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与诊断
2020-12-30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体猪旋毛虫病的病原体是旋毛科的旋毛虫。旋毛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之中,幼虫则寄生于肌肉组织中,可寄生于猪斜纹肌肉组织中,也可寄生于人类肌肉组织中[1]。旋毛虫幼虫包囊经过消化道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钻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黏膜内,经1.5~3.0d即发育成成虫,成虫为白色、前细后粗的小线虫,肉眼勉强可以看到。雄虫长1.4~1.6mm,雌虫长3~4mm,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腺或黏膜下淋巴间隙中产出幼虫。繁殖生成的幼虫经过组织液循环和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组织之中,横纹肌是旋毛虫幼虫最适宜的寄生部位,其他如心肌、肌肉表面的脂肪,甚至脑、脊髓中也曾发现过虫体。刚进入肌纤维的幼虫是直的,随后迅速发育增大,逐渐卷曲并形成包囊,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25~0.30mm×0.40~0.70mm,眼观呈白色针尖状,包囊壁由紧贴在一起的两层构成,外层薄、内层厚;包囊内含有囊液和1~2条卷曲的幼虫,个别可达6~7条。一般认为感染后3周开始形成包囊,5~6周甚至9周才完成。包囊在数月至1~2年内开始钙化,钙化包囊的幼虫仍能存活数年,特别是在垃圾腐肉、粪便等环境中,生命力顽强。
1.2 感染途径旋毛虫主要是通过不同动物之间传播。携带有旋毛虫的狗等生物可将旋毛虫传染至猪群,人类则可通过食用含有旋毛虫的猪肉感染。此外,妊娠期感染旋毛虫的病猪,则可通过胎盘将旋毛虫传染给仔猪,造成仔猪死亡。此外,喂食含有旋毛虫的饲料或者厨余,也可造成猪群感染。
1.3 发病原因常见的集约化养殖场猪群感染旋毛虫可能是由于喂食被污染的水源与饲料。并且,由于部分养殖场可能存在喂食泔水等造成旋毛虫感染。除此之外,养殖场内管理不严,未经驱虫的猫狗等流动性较强的生物进出猪舍,也会造成旋毛虫感染。
2 诊断方法
2.1 压片镜检法对疑似感染旋毛虫的病猪用组织剪在无菌条件下剪取黄豆大小的病猪肌肉组织,随后放置于洁净的载玻片上,使用组织刀按压,使得肌肉组织呈现扁平状,随后将组织放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线状幼虫或者螺旋卷曲状幼虫,则可初步判定为旋毛虫感染。一般要对视野内的肌肉组织中发现的旋毛虫进行统计,达到每个视野下含有旋毛虫3条以上,方可诊断[2]。
2.2 消化观察法将感染旋毛虫的病猪在无菌条件下用组织剪剪取一定长度的肌肉组织,随后将肌肉组织用PBS缓冲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冲洗后将组织放置于研磨杯中,加入胰蛋白以及胃蛋白消化液消化组织,消化过程中使用研磨棒进行研磨,也可使用磁力搅拌棒搅拌。一段时间后,获得均匀的组织匀浆,使用目筛或者双层纱布对组织匀浆进行过滤,过滤获得的滤液在室温封闭静置或者在500~1000r/min离心,获得下层沉淀。将沉淀涂抹或滴加至载玻片中,置于显微镜中观察是否有旋毛虫幼虫。
2.3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微镜观察法能够较快的获得结果,但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因此,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能力进行特异性诊断。对疑似感染旋毛虫的病猪进行肠道组织获取或者肌肉组织获取,将获得的组织切片作为固定相抗体,滴加针对旋毛虫抗体的特异性抗原,随后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根据抗原抗体结合量的变化,即可判断旋毛虫病[3]。此类方法具有特异性,但是诊断成本较高。
2.4 动物实验进行显微镜观察后的病猪,可以将获得的组织液注射进入实验大鼠中,进行动物实验,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获得无菌的病猪组织液后进行消化,离心获得含有旋毛虫的组织液沉淀,随后用生理盐水将组织液重悬均匀,消化道喂服或者肠道注射至无菌实验大鼠中。大鼠死亡后,进行解剖,获得大鼠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获得相同的旋毛虫病原体。
3 治疗
猪旋毛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甲苯达唑、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芬苯达唑等治疗猪旋毛虫病。左旋咪唑可按照每千克体重100mg添加至饲料中,混匀后口服。丙硫苯咪唑则可按照每千克体重2mg的剂量,与液体石蜡或橄榄油混合均匀制成注射液,配置液分为2份,每天注射2次,在病猪不同部位进行肌肉注射,通常每隔3d注射。
4 小结
猪旋毛虫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其预防尤为重要,养殖场应当定时检查与清扫猪舍,严格管理,防止感染。对感染病猪及时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