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的效果分析

2020-12-29孙婷婷卢婧婧娄金香杨光卢智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循证医学职业生涯规划医学院校

孙婷婷 卢婧婧 娄金香 杨光 卢智泉

摘  要 试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客观分析性试题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考试的总成绩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01)。循证医学教学法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促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所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循证医学;教学法;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0-0079-03

Abstract The test group adopte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 scores of objective analytical question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1); the total test scores in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01).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enthusiasm of learning, promote the ability of self-stud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make full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teamwork.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of career planning theory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ntegrating the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more easily accepted by stu-dents and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career plann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 courseware

1 引言

循證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为“基于证据的医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内容是利用最佳医学证据对临床病人的处理、治疗等方面进行医疗决策,同时将个人的临床经验与患者的意愿相结合[1]。实践EBM的过程包括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寻找最佳的证据、评价证据、应用和实践证据、对证据进行再评估[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及早进行就业准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确立职业目标[3]。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以及求职策略[4],是一门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生涯规划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医学院校本科教学阶段课时相对较短,内容较少,学生不十分重视。将循证医学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检索评价当前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最佳证据,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19年4—6月从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共36个班)中随机抽取五个班(162人)为试验组,每班再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八人),其中有两组各为九人,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另外,随机抽取五个班(161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中的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组织与协调。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不分组。要求试验组的学生必须保证参与整个循证医学教学过程,而对照组的学生也必须保证参加整个传统教学过程[5]。

循证医学教学法  循证医学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5]。

1)课前预备。在授课前一周,授课教师将参加循证医学教学组的组长召集在一起,并按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大纲的安排、具体内容、课程要求和教学目的,向学生详细介绍循证医学的背景知识、实施过程,以及如何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让学生对循证医学有比较全面和详尽的了解。

2)教学内容。选用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刘铸主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科版)教材。教学内容包括第二章“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和第五章“职业决策”,共八学时,每次课四学时。

3)教学融入循证医学。实施循证医学实践“五步曲”。

①确定拟弄清的问题,即问题构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每次课程由授课教师提出4~6个相关问题,例如:职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职业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阐述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有哪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②相关文献检索。可采用关键词、期刊检索系统、电子检索系统等进行检索。

③严格地评价文献。根据文献的科学性、指导性、重要性、实用性等,对检索的文献进行严格筛选,最后将合格的文献进行认真、详细阅读。

④最佳证据的采用。将最佳的成功事例用于职业生涯决策。

⑤经验总结与能力评价。如通过参与循证医学教学,使学生得到了哪些收益?对自己将来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有哪些启示?等等。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构建的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学生预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与收集,包括中文数据库(CNKI)文献、参考书的查找,资料的下载和打印,并将资料进行归类和整理。要求各小组在课前三天写出相关内容的书面分析报告,并制作成3~5 min的课件。

5)小组汇报。由各试验组的组长将准备的多媒体内容进行介绍,教师进一步归纳、分析各种观点、论据,正确分析案例及回顾相关知识,对学生可能提出的或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课中展示。授课教师按照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讲授理论课程,讲授到具体问题时,由各小组长组织讨论案例,小组成员将各自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修改、补充。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的效果做出简单的评价与总结。

传统教学法  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内容的认真预习,记下教材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则按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准备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并归纳和总结出课程的重点内容。授课过程中采用讲授—启发—讨论式教学,课堂中注意讲解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最后,授课教师给两种教学方法组的学生同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充分讨论并回答问题,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提高吸收能力。

观察指标  最后一次理论课程结束前20 min,当堂闭卷考试,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学生采用相同试卷。试题由考试中心人员从试题题库随机抽取,题型为10个选择题和四个简答题,主观记忆型试题和客观分析型试题各占50分。内容包括职业的基本特性、职业的功能、职业与职位的关系、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未来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生涯与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的概念及其相关关系、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其联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考试结束后,再给学生发放一份简短客观的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评价。

统计学方法  考试成绩和调查资料经核对、整理后录入SPSS 16.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数值变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数(n,%)表示。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研究的结果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将试验组学生主观记忆型试题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客观分析型试题考试成绩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样,考试的总成绩试验组得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同比较  如表2所示,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教学融入循证医学教学法后,认为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促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师生沟通与交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等。试验组学生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存在十分显著性差异(P<0.001)。不过,在回答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是否有利于消化所学内容的问题上,两组的应答基本相同,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843)。

4 分析与结论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结果显示,参加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组的学生主观记忆型试题考试成绩为(39.24±6.29)分,参加传统教学法学生的成绩为(38.63±6.43)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客观分析型试题考试成绩为(41.51±7.16)分,对照组的考试成绩为(36.42±5.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考试的总成绩试验组得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些结果提示,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学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章节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两组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1)学习方面。试验组中,多数学生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入循证医学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参与循证医学教学法组的学生应答的同意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

2)获取相关信息方面。循证医学教学法组有154名(95.06%)学生回答能提高信息获取能力,而对照组为128名(79.50%)学生。

3)加强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方面。试验组学生满意的应答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

这些足以说明,参加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均得到较大提高,比如获取、理解、分析与综合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师生交流沟通能力和綜合素质,均得到较大提高[4-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入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认同度,无论是在促进教师教学方面,还是在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Black 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orking Group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J].JAMA,1992,268(17):2420-2425.

[2]Sackett D L, Rosenberg W M, Gray J A, et al.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BMJ,1996,312(7023):71-72.

[3]张丽莉,邱蔚六,周曾同,等.医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5):442-444.

[4]郑晓婷,梁荣荣,谭慧晶,等.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2):204-211.

[5]李天骜,高书杰,穆晶晶,等.PBL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52-1856.

猜你喜欢

循证医学职业生涯规划医学院校
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循证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的循证护理体会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