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邦本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
2020-12-29胡江华
胡江华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重庆 404000)
慢性肾衰竭是进展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因肾功能减退,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致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郑邦本主任中医师为重庆市名中医,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全国第4、5、6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50多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丰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癃闭”、“水肿”、“腰痛”范畴。《伤寒论·平脉法》[2]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早期可出现疲乏无力,头痛,厌食,恶心,皮肤干燥,尿少或尿闭。晚期呼吸困难,水肿,口腔发炎,尿臭,吐泻,舌厚腻,面色晦滞,皮肤瘙痒,鼻衄,二便出血,瘀斑头痛,烦躁失眠,昏迷抽搐。本病于肾,肾者主水,受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故尿毒,水不为尿,毒居于内,损五脏六腑,滞气血津液。久病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又可因虚致实,阳虚则湿浊上逆,胃气不降,浊湿凝聚,郁阻中焦:阴虚则肝阳偏亢,痰火上扰,心肝俱病,甚至迫血妄行。终于阴阳两虚,甚或阴阳离绝,发生虚脱。
2 治疗原则
治疗当权衡缓急,消实补虚,统筹脏腑,多法合用。
3 临证经验
3.1 多法合用,兼顾主次
郑老创立大方复治法,常融合固表疏风、清热解毒、滋阴补肾、补气补血、止血活血、祛湿利尿、固涩下焦等法于一方。包含的方剂有肾功方、六味地黄汤、升降散、二至丸、水陆二仙丹等。药用黄芪、黄精、白术、白茅根、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僵蚕、蝉蜕、土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石韦、小蓟、白花蛇舌草等。肾功方(黄芪、黄精、白术、白茅根)利水滋阴,兼清下焦湿热。方中黄芪补气利水,大剂量应用效果较好,《金匮要略》中仲景用以治疗水肿之主药。白茅根清热利湿。白术健脾利水。黄精能补诸虚,益肺肾之阴,以防利水伤阴。诸药合用,补泻兼施。六味地黄汤益肾养阴,利湿排浊。僵蚕、蝉蜕为轻灵之品,升发人之清气。土茯苓除湿毒之邪而降浊气,通调三焦,排出积蓄之湿浊毒邪。女贞子、旱莲草养阴止血,用于肾阴不足尿血。石韦、小蓟除湿化瘀、凉血止血,用于湿热尿血。白茅根、白花蛇舌草清热利尿除湿,用于水邪停滞而化热。若浮肿明显加华佗五皮饮,尿蛋白因肾虚不固加芡实、莲子、金樱子固涩收敛,尿血因血热加地榆、槐花凉血止血;尿血因血瘀加三七粉活血止血,尿血因阴虚加阿胶育阴止血,血肌酐升高加熟大黄泡水另服通腑降浊,易感冒或反复感冒加防风益气固表;慢性肾衰合并高血压加黄精四草汤(黄精、益母草、夏枯草、豨莶草、车前草)活血利水、清肝降压,腰痛加牛膝、桑寄生、续断、骨碎补健腰强肾。
3.2 重在初中期,补虚扶正为主,祛邪利湿浊为辅
郑老把治疗重点放到初期和中期阶段,特别是借助于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在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症状还不明显时及早治疗。根据慢性肾脏病的演变规律,久则肾脏必然虚衰,湿浊必然积蓄,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可以采用截断之法,辨病施治。
3.3 滋阴与利湿,升清与降浊,补肾与祛邪同用
肾经所联系络属的脏腑最多,包括膀胱、肝、肺、心、心包。加之肾本身具有封藏和开泄双重属性,因此肾病病机极为复杂,涉及到诸多脏腑。治法应多法合用,而且多相反之法。如肾虚多有阴虚,同时湿浊蓄积,难以排出,故要滋阴与利湿之法同用。湿浊内蕴,降浊之法是常法,但一味排浊、降浊又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重肾虚。因此升清与降浊同用当是最佳选择。肾与肺相联,外邪可由肺入肾,加重肾衰,单纯补肾,不顾外邪,则肾衰反复发作,日益加重,缠绵难愈。因此,相反相成之法连用,能提高临床疗效。
3.4 重视调理脾胃
郑老治疗慢性肾衰时还非常重视调理脾胃,保护胃气。《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灵枢·五味》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郑老反对使用败伤胃气之方药,常用神曲等加入药方中,并嘱患者饭后1小时温服。呕哕不能食者,乃由肾气衰败,内毒蕴于胃腑,致气逆不降,治应健脾益肾、和胃降逆。
3.5 注意养生保健
郑老非常重视防治兼顾。尤其注意:①顺应自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注重心理健康,保持精神安定乐观,增强内在的抗病能力,喜怒无常,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内脏功能紊乱。③合理饮食,忌过敏过咸过腻之品,以及伤胃败肾之味。④房事有度,防败肾气;⑤提高睡眠质量,保养正气,保养机体的精气神。⑥ 适当锻炼,因人制宜,适时适量,持之以恒。选择恰当的运动项目,掌握好活动强度、速度和时间。一般来讲,运动量宜小不宜大、动作宜缓慢而有节律,引导患者坚持护肾操、五禽戏等锻炼。
4 验案举隅
黄某,女,35岁,2019年7月5日初诊。发现血肌酐升高1年余,尿隐血(+),血红蛋白96g/L,肌酐585umol/L。目前身软乏力,腰膝酸软,睡眠差,烦躁焦虑,大便结燥,舌淡苔黄脉沉细。西医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属肾气亏虚,湿毒内蕴。治当以补肾益气,祛湿排毒。药用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僵蚕10g,蝉蜕10g,土茯苓3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石韦30g,小蓟30g,白花蛇舌草30g,白茅根30g,黄芪50g,当归10g,北沙参30g,炒白术10g,甘草5g,远志5g,酸枣仁30g,木香5g,黄精30g,百合30g,知母10g,熟大黄5g(后入)。5剂,水煎3遍,混合后分6次饭后1小时服,1剂药2日服完。10天后复诊,身软乏力缓解,睡眠好转,大便结燥减轻,上方继服后10剂。30天后身软乏力明显改善,睡眠进一步好转,大便可,复查血红蛋白106g/L,肌酐425µmol/L,后中药随证加减,随访半年病情稳定。