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20-12-29王莹吴贝

高教学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王莹 吴贝

摘  要: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及深入,必然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却是BIM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借助校企合作模式,对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将BIM前沿技术及实际项目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辅以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出满足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6-0104-04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is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nd deep, which will inevitab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s the shortage of BIM technical qualified personnel. As a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with the help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our school makes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n teaching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cost direction). By introducing the BIM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project cases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upplemented by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w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ultivat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BIM; engineering cost; teaching reform

一、概述

BIM也稱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技术后出现的建设领域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它是引领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次的新技术,它的全面应用将会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业化程度[1]。日前,住建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确定BIM是“十三五”建筑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天津市住建委2019年初印发BIM指导意见,提出从2019年4月1日起,新立项的政府投资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在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采用BIM技术,力争在2020年前,政府投资类项目和保障房项目全部实现BIM设计、审图[2]。重庆市住建委提出,2018年起,大型道路、桥梁、隧道工程,三层以上的立交工程,在勘察、设计阶段必须采用BIM技术。沈阳市指出,到2020年底,形成比较完善的BIM应用市场,较成熟的技术标准及扶持政策,较为完整的BIM应用产业链条,应具备BIM应用全面推广的市场条件等。由此可见,随着国家以及各省市关于BIM技术应用的大力推广,工程领域高精端的信息化时代必然很快到来。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为了更好的推行和应用BIM技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亟需人才,推行基于BIM技术的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二、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

社会需求是工程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原动力。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生、新兴、新型学科不断涌现,社会对工程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3]。BIM技术能够在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加速建筑行业的发展[4]。BIM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对于从事工程造价的技术人员来说,不适应BIM技术,就容易在这轮建筑业改革升级中被淘汰[5]。因此,作为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重点培养方向,对工程造价类课程的改革始终坚持以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为目的,从传统的课程体系,逐渐向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方向改变,在原有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融入前沿知识和技术,将建设行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联系起来,从而解决BIM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

(二)以适应独立学院专业发展为前提

独立学院在创办初期,多以公办高校为依托,在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中,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母体高校的影响。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作为本科层次的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教育部2020年一号文件的精神,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应采用分层培养的模式,从规模化转向精英化的转变。因此,本文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结合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体现自身独特的优势。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为核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因而,对实践性、技能型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将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策略

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确实存在自主学习性不强的现象,尤其以理论课知识的学习最为明显。虽然本院工程管理专业录取时多以理科生为主,但是工程造价类课程知识点繁杂,记忆性强,更新速度较快,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软件操作时难度较大。因此,此次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在个别课程中穿插关于BIM技术前沿知识的介绍,在实验课中体验虚拟仿真技术,带领部分优秀学生参加BIM知识竞赛等方法,将BIM技术从点到面的引入到工程造价课程体系中。

三、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根据调研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变化。例如,对于工程造价这个热门方向,企业依然沿用之前的技术技能考核指标,即:毕业生需要具备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其中以编制工程造价的文件技能最为突出。而同时,部分企业对BIM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毕业生了解BIM在工程各阶段造价工作中的运用,掌握如何应用BIM模型提取工程量清单。因此,本学院拟将通过新设、融入、贯穿等方式将BIM技术引进到当前的课程体系中,改变当前关于BIM技术的孤立式教育方式现状,使课程安排与当前社会所需更加紧密合理。

(一)理论类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1. 新设BIM类课程

对目前的工程造价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发现本专业至今未开设一门关于BIM技术介绍的课程。因此,为了让学生对BIM知识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对BIM的兴趣度,此次改革拟从低年级开始,新设《BIM概论》,使学生从刚入学就能对BIM技术产生兴趣,燃起其进一步学习BIM的希望;在高年级时新开设《BIM创新创业实践》,该课虽为理论课性质,但其中也安排有部分实践课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竞赛或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BIM模型的设计、三维渲染、虚拟施工等内容,可为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2. 将BIM融入原课程体系

本专业已开设的工程造价类理论课有《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2》《工程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等,而BIM技术只是在某些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提及过,基本仍属于传统知识的讲解,已然不能滿足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因此,本院工程管理专业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鉴已有研究[6],将BIM相关知识采用课程穿插、集中讲授等方式融入原有课程体系中,从易到难,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将新技术和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见表1)。

(二)实践类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课效果最直接的方法,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改进,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将课内实习、课外实践统筹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两年来,学院紧追最新的工程领域前沿技术,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对本专业的工程造价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提高在BIM环境下工程领域内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同作业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1. 改革原有课程

(1)课程内容的改革

本专业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实践课程共有6门,以理论课程的改革为基础,在这些课程中采用将BIM技术插入或贯穿的方式重新进行内容上的设计(见表2)。

(2)教学方法的改革

此次改革将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任务引领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工程造价软件操作课为例,教师首先将课程目标、操作大纲发给学生;其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合作企业选择相应数量的难度适宜的项目案例作为训练题目。每次上课时教师都要明确时间期限及学生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各种学习资料,团队协作,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并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最后,对于学生问题解决方案的评价要贯穿于始终,这样,既可以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又可以给出最真实的评价结论。

2. 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能够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7],也是近几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然而,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的改革,都应是建立在师资力量相对完善的基础上。由于本学院在师资、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选择与国内外多家具有丰富经验的精英企业合作,通过假期的师资培训、平日里的项目交流等方式,加强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本学院还会邀请业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某些特定课程的校外讲师,从企业的角度,制定并参与课程大纲以及部分实践课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了解并接触到企业里的实际工程项目,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间接增加了岗前工作经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相关技能。

四、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

成效

在改革方案确定后,相关教师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经教务处批准,2016级、2017级以及2018级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分别进行试验。在经过一学期的试推行后,随机抽取学生代表,参加期中、期末的教学反馈会议,学生们纷纷表示不论是将BIM技术穿插在既有的理论课程中,还是在实验室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掌握了最新的工程管理信息技术。通过此次改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较早的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本领,提高自身的工程视域与创新素养。

从2018年至今,本专业学生参与BIM相关的各项知识技能竞赛共获得奖项40余项,与专业教师成功申报不同级别课题项目10余项。根据就业调查统计结果,2015级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中,从事和BIM及造价相关的岗位的学生高达40%左右,遍布于各大国企、私企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在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后发现,本专业学生适应力强,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给予的普遍好评。

五、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升级,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及普及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作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紧跟时代步伐,将BIM技术引入到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中,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行业先进技术,同时也对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专业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今后的研究方向将更注重于实践教学组织方式的多样化、精英班的设立与培养,课程案例库的建设等方面,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高素质、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宁,王兴国,张玉敏,等.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4):93-97.

[2]推进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S].天津市住建部,2019.

[3]王武东,李小文,夏建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52-55.

[4]曾兴贵,戴一璟.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2):27-30.

[5]蒋荣.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J].科教文汇,2018,440(11):57-58.

[6]黄剑,汪海津,尹贻林.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研究——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J].工程经济,

2017,27(10):72-76.

[7]罗素蓉,吴恺云,李旭红.新形势下“大土木”专业课程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6):13-19.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