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30靖吉芳廖奔兵刘佳颖
靖吉芳,廖奔兵,魏 姗,林 雨,刘佳颖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近年来,企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转型升级,对所需人才的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同时对担负人才培养职能的职业院校教育模式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校企合作方式的不断改革创新就是其表现之一。基于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我院作为高职卫生职业技术院校,建校六十余年来,始终以培养时代所需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导向,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方式、新机制,引导学生掌握实用技术和熟悉相关规范。细数历史,我院校企合作的形式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传统校企合作阶段
历时最长且至今仍作为校企合作主流方式的就是传统的“2+1”培养模式[1]。学生在校进行为期两年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后,进入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一年。为让学生掌握专业相关技能、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开设一定比例的实验实训课,也会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医疗单位参观学习。但实验实训课只能片段式模拟工作流程,不能反映真实的工作情境。虽然基本原理相通,但实验手段、教学方法滞后;参观学习虽然可以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场所有直观认识,但走马观花且耗时费力。
教学滞后性让学生最初进入实习岗位无所适从,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一方面,顶岗实习时间有限,从适应到熟悉再到熟练的磨合,给企业造成无形的损失;另一方面,学生会发现实际工作与教学的差异,从而对教学产生疑惑,甚至有“我们在学校学的到单位都没有用到”的想法。
2 校企合作初步改革阶段
2006年1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校企合作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为我校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操作指南。
2.1 校企合作方式新尝试——“厂中校”
《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在此背景下,我校提出了“专业依托企业、企业出资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企业”的办学理念。2007年9月,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与合作企业惠州市鲲鹏义齿有限公司首次尝试新的校企合作方式——“厂中校”。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建立了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1.5+1.5”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 个学期在校学习文化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到企业学习,由专业教师到企业利用企业的器械设备教授专业课,第五、六学期完成顶岗实习。
2.2 校企合作方式的新发展——“校中厂”
《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此政策背景下,2014年惠州市鲲鹏义齿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建精密义齿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逐步完善,依次建设了口腔校内实训基地、口腔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及口腔数字化产学研基地3 个机构,集教、产、研于一体。口腔校内实训基地按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块的要求,分解成不同的功能室,各自承担不同技能的实训任务。它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校实验实训条件,使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及技能训练更贴近企业需求。如果将校内实训基地比喻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零部件,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就是整合好的大车间。该中心设备与企业设备完全一致,实训流程及文化渲染完全仿照企业生产线,可以说是仿真模拟的“校中厂”。它的建设可以使学生更早接触实际工作流程,更早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除此以外,该中心具备生产产品的能力,具有相关资质的教师及经考核过关的学生可以进入该中心尝试生产产品。产品由企业验收,合格者企业回购。这样一来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降低学校实训成本,也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无形中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的品质。口腔数字化产学研基地是基于企业对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的需求建设的。一方面,校企合作一定是基于校企双赢才有望长期积极发展。“校中厂”“厂中校”对学校的有利方面较多,而对企业虽然从长远看,可以为他们提供优质人才储备,但近期利益不明显。企业逐利性的本质决定了这样的局面会降低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而产学研基地的建设有力扭转了这一局面;另一方面,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入,学校方面的短板也日益显现:硬件设备、资金投入日趋依赖企业。若想在合作中站稳脚跟、不至于成为企业的依附,学校自身必须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智能优势,引领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升级是学校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另外,产学研基地的存在,让学生早早认识到如今不是“一岗定终生或一技闯天下”的时代,帮助他们树立“知识无边界、终身需学习”的观念。
2.3 校企合作初步改革成果的利与弊
“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基本满足了学生入校即能体验未来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能在真实岗位上进行专业课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专业学习真正达到与企业“零距离”。同时也促进口腔修复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2]。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招生管理:采取既定的招生模式,只招广东省户籍的应届毕业生,不能覆盖已走向工作岗位又想提升学历的人群。从服务社会的层面讲,培养人才的覆盖面比较狭窄;从企业层面讲,企业想为骨干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尤其是学历教育机会的意愿达不到。入学后学生管理由学校全权负责,企业和学生之间没有法律法规层面的关系,企业基本不参与或只是配合参与学生管理。企业参与办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严重欠缺。二是教学参与。不管是“厂中校”还是“校中厂”,企业方参与教学主要体现在提供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地以及提供师资参与学生的部分技能培训等硬件方面,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及教学标准的制订往往还依赖学校教师,软件方面的融合远远不够。
经过校企合作初步改革阶段的探索发现,虽然较传统校企合作已有明显进步,但还是处于“水油混合状态”——相近不相亲。能否真正实现全方位的产教融合,使校企合作进入水乳交融、合为一体的状态?2014年2月2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明确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随后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为继续前行指明了方向。
3 校企合作深化改革阶段
我校于2017年联合企业开始自主招收第一批中职现代学徒制学生。2017年9月8日,17 名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入学,标志着我校成为惠州市首家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院校,体现了我校在校企合作方式上的新突破,开始进入校企合作深化改革阶段。依据“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总体思路,在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3.1 探索成效
3.1.1 探索校企双主体办学育人机制 首次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阶段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以及取得相关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在岗员工,采取在岗培养方式。该班成员在原有企业员工身份的基础上添加了我校学生身份,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的签署正式实现了“学生”与“学徒”合一。通过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与分工,使企业真正以主人翁姿态融入办学中。通过完善校企联合建设、整合校企教学资源、分段育人规划、多方参与教学评价的设计探索双主体育人机制,推进校企合作从“厂中校”到“校中厂”再到现代学徒制的提升。
3.1.2 探索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方式 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利用前期合作的积累并联合企业完成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共同完成基于典型工作流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建设,并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探索从“2+1”到“1.5+1.5”再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3.1.3 探索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以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训工厂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实施教师与师傅互培互聘互用的双导师制教学,即学校指定专业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理论及基础技能训练;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当师傅,负责学徒岗位技能教授。在第一和第二学年,每学期由学校完成至少4 周的人文社科模块及职业基础模块的集中授课任务,培养相应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余的教学周由企业主导、校内专业教师协同将职业技能模块的各个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贯穿在各个岗位,通过师带徒的方式,采用“实训—生产”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在“理论—实训—生产”三位一体的不断循环中提升学生(学徒)的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第三学年岗前考核合格学生,即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转变。
3.1.4 探索校企多方的质量评价机制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理论考核评价、师傅产品作品评价、企业综合评价、社会顾客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多方评价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机构主导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素养、就业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能上岗”的目标。
3.2 新发问题
整个探索过程中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与师傅互培互聘为支撑,探索如何更好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基地与车间、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教学与岗位“六个对接”,但期间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3.2.1 理念问题 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方管理人员都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现阶段校企合作的终极目标,即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整体效益。然而,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会出现因理念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一方面,在企业家眼里,有些学校理念不清,依旧将校企合作的定位局限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上,即仅限于合作就业。基于此理念的学校往往在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处于强势地位,认为企业在这些方面没有话语权[3],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性和企业的逐利性之间需要寻求平衡。企业逐利性本质决定了他们会忽略甚至误导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此种情况下,德技兼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3.2.2 招生机制问题 虽然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学徒制已能覆盖已走向工作岗位又想提升学历的人群,解决了企业想为骨干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的问题,但也仅限于中等职业教育,而且还受到生源户籍的限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如何使异地务工人员、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也能接受职业教育,是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3.2.3 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生入校之前对学校尤其是企业了解不足,对自己在校3年要接受什么的培养、未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没有整体认识。盲目选择会导致入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学生流失。基于现阶段的招生机制,入校后学生的流失无形中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2.4 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缺乏标准 职业教育一贯的工作格局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订国家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体现特色。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校企双方协商。企业的培训活动与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需要不断磨合,学校与企业,甚至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于教学培训活动时常需要频繁协商与交流。在理念不同的情况下,双方容易激发矛盾,且耗费时间和精力。
3.2.5 “双师型”队伍建设问题《试点意见》提出:“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弟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虽然《试点意见》对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培养任务做了总体分工,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师傅可以理技分家。职业教育的教育性与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双师型”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科学及教育科学两大领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才有可能使学生理技相通,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但现阶段“双师型”师资队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待完善提升。(1)从形式层面讲,“双师型”教师至少同时具备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是个体在职业院校的从教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职业技术水平的凭证,反映了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而言,进入单位后可通过系统的教师资格培训后取得从教资格。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得途径因行业而异。就卫生系列而言,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通过职称考试获得,不能反映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需考评结合的方式获得。评审条件规定参评者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 周,并对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做了明确要求。因此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持证者的实践技能,但现阶段卫生职业院校却普遍没有组织专业教师参加评审。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大多是初、中级,高级职称的普遍是教授或副教授+技师或主管技师。就企业师傅而言,实践教学也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专业能力。为使其具备基本的课程教学过程规划、实施、管理及考核能力,应积极鼓励其参加职业教师资格培训,以获取职业教师从教资格。(2)从内涵层面讲,证书只是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基本的任职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以及双方的人格素养和师德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现代学徒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
2019年1月24 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布,标志着职业教育改革已经从试点转向正式实施阶段,《通知》再次强调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5]。校企深化合作势在必行,学校和企业尤其是学校应该坚定地、积极地“走出去、迎进来”。本着“管好两端、规范中间”的原则,共建校企双方管理机构、制定校企合作相关管理制度,对教学标准和毕业生质量严格把关,对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及过程管理实行弹性管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真正做到软件、硬件产教融合,学生、学徒工学结合,教师、师傅理技兼备。共同发力,为社会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