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
——临城县构建贯通有效的劳动教育体系纪实

2020-12-30周洪松通讯员王占强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特色学校

本刊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王占强 岳 华

近年来,邢台市临城县通过统筹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开发和设置符合年龄特征和本地学校实际的特色课程,努力构建区域内一体贯通又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体系。

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全面覆盖

出台《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居家劳动实践工作的通知》,制定《临城县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1-9年级指导建议》等文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综合考评……

近二十多年来,临城一直没有停止对劳动教育的探索。

该县教育局副局长赵胜杰介绍说,时至今日,临城已开发以“农”“商”“传承”等为主线的劳动教育课程50余种,编写劳动教育读本10种,内容涵盖家政、烹饪、制陶、园艺、电商、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

特别是,每周一节劳动教育实践课,节假日适度安排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家庭生产劳动,在当地每所中小学已成常态。

如今,该县开始由专注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向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养成和新业态劳动技能并重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劳动教育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放式劳动教育转变。

“个别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图享乐、不爱劳动爱攀比让我们意识到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临城鸭鸽营学区校长陈庚戌神情严肃。

开辟植物角、饲养角,让学生在学校参与劳动;通过软陶、剪纸、花瓣纸制作等社团活动,拓宽劳动教育渠道;通过内务整理比赛,激励孩子爱劳动会劳动;体验馒头制作全程,学会尊重劳动……

三年摸索,鸭鸽营学区形成“体验式趣味劳动教育”并向全县推广。该县通过学校活动、家庭劳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劳动教育不是学校“一家之事”。

临城县人民政府统筹各方力量推进劳动教育,在土地使用、流转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截至目前,该县中小学已建劳动教育基地23个。

石城中学征地60余亩建成供学生开展劳动的“璞真园”,石家栏中学承包荒山300亩建成的植物种植园、动物饲养角、劳动体验区等,都成为当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的乐园。

突出育人铸魂,培养劳动精神

“创作工笔画很辛苦,但是我和同学们用自己双手实现梦想和价值,让我们更有尊严、更有意义。”说这话时,县特教学校义工宋彦鹏眼中放光。

2012年以来,在临城特殊学校支持下,身有重度残疾的宋彦鹏在校开设“阳光画室”,教授众多爱好绘画的残疾学生学习工笔画和剪纸技能,已成功帮助30余人实现就业创业。

临城县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观念作为“劳动之魂”,贯穿到小学、中学、特教、职教劳动教育的各学段各环节。

该县设计了进阶性的劳动价值观、幸福观教育。其中,学前和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营造崇尚勤俭的文化氛围;初中和高中阶段侧重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和培育艰苦奋斗精神;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劳动技能及奉献精神,为毕业后升学或就业打下基础。

“瞧,这个环保布袋是用旧裙子做成的,上面的卡通小狗是旧书包上的,是不是很漂亮?我们要多做一些漂亮又实用的环保布袋,这样我们就真正为环保做贡献了。”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耿佳向亲戚展示自己的手工布袋。

“现在家里条件都好了,旧衣服就多了。扔掉可惜,不扔占地方。学校留的家庭作业‘亲子家当旧物改造’真不错。坐垫、环保布袋、布制插花、布拖鞋都是我和孩子自己做的。”小耿佳妈妈也很兴奋。

像第一小学一样,临城很多中小学利用疫情上网课和暑期放假时间,引导学生及家长完成各种废旧物品改造。疫情下的暑假生活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家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基础性作用,让勤俭节约精神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扎根。

结合学生实际,打造特色课程

“不少学生分不清麦苗与韭菜,这绝对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从常见农作物和蔬菜的种植开始,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主题教育活动、文化环境建设和家庭教育指导。”临城县实验小学校长雷光银提到本校劳动教育颇有心得。

该校投资2万余元在校内开辟占地5亩的“开心园”“丰收园”等40余块班级农耕园,并装建了4个简易大棚。平整土地,自筹种子,种植萝卜、小麦、玉米、油菜、大葱等20余种农作物,从播种到浇水,从施肥到捉虫,学生参与种植全过程。

目前,学校正在学生餐厅屋顶再建一个1500m2的“空中田园”,为学生提供更多生产劳动平台。

近年来,临城县各学校结合地域、文化、学校和学生特点等,设置了符合实际又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课程。

县直幼儿园将“瓶子画”作为劳动特色课程,孩子们在各种酒瓶、矿泉水瓶、饮料瓶上作画,变废为宝;赵庄中心小学指导学生动手把语文课本插画、玉米种植全过程插画创作成为剪纸作品;临城中学以本县邢窑历史博物馆和丰富的邢窑文化为依托,在邢窑陶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志忠指导下,开设邢瓷体验作坊,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邢瓷制作方法的过程中,感受邢瓷文化的魅力,让爱家爱国爱劳动、传承优秀文化的梦想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县职教中心根据辖区特点,选择红薯粉条加工、豆腐加工、老粗布加工、电商等内容,让学生体会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魅力……

这些特色课程让学生们乐在其中,收获满满。

如今,临城各学校已与县域内企业、养殖种植大户、校外教育基地签署协议20多个。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车间,走进大棚,走进社区,丰富了职业体验,理解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

同时,临城教育局还在教育园区建立劳动、科技、文艺综合体,以实现劳动教育效果最大化。

“劳动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开创美好明天。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临城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秀海说。

猜你喜欢

劳动特色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特色种植促增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学校推介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