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
2017-02-05张颜波徐晓燕潘少波闫成新吴家峰
张颜波+徐晓燕+潘少波+闫成新+吴家峰+张继国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药学专业本科生80名,药理学专业研究生40名,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本科生、研究生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本科生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40名,研究生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考核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本科生实验组有兴趣人数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168,P=0.007);课程结束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000,P=0.025)。研究生实验组有兴趣人数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800,P=0.028);课程结束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800,P=0.028)。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208,P=0.648)。本科生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568,P<0.001);本科生对照组案例分析成绩和实验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t=-2.665,P=0.009)。研究生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5.342,P<0.001);研究生对照组案例分析成绩实验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t=-3.760,P<0.001)。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3.245,P=0.002);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案例分析成绩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t=-2.369,P=0.021)。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分别可以增加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药理学的兴趣,能明显提高药理学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考核成绩,研究生教学效果优于本科生。
[关键词】循证医学;药理学;教学模式;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cine,EBM)越来越成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已经是21世纪医学教学发展方向。EBM理念是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出发点,在医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在医学教学中贯彻循证医学理念,并以此为核心,指导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模式。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做好药理学教学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更好的进行药理学教学,我们拟在前期临床教学经验基础上,探索药理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行性和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药学专业本科生80名,药理学专业研究生40名,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经泰山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将本科生、研究生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本科生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40名,研究生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带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带教教师所掌握的药理学知识及临床经验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主要根据带教教师的个人技能水平及临床经验做出合理的用药决策。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首先进行EBM基本知识学习,然后提出实际问题、文献检索及寻找相关证据,组织小组对证据、结果进行讨论,并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协助小组做出最佳的判断及合理用药决策。两组授课教师无变动;使用的教材、教学总时数及大、小课比例均相等。
1.2可行性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药理学课程兴趣方面。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课程开始时和课程结束时均进行调查,集中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当场填写,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均是双盲,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1.3教学效果评价
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在药理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考核,综合评价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问卷结果用Excel XP录入计算机,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科生的两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本科生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课程开始时有兴趣人数比例(感兴趣+稍感兴趣)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213,P=0.644)。对照组在课程结束时有兴趣人数比较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879,P=0.348);实验组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168,P=0.007)。课程结束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000,P=0.025)。
2.2研究生的两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生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课程开始时有兴趣人数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404,P=0.525)。对照组在课程结束时有兴趣的人数比例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404,P=0.525);实验组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800,P=0.028)。课程结束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800,P=0.028)。
2.3本科生实验组与研究生实验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本科生实验组在课程结束时有兴趣36人(90%),研究生实验组有兴趣18人(90%),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208,P=0.648)。
2.4本科生组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本科生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568,P<0.05。案例分析对照组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2.665,P<0.05)。
2.5研究生组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研究生理论考试对照组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5.342,P<0.05)。案例分析成绩对照组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3.760,P<0.05)。
2.6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药理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3.245,P<0.05)。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案例分析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2.369,P<0.05)。
3讨论
循证医学是21世纪的临床医学,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践的巨大变革,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循证医学的发展,已经引起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医学课程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如儿科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和神经病学等课程。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探索一条新型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突出基础和临床相结合。本研究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本研究发现,在对药理学兴趣性方面,本科生、研究生实验组在课程结束时均明显高于课程开始时;同样本科生、研究生实验组在课程结束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兴趣性也明显增加;但在课程结束时,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相比,兴趣性无明显变化。说明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药理学学习兴趣,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范围内开展循证医学模式药理学教学具有可行性。进一步比较发现,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在学习兴趣上无差别,提示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接受程度上相同,都适合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药理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两个方面,观察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效果。我们研究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组在理论考试、药理案例分析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生实验组在理论考试、药理案例分析方面明显优于本科生组。说明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均能提高学习成绩,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同样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下,研究生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本科生。这可能与本科生在应用循证医学模式去分析、解决问题少,主观能动性差有关,相反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急需循证医学模式去分析、解决其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主观能动性强。
我们前期在临床课程神经病学方面,开展了相应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探索,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所以本研究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药理学这一基础课程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医学院校全面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首先,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循证医学教学方面,师资力量不够,许多大学教师对循证医学并不熟悉,更谈不上熟练运用到教学中去;其次,缺少相应的全国统编教材,虽然循着医学相关书籍很多,但是适合医学院校教学模式的书籍不多,并且每本书偏重点并不一样,所以教师在教学方向上不易把握;最后学生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接受程度上也不一致,本研究中选取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对循证医学感兴趣的学生,大部分循证医学的课程或基础知识,还有后期的实练过程,都是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韧性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培养高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探索适应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下的基础医学教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