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理念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预防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2020-12-30王丽娜
王丽娜
(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123)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目前,胃癌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有资料显示其与环境、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在发病早期时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疼痛及体质量减轻等症状。临床中对于胃癌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胃癌患者在术后出现营养不良的概率很高,所以对其实施营养支持非常必要。目前,肠内营养被广泛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中,但若摄入营养量不足会使患者出现喂养不足的情况,其发生率高达79.27%,这会导致其出现各种并发症,从而不利于后期的恢复。针对患者喂养不足的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其发生很有必要[1]。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预防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抚顺市第四医院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71±7.82)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5.43±7.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以患者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胃癌的诊断标准[2],且符合胃癌手术适应证;②肝、肾功能均正常;③年龄45~75岁。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有过敏史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③拒绝配合护理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在医师的指导下为患者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注意密切监测输注导管的通畅情况,避免其出现堵塞、对折等;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一旦发现异常需出现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其实施护理措施;此外,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由医护人员向其讲解胃癌术后的注意事项及肠内营养的必要性,以此来增加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进而加快其恢复速度[3]。观察组采用循证理念的预防护理。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主要成员包括主管护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及护士共5名,由护士长组织定期进行培训,加强成员对于循证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引起其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求每位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护理措施,根据以往患者的预后效果,经查阅与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相关的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然后结合患者术后的具体情况及需求制订针对性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加强患者喂养不足发生的预防措施。②根据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尽早实施肠内营养,以助于改善患者肠黏膜的代谢水平,进而有效促进胃肠道的蠕动[4]。临床可通过鼻胃管实施肠内营养,选择混合奶或要素饮食作为营养液,在输注前医护人员最好使用现配的营养液,对于冷藏过的营养液其时间不能超过24 h,且需进行加温处理,温度维持在38~40 ℃为宜,输注开始至1 h后医护人员将其床头抬高至40°,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防止其出现误吸等情况。另外,要适当的调控输注速度,若速度过慢则会影响患者肠内营养输注的效果,而速度过快则会引发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腹泻、呕吐等,所以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维持匀速的输注速度,以保证其胃肠的蠕动功能,可使用营养输注泵控制速度,从慢到快,保证其容量从少到多[5]。③在实施肠内营养的过程中患者易出现胃潴留、呕吐、腹痛等现象,往往不利于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所以医护人员除了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外,还要对胃潴留量进行监测,当潴留量超过100 mL时最好降低其输注速度,必要时可停止,指导患者服用相应的药物。另外,医护人员随时对胃液的各项情况进行记录,定期对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进行检查,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及时查找原因,并根据具体症状实施对症支持治疗。此外,患者若对其营养配方感到不适,则根据其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④为加强患者的肠道蠕动,医护人员可根据其术后恢复情况尽早实施腹部按摩,以此来降低患者的腹内压,进而降低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从而加快其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此外,定时使用温开水对管道进行冲洗,定期更换管道,在输注过程中妥善固定管道,当其受到污染时立即进行更换,避免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等症状[6-8]。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喂养不足发生情况、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其中营养指标包括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并发症包括呕吐、腹痛、胃潴留等。记录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营养指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喂养不足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的营养指标比较 观察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喂养不足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喂养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护理后的营养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后的营养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喂养不足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3 讨 论
胃癌在临床中很常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疾病,但患者受疾病、手术等因素的影响术后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临床常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该方法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且多数患者都能接受,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临床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中。虽然其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根据临床患者的恢复情况来看多数患者会出现喂养不足的情况,导致患者未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使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恢复速度,故在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很重要[9]。
基于循证理念的预防护理是医护人员根据相关资料结合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制订的护理方案,其目的在于预防患者肠内营养不足的发生率,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通过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加强医护人员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经查阅资料后制订护理方案,以防止喂养不足情况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应尽快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以加快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并注意使用现配的营养液,对于冷藏的营养液在使用前需进行加温,在输注过程中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并抬高床头,避免出现误吸;此外,用营养输注泵合理控制输注速度,若患者出现胃潴留等并发症,医护人员应立即根据医嘱给予其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并观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对症支持治疗。若患者对使用的营养液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医护人员可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加强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医护人员可对其腹部实施按摩,降低其腹内压,定期对其使用的管道进行冲洗及更换,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10-11]。张伟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循证预防护理方案可加快患者的排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侯延翠[13]的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患者喂养不足的发生,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喂养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中应用循证理念预防护理方案不仅能加强其营养,还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喂养不足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缩短其排气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