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森林防火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0-12-30姜世安
丁 静,石 岩,张 杰,王 刚,李 纲,姜世安,石 磊
(吉林省辉南县林业局,吉林 辉南135100)
辉南县是吉林省东南部重点林区县之一,是国家划定的一级森林火险区。多年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线,层层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落实区域承包、层层包保责任制。在县、乡(镇)政府、县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场和村屯农户五个层面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森林防火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上下贯通,实现网格之间无缝连接,全面扫除“空间障碍”和“管理死角”,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1 构建森林防火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形式
1.1 县级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辉南县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结合县委常委包保联系乡(镇)中心工作制度,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原则,在县级层面建立从副县级以上领导到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至乡(镇)第一责任人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逐级落实区域承包、层层包保责任制,形成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火组织领导机制。
1.2 乡(镇)政府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细化落实乡(镇)、村、社三级干部森林防火工作的主体责任,辉南县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在乡(镇)政府层面建立从乡(镇)长到分管副乡(镇)长(包括党委班子成员)至所辖行政村、社责任人及护林员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1.3 县林业主管部门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第5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规定,辉南县在县林业主管部门层面建立从林业局长到分管局长(包括班子成员)至包保科室、林业工作站、国有林场负责人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责任,积极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1.4 国有林场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严格落实森林经营单位的防火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辉南县在国有林场层面建立从场长到分管场长(包括班子成员)至包片护林员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各国有林场对班组、工队、作业点、护林队签订包保责任书,明确责任人、管护区域,确保权责统一,逐级负责,尽职尽责。
1.5 村屯农户“十户联防”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为提高全民防火意识,规范村民用火行为,打牢靠民防火根基,辉南县在11个乡(镇)、143个行政村、486个自然屯中,以10户为一组,成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选出组长1人,具体负责森林防火工作有关事宜,签订公约、相互制约、相互保证。邻居相处在一起,责任制约捆绑在一起,经济利益取舍联系在一起。一户出错,联户受罚。推广实施后,无论是常任组长还是轮任组长,都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逐户通知,相互告知,互相监督,规范制约。联防户之间互相提醒、互相促进,组荣我荣、主动防火的意识普遍提升,群防群治的效果逐步扩大。
2 构建森林防火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取得的成效
2.1 县级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每年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期,县政府都提前召开会议,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与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定下发森林防火督查工作方案,实行县级领导、县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包保责任区制度。重点时期(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和高火险时段,12名县委常委、14名副县级领导、12名包保部门领导全部深入到包保乡(镇)、林场检查督导森林防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重要时期的森林防火起到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19年清明节期间,县政府县长、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王军带领包保部门,深入青顶子、大场园、大椅山、大坦平4个国有林场督导检查森林防火工作,针对森林消防基础设施薄弱、运兵车辆等装备老化、扑火安全无保障、火灾防控水平低的实际问题,由县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230万元,为4个国有林场森林消防队更新大型森林防火运兵车4台、森林灭火供水车4台,有效地保障了全县森林防、扑火工作的开展。
2.2 乡(镇)政府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森林防火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各乡(镇)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调整充实镇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组成时,将行政区内的林业场(站)负责人纳入指挥部副总指挥或成员,确保发生森林火灾全镇联动,统一指挥,集中调度,高效处置。春、秋两季农事用火高峰期,乡(镇)政府统一指挥,组织乡(镇)、村、社三级干部、辖区内的林业场(站)的全部防火人员深入防火一线,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组)、社干部包群众,人人参与,互相监督,上下齐动,按组分片,严看死守,堵截火种进入森林防火区,确保一方平安和全县安全。
2.3 县林业主管部门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森林防火行业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主要承担防火巡护、火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火险隐患排查和森林火灾的初发处置等工作。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期间,县林业局认真落实行业管理责任。高火险时段,局班子成员率领包保科室全部深入到包保乡(镇)、林场,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检查、隐患排查,认真履行行业监督职责。发生森林火灾,局长、分管局长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协调扑火力量调配、应急通信、人员和物资保障、火灾损失调查评估、火案查处等工作,科学、安全、高效处置突发森林火情。
2.4 国有林场层面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森林经营单位防火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多年来,青顶子、大场园、大椅山、大坦平4个国有林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认真落实森林经营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主动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强化、细化防火、扑火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班组、工队、作业点等一线重点部位防火责任制,配齐配强护林员队伍,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划片包保和护林员分片巡逻制度。强化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实战演练,遇有火情快速出击,及时控制。为有效防范森林火灾,保障林业生产建设,保护驻地森林资源安全做出了贡献。
2.5 村屯农户“十户联防”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森林防火工作群防群治、群管群消得到有效落实
通过建立村屯“十户联防”,使过去一个行政村只有3~5名森林防火责任人,提升为有几十名、上百名、上千名责任人;将过去村干部爬山越岭抓防火转变为由一名小组长组织左邻右舍抓防火;将过去间歇性抓防火变为常年抓防火。村干部得心应手,包保干部沟通便捷。基本实现防火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尤其是秸秆禁烧后,全县11个乡(镇)、143个行政村、486个自然屯,以“十户联防”为基础,以实施秸秆禁烧为重点,落实林缘用火管控责任。为确保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全县采取管防并举,禁烧联防同步落实,投资7000元,统一印制《森林防火区农作物秸秆禁烧承诺书》2万份、《农村十户联防公约》8万份,实施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签订。春耕整地前,各乡(镇)政府组织包村工作队深入村屯农户,逐家逐地落实公约,签订农田秸秆禁烧承诺书,并实行地块责任人动态管理,做到人变必签。全县共界定森林防火区农田面积128 233.62 hm2,签订承诺书10 320份,实现签约率100%,有效降低了森林火灾发生率。
3 结语
森林防火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和落实,为森林防火工作扎实开展念好了“紧箍咒”。森林防火期间,辉南县采取县级包保领导联系乡(镇);指挥部成员单位包保乡(镇);乡(镇)领导及全体机关干部包村;村、社(组)干部包农户;农户包山头、地块的有效方法,明确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会同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通知乡(镇)、林场,并下发《森林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落实整改,及时化解森林火灾风险,从责任和措施落实上保障了全县森林防火形势的稳定。截至2019年春季森林防火期结束,全县已实现连续3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