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本”理念下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
2020-12-30高雪芳
文 庄 瑜 高雪芳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儿童为主,为儿童而设计的教育。针对目前部分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游戏内容、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指导策略上没有充分体现“儿童本位”的现象,我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下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一、贯彻“生本”理念,拓展室内外游戏内容
(一)根据主题,开展相应的室内自主性游戏
自主性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室内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生成活动内容并拓展到游戏中,如在大班生成活动“肠道旅行记”中,幼儿结合参观牛奶厂的经验开展了搭建“牛奶生产流水线”、品尝牛奶等一系列游戏,而教师与幼儿一同准备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动手动脑、相互合作来完成游戏创设。
(二)积极运用户外游戏资源,丰富游戏内容
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园户外场地的游戏功能,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游戏场景,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例如,将竹乐园变成“娃娃家”的“后花园”,让“爸爸妈妈”带着“小娃娃”荡秋千、走平衡木等;将玩沙池变成“蛋糕作坊”,让幼儿用沙堆和树枝做“生日蛋糕”,“爸爸妈妈”和“客人”手拉手,围着生日蛋糕唱《生日歌》,庆祝“娃娃”的生日;将涂鸦墙变成“绘画工作室”,让“客人”可以选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将玩水池变成“钓鱼台”,让“客人”可以“买票”进行“垂钓”……
二、借助“生本”理念,提供多元化的游戏环境和材料
(一)自主规划游戏场地,鼓励幼儿创设游戏环境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步放手,将游戏自主权交到幼儿手中。例如,大(二)班在新学期通过全班投票的方式决定要开一个“大型医院”,教师将“筹建医院”的任务交给了幼儿。在一周内,幼儿多次调整“医院地址”,不断尝试搭建,在一次次的失败和磨合中,“医院”终于开放了。
(二)整合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创新游戏活动
在创设游戏时,我们以往会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游戏区,然后根据每个游戏的类别投放相应的材料。通过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发现幼儿不会考虑自己所进行的活动性质,而只是沉浸在活动过程中。因此,我们尝试整合材料并分类投放到素材区和工具区两大区域,供幼儿在活动中随时取用并创造性地综合使用,方便幼儿进行各种个性化的游戏活动。
三、坚持“生本”理念,优化游戏指导策略
(一)跟随幼儿经验进行介入,助推后续学习
“生本”理念强调对幼儿的尊重,这种尊重既包括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还包括对幼儿经验水平和学习方式的尊重。因此,教师应通过观察和对话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并基于幼儿的经验进行指导。例如,大(三)班的幼儿在“小剧场”玩皮影戏,他们沉浸于自己摆弄手势而未发现幕布上其实没有影子,教师捕捉到这个信息并对幼儿进行持续观察。15 分钟后,幼儿依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于是,教师开始介入。她建议一名演出者到幕布前观看并以“你到这边来看看小伙伴演的皮影戏,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在随后的表演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合作调整了皮影工具和灯光来提高了演出质量。
(二)基于细致观察进行评价,给予适宜支持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读懂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实施有效评价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游戏,捕捉并辨别幼儿的经验、兴趣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在评价时及时给予必要的支持。例如,小(三)班的三名幼儿在“超市”里用剪纸的方式做饼干,两名女生用模板将图形描在纸上并剪下,可是一名男生握剪刀的姿势很生硬,剪的饼干几乎是半剪半扯的。男孩认为自己剪得不好,索性将“饼干”团起来扔进垃圾桶。教师从垃圾桶捡起那几个“饼干”,然后在游戏分享环节向全班幼儿介绍了男孩的作品,并表扬他不怕困难,坚持把饼干做完,大大增强了男孩的自信心。
伴随着课题研究的进行,幼儿的主动性更强了:他们主动参与环境布置的意愿提高了;面对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他们能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现出更多合作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在发生着改变:对幼儿的游戏评价从以往的“下定论”到现在的“客观全面”;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耐心地跟随幼儿;在活动目标的达成方面,从关注“预期目标达成了吗”到更关注“幼儿获得了哪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