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之后复养的注意事项

2020-12-30

兽医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进场猪群猪舍

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数量剧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加快生猪复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复养前须做好抉择

在复养之前,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非洲猪瘟的危害性,明确该病是没有特效药的,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达100%。不仅如此,要意识到非洲猪瘟所具有的三大特性:一是必然性,如果猪场并不具备良好的防御能力,那么必然会导致感染;二是毁灭性,一旦感染非洲猪瘟,将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三是彻底性,针对严重疫区,在短时间内不建议进行复养。如要进行复养,必须要对猪场进行全面改进,明确复养风险和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不建议进行复养。

2 猪场清群后首次彻底消毒

如确定进行复养,在饲养之前必须要做好对猪场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粪污,尤其是墙面、地面、槽具以及各个角落,必须要全面彻底的冲刷,晒干后喷洒相应的消毒药物,使用醛类消毒剂有着良好的消毒效果[1]。

3 猪场和猪舍的改建

当前由于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治并没有特效药,因此现行的饲养模式是无法有效抵御非洲猪瘟疫情的。所以,在完成清洁以及消毒工作之后,要做好对猪场、猪舍的改建工作,有效降低病毒感染几率。在改建的过程当中,最好采取分区饲养、两点式饲养模式,对母猪和育肥猪进行分区、隔离,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不仅如此,改建时要使猪舍符合批次化生产的要求,可以采取小单元饲养模式,将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批次化生产,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密闭式猪场,有效降低鸟类、鼠类传播病毒的几率,保障猪群健康生长。除此之外,在改建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消毒更衣室,进场之前进行严格的消毒,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提升防疫水平。还要做好对出猪台位置的改建工作,当前很多猪场的出猪台往往紧挨着生产区、育肥区,极易导致疫病的传播,因此在进行改建时,应确保出猪台和生产区以及育肥区间隔相应的距离。在生猪转运时最好使用内部经过彻底消毒的车辆,对于车辆冲洗消毒间的设置,也要远离生产区。

4 空栏时间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对于环境有着极强的抵抗力,因此针对疫区的猪场及养殖户,在清群之后要对猪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并空栏3个月后方可进行复养。

5 重新制订猪场生物安全制度

在复养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重新制定猪场的生物安全制度。针对当前现行生物安全措施当中所存在的不足,要及时进行优化完善,要结合猪场实际状况来制定生物安全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并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与此同时,要做好对饲养人员的培训,发放生物安全措施明白书,切实提高饲养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在生猪进场之前,应继续进行一次消毒工作,确保消毒的全面性与彻底性。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对环境进行采样并试验,并结合试验结果使用针对性的消毒液,确保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6 猪群的选择、哨兵猪、正式引种猪群

在引种之前,必须要做好对引种场猪群健康状况的分析,在确保其具备较高的生产性能之外,要寻求当地检疫部门的帮助做好对种猪场的检疫工作,并提供非洲猪瘟阴性报告证明。在引进哨兵猪并饲养一段时间无任何异常后,方可引进种猪群[2]。

7 种猪运输中、进场后的隔离

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对车辆进行消毒,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应激,在进场后应隔离饲养1个月,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合群饲养。

8 正式复养生产中

在复养的过程当中,要贯彻落实各项生物安全对策,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当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中草药,在保障猪群生长营养需求的同时,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一旦暴发疫情,应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疫病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的频频发生,导致养殖户以及消费者出现了“谈瘟色变”的现象,严重阻碍着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猪肉以及猪肉产品作为人们的必需品,在非洲猪瘟疫有效控制后,加快生猪复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的养殖过程当中,要密切留意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避免疫情的复发,实现生猪健康、高效养殖。

猜你喜欢

进场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
沪指筑底 稳步进场
泸指v型逆转 进场机遇可期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