纸板拼接成正方体。通过亲手制作,学生会明白形和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知道如何将形转为数,又如何通过数来呈现形。

四、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其灵活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以便将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不会出现思维固化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可以将数量关系体现在图形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基于此,教师要拓展学生学习思考,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经常会出现相遇问题,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该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如甲乙两人分别在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E处相遇,甲继续向B地行走,乙则休息了14分钟,再继续向A地行走,甲和乙分别到达B和A后立即折返,仍在E处相遇。已知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80米,则A和B两地相距多少米?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画图,然后将图形与问题中已知条件结合在一起求解。通过数形結合思想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在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渗透中,教师应该强化联系意识,使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形结合的作用。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扩大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范围。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结合练习题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转化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素贞.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红心镇中心小学233135)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