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的方式促进儿童学力生长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年第10期导读有感
2020-12-30周青燕
□周青燕
上好每一节课是一线教师真实、朴素的愿望,可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是教学活动的精彩设计,还是教学环节的顺利流畅,抑或是教师的精彩演绎?……好课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好的课堂总还有些共同的特征,好课对学生来说是鼓舞的、唤醒的、有促进的,是多样的、个性的、有选择的,好课往往以适性的方式打开并不断促进儿童的自我建构。
通读本期文章,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以儿童视角做好教材分析,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以儿童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希望教师从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形式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开展等角度在文章中找到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以儿童的方式促进儿童学力成长,让儿童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愉悦。
一、以儿童视角做好教材分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出教材的结构,即找出构成教材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形成关系,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服务,我们称这样的操作为教材分析。教师只有准确分析教材,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促进儿童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一)结构化视角下的教材分析
金海波老师在《结构化视角下的教材解读策略——以“小数除法”为例》一文中提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审视教材,以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的呈现方式,考虑情境的合理性,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打破教材的课时局限,对教材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使教学更加契合学生的知识结构。
金老师的研究比较深入,也许一线教师很难像他一样对教材进行跨年级、跨单元的分析,但立足学生立场,从小处着手审视教材,值得教师借鉴。如教科书中关于构建乘法口诀的习题,多是以“排队和动物比赛”一类的场景为选材背景,是虚拟的动画形象;关于行程问题的教学常常以“甲地、乙地,送货”等场景为习题的选材背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这时教师可以从情境是否契合的角度思考,适当改编情境,将数学与生活融合,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二)整体把握下的单元分析
小学数学中的单元是把同类内容相对独立地编排在一起的组织方式。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往往将关注点更多地落在某课时内容的分析上,较少关注以单元内容为单位进行的整体构建、整体谋划、整体思考。
陈娟梅老师《寻求联系识别差异凸显共性——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建议》一文中将单元教学内容按照知识间的编排关系进行分段研究,比对分析各课时内容间的素材数量差异和教学目标差异,抓住单元整理目标凸显教材共性。文章介绍了如何关注单元同一知识背景下的样例呈现、目标水平差异,整体把握教材,对于一个单元的文本进行了分析。一线教师可以借鉴陈老师的统整分析思路,关注教材知识的前后联系,以螺旋式上升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三)核心素养下的习题分析
习题是数学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期中《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科书习题研究》一文以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有关“圆”内容的习题为研究对象,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习题的背景、认知、运算、推理、知识、难度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情境设置、符号运算、满足表现形式评价的需求和文化渗透四个方面对习题编制给出了可操作的建议。
文章提醒教师要重视习题研究,对习题进行必要的分析,了解习题设置的目的,如这个习题是否适合消化巩固新知、拓展延伸新知、综合运用新知、思维能力训练、思想方法渗透、诊断反馈补救与育人等功能,并根据习题的功能选择授课的顺序和教学方式。
二、以儿童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兴趣导向性,对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会更主动。教师在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力增长。
(一)数学手账激发学习
本期话题是由嘉兴教育学院朱术磊团队带来的“数学手账”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提出数学手账能帮助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自觉梳理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帮助学生懂得如何思考关键问题,自主尝试建构数学知识框架,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数学手账可以在线上不同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作用:通过将课前问题、课中想法、课后发现的数学问题的手账整理,将在线学习的过程进行记录。聚焦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手账完整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和现象进行记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细读这些有关手账研究的文章发现,数学手账和数学小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手账的制作中都会要求学生有“我的问题”“我的发现”“我的思考”“我的实践”,留下思考的痕迹,使思维过程可视化,从而清晰了解数学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干什么。
(二)“读思达”激活思维
唐少雄老师的《数学本真教学——“读思达”的影响及作用》一文中提出,“读思达”教学法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位,课堂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设置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把学科知识迁移、转化、提高、内化为学科素养。
读思达的教学之本是数学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在不同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多渠道获取知识,把握知识生长点。教学之真是思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最后的归宿是表达,表达即信息输出,学生在有依有据的表达中进行深度思考,激活思维。在教学中着眼学生需求,主动探究数学真相,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实现思与达的贯通。
(三)学以致用感受乐趣
除了以上两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本期中有不少文章提到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即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如《结构化视角下的教材解读策略——以“小数除法”为例》一文中提到,教师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学会将生活经验与算理无痕对接。又如《追根究底助力深度学习——“植树问题”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提到,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路灯安装和走楼梯的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科书习题研究》一文中也提出,数学教学必须针对教与学,要有真实情境与任务的介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可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作业,能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设计具有操作性的可观察、可计算、可实验、可游戏的作业。
三、以儿童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最终的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关注课堂中学生是否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提升能力,本期文章中关于教学实践的内容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提问、操作、建模。
(一)关注提问,加深理解
本期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共有23篇,其中有5篇文章都是和课堂中提问相关的研究,可见有了问题、疑问,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贯穿于每一堂课,课前提问可以巩固旧知引入新知,课中提问可为学生的思维指明方向,练习中提问可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的层次。田晴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问题提出的“层次性”——基于蔡金法教授对示范课“前后的概念”的评析》一文中提出,在课的不同阶段,教师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引入环节用经验层的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感知层的提问触动学生的认知需求,理解层的问题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情境层的问题解决数学与生活双向链接的问题,应用层的问题要关注知识综合应用和思维变式,通过课堂问题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追溯问题产生的背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与教师强加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容易激发起探索心和求知欲。俞亚老师在《找准时机·关注策略·合理跟进——例谈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提问”的引导与推进》一文中与我们分享了引导学生敢提问、会提问的策略。首先提问要找准时机,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困惑和错误点,将学生的疑惑转化为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和知识点相契合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认知困惑处或关键内容学习中主动提出疑问。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片段梳理、教材比较、教材结论等加以关注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式、质疑式、对比式问题。最后学生的疑问一定要得到解决,在课堂中聚焦问题解决,或并行式推进,或进行课后延伸。
(二)重视操作,突破难点
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却影响着学生对整个知识点的理解,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备课之窗·教学小问”栏目中的文章虽然短小,但内涵丰富,借鉴性和迁移性强,注重的是问题的实用、环节之间的逻辑,关注课堂操作,解决学困点。如借助几何直观的图式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原来”,通过制作方框小玩具感受数量的变化。为了理解角的大小和画出的线的长短无关,借助画一画、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感受角的大小问题。通过计数器操作和算理解释突破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理解。
(三)借助策略,建立模型
数学建模思想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思想之一。郑建锋老师在《“=”教学不宜简单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文中提到,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等量模型采用了以下教学活动:利用天平的直观模型建立等号两边相等的意义,弱化故事情节利用算式意义建立数与式的等价关系,借助天平实现等号两边的互换,利用得数相等建立式的相等,利用直观图建立算式的整体概念。整节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等号的等量模型,从学生易错点出发循序渐进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果说提问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方法,那么课的最后(或者说知识点一阶段的学习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同样至关重要。在本期文章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利用直观图式、题组练习、环节小结与反思,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辨析,有利于学生进行建模的文章,大家可以到期刊中去寻找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