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肺脱敏方联合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45例

2020-12-30欧彦言段太美曹延忠曹明镜江利群

环球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肺经脱敏变应性

欧彦言 段太美 曹延忠 曹明镜 江利群

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病变,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1]。目前临床尚缺乏变应性鼻炎的根治方法,西医治疗以减轻症状为主。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主要成分为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的抗炎或抗过敏作用,是变应性鼻炎的推荐使用药物[2]。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以整体理念为指导,结合辨证论治的方式,在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大医师的认可[3]。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病机为肺经郁热,复感风热邪毒,首犯鼻窍,引起肺失肃降,水道输布失调,鼻窍脉络阻滞,形成瘀血,发为此症,中医当以宣肺清热、祛风脱敏、通鼻利窍为主要治疗原则[4]。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转归关系密切[5]。本研究对4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肺脱敏方联合针刺治疗,探讨其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括45例患者。治疗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0~59岁,平均(40.72±8.91)岁,病程1~11年,平均(6.27±1.39)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1~57岁,平均(40.35±8.80)岁,病程1~11年,平均(6.13±1.42)年。两组的男女比、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所有措施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 纳入标准

(1)参考2015年天津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6],阵发喷嚏、鼻痒、鼻塞、流涕,或伴有眼红、眼痒,双侧鼻黏膜肿胀、苍白、有大量分泌物,眼部充血、水肿等;(2)符合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的诊断标准,包括发作性鼻痒、喷嚏、鼻塞、清涕,伴有咽痒和咳嗽、口干烦热、鼻肿胀,舌红苔白,脉数;(3)近15天内无抗炎、抗组胺等相关治疗;(4)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1.3 排除标准

(1)其他自身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病变;(2)伴有其他急慢性感染者;(3)妊娠、备孕、哺乳的妇女;(4)对所用药物过敏;(5)机体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病变;(6)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1.4 分组方法

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对鼻腔喷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Glaxo Wellcome,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规格:120喷,批准文号:H20091100,生产批号:170128),每日2次,每侧鼻每次2喷,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肺脱敏方联合针刺治疗:(1)清肺脱敏方,方中组成佛耳草15 g、老鹤草15 g、辛夷10 g、荷叶10 g、牡丹皮6 g、黄芪10 g、白芷10 g、炒僵蚕10 g、蛇蜕6 g、徐长卿15 g、甘草6 g,随症加减,流浊涕者,加苍术10 g、鱼腥草15 g;无涕者加黄精10 g、南沙参15 g;咽痛红肿者加罗汉果10 g、金银花10 g;咽痒者加牛蒡子15 g、蝉蜕6 g,每日1剂,水煎服,取汁200 mL,分为2次温服,连续治疗4周;(2)针刺,选取印堂、合谷、曲池、鱼际、迎香等腧穴,运用一次性毫针(0.3×25 mm)直刺入穴,运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标准[6]参考2015年天津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疗效标准对患者的主要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及体征进行分级量化评分,按照无、轻、中、重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记为0、2、4、6分,体征分为1、2、3分,分值越大则病情越严重。症状、体征的评分之和为疾病总分,拟定:(1)显效,疗效指数>65%;(2)有效,疗效指数>25%,但≤65%;(3)无效,疗效指数<25%。疗效指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疾病总分×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 鼻阻力比较 运用鼻主动测压法(德国ATOMS型)检测患者两组治疗前后鼻阻力的水平,连续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

1.5.3 T淋巴细胞比较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肘静脉血4 mL,采用贝克曼库尔特CytoFLEX型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CD4+、CD8+,计算CD4+/CD8+的比值。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治疗前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体征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体征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体征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治疗前后鼻阻力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鼻阻力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鼻阻力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 患者鼻阻力对比

2.4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T淋巴细胞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CD8+明显降低,CD4+、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CD8+低于对照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体征对比分)

表4 两组变应性鼻炎肺经郁热证患者T淋巴细胞比较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其发病与遗传、变应原暴露、免疫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7]。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为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促进Th2细胞活化,促使B细胞合成特异性IgE并吸附于肥大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同一变应原后,立即引起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引发变态反应。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一种激素类药物,通过喷射方式直接作用于鼻黏膜,在局部发挥强效抗过敏、抗炎作用,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活化,从而减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8]。但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作用时间较短,生物利用度较低,虽有助于减轻症状,但无法逆转病情发展,整体疗效欠佳。

中医将变应性鼻炎归为“鼻鼽”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卫外不固,外感风热邪毒,导致肺失肃降,肺气虚弱,卫外失司,腠理疏松,风邪乘虚侵袭鼻窍,鼻窍不利,肺失肃降,肺经伏热,邪热循经上炎鼻窍,发为鼻鼽[9]。本研究选用清肺脱敏方,方中佛耳草、辛夷、老鹤草用作君药,佛耳草能宣肺止咳,祛风;老鹤草能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辛夷能辛温发散,通利鼻窍,三药合用共同发挥清热宣肺,通窍祛风的作用;白芷、荷叶、牡丹皮、黄芩用作臣药,白芷可散寒解表,祛风通窍,排脓消肿;黄芩善清肺火湿热,与白芷配伍加强宣肺清热之效;荷叶能清热利湿,凉血祛瘀,牡丹皮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二药配伍加强清热凉血之效;徐长卿、蛇蜕、炒僵蚕用作佐药,徐长卿可祛风除湿,止咳利水;蛇蜕能走串肌表,祛风止痒;炒僵蚕能息风止痉,散结祛痰;甘草用作使药,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合用,肺鼻同治,发挥清热宣肺,通鼻利窍,祛风脱敏的功效[10]。同时本研究联合针刺,选取印堂、合谷、曲池、鱼际、迎香等腧穴,能通阳活络,行气活血,疏风散热,通利鼻窍[11]。针药结合治疗变异性鼻炎发挥内外兼顾、扶正固本的作用,共同促使鼻窍通达,清泄肺热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体征评分及鼻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清肺脱敏方联合针刺能有效提高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鼻阻力,促使鼻通气恢复正常。

T淋巴细胞是介导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变异性鼻炎的发生与发展,CD4+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CD8+是细胞毒性细胞,能抑制淋巴细胞活性,降低抗体的产生[13]。CD4+、CD8+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CD4+/CD8+比值能有效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变应性鼻炎患者的CD4+/CD8+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14]。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的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清肺脱敏方联合针刺能进一步调节变应性鼻炎患者机体T淋巴亚群的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此可能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清肺脱敏方联合针刺可有效提高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T淋巴细胞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肺经脱敏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向聪明的一休学秘方
中正平和,调摄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