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系统与体格发育的影响
2020-12-30王凤莉
王凤莉
(阳谷县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300)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因围生期窒息因素导致脑组织完全或者部分缺氧,使脑血流减少,甚至引发了新生儿脑部神经系统损伤[1]。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危害,其中20%~30%的存活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对患儿以后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相关报道指出,若能及时实施干预,阻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细胞的凋亡,则能够有效避免患儿神经细胞的迟发型坏死,使患儿脑组织损伤程度降低[3]。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方法较多,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做好护理干预,这对病情有积极的影响[4]。本研究旨在分析袋鼠式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系统及体格发育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住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患儿14例,女患儿26例;胎龄37~41周,平均(38.30±0.90)周;体质量为2701~4073 g,平均(3172.50±149.60)g;头围31~37 cm,平均(34.10±1.00)cm。观察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胎龄37~41周,平均(38.60±0.70)周;体质量2719~4087 g,平均(3186.00±148.90)g;头围32~38 cm,平均(34.50±0.60)cm。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质量、头围、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儿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②胎龄在37~41周;③在分娩期间未发生胎膜和胎盘残留。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先天性、遗传性、传染性疾病;②对此次研究有抵触心理;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抚触等,遵医嘱予以严格吸氧、高压氧等常规治疗[5]。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①护理人员提前为患儿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家属了解袋鼠式护理的优势,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依从性[6]。②护理人员需选取一个比较安静且私密性较好的场所,温度控制在22~24 ℃之间,并告诉患儿母亲衣袍需穿戴宽松,躺沙发或凳椅上呈60°或90°,护理人员在更换患儿纸尿裤后,使患儿头偏向母亲,紧贴母亲裸露的胸口,亲密与母亲肌肤接触,让患儿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增加其安全感,在患儿背部用毛毯或者棉被覆盖,以免着凉。③引导患儿母亲一只手将患儿臀部托住,避免患儿滑落,另一只手放于患儿背部,轻轻抚触,每次抚触30 min,可提高患儿的安全感。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为患儿播放音调舒缓、轻柔的音乐和尽量多亲吻其头部及肌肤,使患儿感觉到舒适以及安全[7]。袋鼠式护理每日实施2次,分别于每日10:00~17:00开展,直至患儿出院,在此期间引导患儿家属在患儿出院后仍持续进行袋鼠式护理[8]。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生40 d后的体格发育水平(身高、头围、体质量增长情况)、护理前后神经发育情况以及神经系统损害发生情况[9]。其中,神经发育情况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标准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行为能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身高、头围、体质量增长情况、NBNA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神经系统损害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出生40 d后的体格发育水平比较 观察组身高、头围和体质量增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NBNA各项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行为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神经系统损害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儿出生40 d后的体格发育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儿出生40 d后的体格发育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护理前后NBNA各项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NBNA各项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儿神经系统损害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是导致新生患儿脑性瘫痪、听力障碍、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死亡[10]。有研究发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及时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11]。袋鼠式护理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使其与母体的肌肤接触[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身高、头围和体质量增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原始反射、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行为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将袋鼠式护理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是有效、安全的,能够有效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身体发育,降低神经损伤,减少神经系统损害的出现。袋鼠式护理的优点体现在:①袋鼠式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促使新生儿尽早充分接触母体皮肤,使患儿通过机体神经感受器来获取良性反馈,将神经系统信息传输至大脑皮质,缓解神经紧张,促进胃肠蠕动,增进分泌神经递质,从而使婴儿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最终促进机体发育[13-14]。②皮肤感受器可使婴儿获得的视觉、听觉、位置觉等信息传入至中枢神经系统中,中枢感受点被提高兴奋度,刺激神经细胞的生长,对神经发育与智能发育起到促进作用[15]。
综上所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实施袋鼠式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程度,促进患儿机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