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0-12-30高巧萍
高巧萍
(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6500)
1.问题的提出
当前国务院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提出职业教育要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五年制学前教育作为职教体系下的一支,近年来发展迅速。数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不仅要能肩负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幼儿工作者的重任,更要利用学科自身的优良品质,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其理性精神的生成,满足国家层面上要求的教育强化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政方针。
但在目前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数学教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以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几点建议。
2.现状分析
2.1 培养目标分析
培养目标是一种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最重要的标志。我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立足南通、面向江苏,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科学基础、才艺兼备、专业技能突出的实践应用型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
那么数学教育在五年制学前教育培养目标中又充当着什么角色呢?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1]。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他们才有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工具,才能正确感知和认识周围的物体,并获得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促使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数学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肩负起幼儿数学启蒙的重任。
2.2 学生现状分析
毋庸讳言,由于招生对象绝大多数是中考失利的初中毕业生(定向生、委培生相对好一个层次),学习素养普遍较不理想。而中考失利的学生,一般而言数学都很不好,特别是数学学习兴趣弱,学习方法欠缺,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创造性不够。不少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在学习数学时就会出现思维上的障碍和困难,甚至对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着一定的畏难情绪。
2.3 教材使用分析
教育部文件指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这个定位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其导向是强调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其内涵应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不能只看到“够用”,还要注意到“必需”,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学内容不仅是和专业知识有关的“必需”,还应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需”,要把目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素养。
然而遗憾的是,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数学教材。随着师范学校的不断变革和课程的不断改革,数学教材也几经易改。以江苏省为例,2009 年以前使用的是高中数学教材,2009 年后,使用的是由省有关专家为全省12 所五年制师范学校编写的统一教材,我校沿用至今。2019 年秋,我校又进行了一些改革,前两年仍使用五年制高等师范教材前四册,第三年使用《大学数学》教材(后两年未开设数学课程)。从2019 年秋始,课时也从原来的每周4课时缩减为每周2课时。
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教材难度增大,课时却大幅度缩水。因此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思考和讨论的地方。
3.几点建议
3.1 结合培养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面对这个实际,如何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我认为,第一个重要的步骤是结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降低难度并不等同于大幅度删减教学内容,数学中必要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必须保留,这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地基,不可动摇。但可适当降低理论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也不必过分追求内容完整性,在推理证明部分可进行选择性讲解。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某些教材内容做较大的变动。在教学材料选择上,可以从时间与空间考虑,选取一些经典的、可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的材料;在呈现和组织形式上,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在学生学习方式上,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极端做法,有些老师看到学生学习数学吃力,则干脆放弃所有的证明、推导过程,只给出结论,再加以运用。这种“走捷径”的教学方法,非常可怕,完全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脱离了数学教育的初衷。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知识内在的联系性,抓好知识的“联结点”、“起止点”和“转折点”的教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3.2 贴近学生专业,重组教学材料
除了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外,我们还应有意识地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数学教学应转移到服务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轨道上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就业接轨。
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教师要把学生了解数学在幼儿培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首要教学目标,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原则、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以及开展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凸显专业特色[2]。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熟悉幼儿数学教学目标和内容之后,就可以把这些知识穿插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或者单独和学生探讨,增编幼儿园数学游戏课和活动设计技巧,这实际上是从数学的视角上好一堂数学游戏课和活动设计技巧的教材教法。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除了需要执教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外,也需要一定课时的保证。
就重组教学材料而言,建议将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6 个模块:1.数与运算;2.逻辑与推理;3.空间与图形;4.函数与数列;5.概率与统计;6.数学的开发与运用。
“数与运算”部分包括数的发展,指数、对数、复数、不等式、向量等概念与运算,尤其是数的发展史,数学小故事,可向学生多介绍,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熏陶。
“逻辑与推理”部分包括集合、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算法等。其中集合是幼儿最先接触的数学知识,幼儿学会计数、理解数的实际含义是从感知集合开始的。
“函数与数列”部分相对而言较难,原因是学生缺乏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可结合幼儿成长记录袋加以探究函数。数列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良好载体。对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不必也无法深入地学习,只要了解等差、等比这两种特殊的数列,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即可。
“空间与图形”部分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知柱、锥、台、球等常见几何体,更要侧重于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想象力。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和幼儿语言准确地表述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各种几何体,能够美观,有立体感地画出它们的三视图、直观图,同时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熟练地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进行拼组,能手工制作幼儿园的教学工具、玩具,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概率与统计”部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要能理解现实世界中事件发生的随机性,会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了解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经典概率模型,一些复杂的公式可不作要求。“统计”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中有涉及,要求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知识对资料作出分析,会制作条形图、柱形图、圆饼图、表格等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数学的开发与运用”部分可介绍幼儿园数学活动与数学游戏设计技巧,数学教具的开发,幼儿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等。
3.3 重视学生发展,增强数学意识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数学教育绝不仅仅是单纯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思维和文化的传播。由于数学内容与方法相比其它学科较为抽象,很多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需要用到数学,甚至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性都表示怀疑(认为幼儿园只用到10以内的数,初中的数学知识就已经足够了)。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希望数学教育的最终效果是:当你离开学校许多年后,你虽然忘光了所有的数学知识点,但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依然清晰地保留在你的脑海之中,这就是数学意识。
就幼儿数学而言,数学启蒙的内容虽然浅显,但内涵丰富,领域宽广,这其间涉及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儿童思维训练能让孩子有序思考,做事分清主次,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逻辑思考能提高孩子的办事效率及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考能让孩子变得更有创意;正向、逆向思考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思维训练的目标,很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都开设了思维派、逻辑狗、蒙氏数学、珠心算等相关课程。可见,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思考都有数学思维的影子,若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加强数学意识教育,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更能造福于幼儿的思维发展。
3.4 重视学生技能,掌握一些数学软件
现今,计算机应用已普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已成为一个优秀专科毕业生的必要条件。把数学软件结合数学课程来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内容更感兴趣,也更能适应将来高科技的幼儿教学活动。
目前,数学软件较多,例如有Matlab、Mathematica、SPSS 等。数学教材在线性规划一节内容后介绍了常用的软件—Excel。虽然这不是专业的数学软件,但是它具有较全面的数学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在解决数理统计分析、计算和作图中十分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花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掌握此软件。
学生非常欢迎利用数学软件解决问题,一些简单的数值计算、求最优解、几何模型演示和作图等,都能比较方便地利用计算机来完成,随着对软件的熟悉,学生对这一环节会越来越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即使是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熟练掌握。
4.结语
五年制学前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优秀幼儿教师的重任,各方面的改革还在不断探索、实践当中。数学基础课怎样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用什么教材?怎么用好现有的教材?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这当中肯定会出现诸多矛盾与困难,但我们只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就一定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长久发展做出数学教师应有的那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