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型校长必需的两个逻辑建构
2020-12-30娄延果
娄延果
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是每一位校长的愿望。这可能有多条途径,多种方法,但从校长自己的思维上完成两个逻辑建构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从现象到思想的逻辑建构指的是校长能够从每天发生在校园中看似无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规律、发现意义和价值,上升到一个较清晰的理性认识,再提炼、概括为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等,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校教育理论、办学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丰富、修正,甚至重构。
二是从思想到行为的逻辑建构指的是校长能够从自己的办学思想出发,依据学校文化和办学条件,论证、梳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厘定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再发展的项目等。
一、两个逻辑建构是校长成长的必需
校长为什么非要完成这两个逻辑建构呢?
其实,做一位好校长,与做一位教育家型校长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办学思维层次的不同。
一位优秀的校长对学校工作一定是全身心地付出,更可能带领学校获得长足发展,但他对办学的认识,只是处于经验层面,处于对现象的感性描述层次。他有着丰富的办学事实经验,办学认识却只在一个层面上翻来覆去,他可能看到什么最时髦,就办什么,家长最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学校可能办得很火,但没有什么特色。
一位教育家型校长,不仅要全身心投入学校发展,还应对教育、对学校、对办学行为有着清晰的认识。这些认识来源于他对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梳理和思考,从看似平淡、连续的现象中分离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教育的规律、认识,甚至能指出其蕴含的教育真谛。能够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外来的教育理论,与任职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办学条件相结合,形成办学理念,并用这一理念引导教师,发展学校,从而形成办学特色。
之所以称其为逻辑建构,是因为这是校长治校逻辑思维方式的建立。建构一是逻辑性地从现象的众多属性中找到本质属性,再加以提炼、概括,建构出稳定的教育认识的过程。而建构二则是反向的,是从校长头脑中的办学思想、理论出发,演绎产生这所学校应该干的事,建构形成学校的办学行为体系的过程。那么,校长该如何去完成这两个逻辑建构,获得这两种办学思维能力呢?
二、从现象到思想的建构
教育现象一定是被校长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就已经完成了感知、描述和初步解释的过程,形成了经验材料。也就是说,从办学经验中提炼,就是建构办学思想的一种途径。《提炼办学经验,提升办学水平》(载于《河北教育》综合版2020年3月刊第22页)一文给出了五种提炼办学经验的方法,值得借鉴。完成建构一,还要从日常办学行为和事实的信息关联中寻找,从办学事实的内在逻辑中挖掘、找寻其背后的原由和规律,从而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
例如,T校长在对校友的观察和调研中,发现该校十多年前的某个阶段的毕业生,都把自己现在的良好发展,取得的成就,归因到中学时期学校社团活动多且思维活跃,自己从参与中受到了充分的锻炼,获得了成长。于是,校长提炼出“高中必须让学生多元自由发展”的认识,将其充实、植入学校的理念体系中。
再如,M校长新任职城乡交界处的某普通高中,其生源背景、入校成绩差别很大。校长在观察中发现,学生的思想状态呈交叉型两极分化。来自城市家庭的孩子优越感强,来自农村的孩子多自卑,且二者都有努力学习和胸无大志、自暴自弃的,但原因动机却大相径庭。针对这一情况,M校长先提出了“让我们共同进步”的号召,想通过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让同学们迸发团结合作,拼搏学习的激情,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经过深入调研,M校长发现了多个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如家长期待、学习成就感、老师水平、他人评价、班级排名、学业基础、生涯目标、班级氛围等,而其中根本影响学生的是成就感。反复论证后,“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
三、从思想到行为的建构
校长的办学思想,需要通过任职学校的办学理念才能转化为办学行为,这一建构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校长自己通过从现象到思想的构建过程新提出的,是自己办学思想的直接表达;二是校长在提出办学理念后,通过持续的建构一,又有了新的认识,丰富、修补了办学理念;三是校长到了新任职学校,而学校已有成熟的办学理念体系,校长需要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增补这一理念,再把理念变为办学行为。
这三种情况,因办学理念的来源不同,建构的过程就不完全相同。前两种情况是校长已对办学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后者则是需要校长先认真学习、研究、论证学校已有办学理念,理解透彻之后,再分解落实。
从思想到行为的建构,最主要的方法是演绎,是校长用自己的思想,结合国家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在对办学理念进行透彻的论证中,逐渐缕析出学校愿景与办学现实的问题、观点、解决办法,由此确定学校应有的办学行为体系。
例如,S校长的办学理念是“生命的教育”,在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深刻论述后,形成了学校办学的13个基本观点,如学校文化濡染、教化着校园的师生;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第一领导力;现代学校应是制度基础上的人文关怀;校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学校应做周围社区教育文化的引领者等。由此决定了学校的课程体系、生命呵护体系、制度体系、学校文化建设,以及不参与恶性高考竞争等办学行为体系。
上文中,“做最好的自己”理念确定后,M校长又论证确定了“宏观设计引领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强化参与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等基本观点。以此决定了实施维度一:学生、老师、干部;维度二:开设八个序列理论课程、四个序列体验课程、两个序列感悟课程;维度三:实施“一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等办学行为体系。
校长办学思想的形成,办学理念的落实,除了从教育现象、办学经验中提炼概括,演绎分解外,还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学校发展现状实际等因素。只不过,在两个建构方面,许多校长做得还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